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28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时时观测以及及时擦拭从外眦流出的生理盐水,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透明的生理盐水会给医护人员的观测造成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椭圆形壳体,椭圆形壳体的下表面向椭圆的中心延伸设置有挡片,椭圆形壳体设置有第一过水通道,从椭圆形壳体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的挡水檐,挡水檐包括承水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二过水通道,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还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过水通道一端连接引流管的第一端另一端与第二过水通道相连通,承水面为凹向所述椭圆形壳体的弧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
技术介绍
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眼科临床的一种新型眼科超高频超声诊断设备,由于其对于眼前节结构和病变具有出色的分辨能力,可在活体条件下观察眼前节组织结构的细微改变,近年来在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探讨、眼前节肿瘤的评价及眼外伤诊断方面愈发显现出重要的临床价值。眼杯,是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必备设备之一,检查过程中,眼杯内的生理盐水可能因眼球的转动或者眼杯过小而从外眦流出,临床上往往需要专门的医护人员负责观察和及时擦拭从外眦流出的生理盐水,不仅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生理盐水为透明液体,给医护人员的时时观测造成了不便,从而导致眼杯中的生理盐水从外眦流出进入外耳道,如果不及时清理,容易滋生细菌、霉菌,从而引发外耳道炎或者是鼓膜炎。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时时观测以及及时擦拭从外眦流出的生理盐水,不仅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透明的生理盐水会给医护人员的时时观测造成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所述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包括椭圆形壳体,所述椭圆形壳体的下表面向椭圆的中心延伸设置有挡片,所述椭圆形壳体设置有第一过水通道,从所述椭圆形壳体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的挡水檐,所述挡水檐包括承水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二过水通道,所述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还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过水通道一端连接引流管的第一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水通道相连通,所述承水面为凹向所述椭圆形壳体的弧面。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地,所述椭圆形壳体为中空的椭圆环结构,所述第一过水通道设置于椭圆环结构内部。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檐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吸水层。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设置有集水器,所述集水器与所述引流管的第二端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接。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地,所述集水器与所述引流管的第二端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在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檐为医用级硅橡胶。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无需指定特定的医护人员时时观测以及及时擦拭从外眦流出的生理盐水,直接将从外眦流出的生理盐水引流并排放,有效避免患者外耳道进水进而滋生细菌、霉菌,从而引发外耳道炎或者是鼓膜炎。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设置有集水器的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椭圆形壳体;2、挡片;3、第一过水通道;4、挡水檐;5、承水面;6、第一侧面;7、第二侧面;8、第二过水通道;9、引流管;10、第一端;11、第二端;12、吸水层;13、集水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首先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的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进行描述。为解决现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以便在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过程中既能有效防止生理盐水从外眦流出进入外耳道,又能节省人力资源。如图1所示,所述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包括椭圆形壳体1,所述椭圆形壳体1的下表面向椭圆的中心延伸设置有挡片2,用于将所述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固定在患者的耳朵上,所述椭圆形壳体设置有第一过水通道3,从所述椭圆形壳体1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的挡水檐4,所述挡水檐4包括承水面5、第一侧面6、第二侧面7以及第二过水通道8,所述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还设置有引流管9,所述引流管9包括第一端10和第二端11,所述第一过水通道3一端连接引流管9的第一端1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水通道8相连通,所述引流管9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过水通道3,还可以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的连接于第一过水通道3,螺纹连接方式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连接方式。所述承水面5为凹向所述椭圆形壳体1的弧面。本技术的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使用过程如下:(1)将所述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套于患者的左耳和/或右耳上,将挡水檐4贴附于由外眦向耳部延伸的皮肤;(2)术中从外眦流出的生理盐水从沿着承水面5的弧面进入第二过水通道8,流经第二过水通道8后进入第一过水通道3,流经第一过水通道3后从引流管9流出。上述设置的优点在于:无需指定特定的医护人员时时观测以及及时擦拭从外眦流出的生理盐水,直接将从外眦流出的生理盐水引流并排放,有效避免患者外耳道进水进而滋生细菌、霉菌,从而引发外耳道炎或者是鼓膜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于阐述本技术的原理,并非旨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设置方式进行调整,以便本技术能够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椭圆形壳体1为中空的椭圆环结构,所述第一过水通道3设置于椭圆环结构内部。上述设置的优点在于:将椭圆环结构的壳体套于患者耳轮而不遮盖耳道,使本技术的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兼具防水性和透气性,由其适合夏天进行诊断的患者。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挡水檐4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吸水层12。优选的,所述吸水层12为吸水棉层,所述吸水棉层厚度为0.5mm。上述设置的优点在于:提升了本技术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的密闭性,有效阻隔生理盐水从挡水檐与皮肤之间的缝隙渗透进入外耳道,所述吸水棉层厚度设置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包括椭圆形壳体,所述椭圆形壳体的下表面向椭圆的中心延伸设置有挡片,所述椭圆形壳体设置有第一过水通道,从所述椭圆形壳体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的挡水檐,所述挡水檐包括承水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二过水通道,所述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还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过水通道一端连接引流管的第一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水通道相连通,所述承水面为凹向所述椭圆形壳体的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包括椭圆形壳体,所述椭圆形壳体的下表面向椭圆的中心延伸设置有挡片,所述椭圆形壳体设置有第一过水通道,从所述椭圆形壳体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的挡水檐,所述挡水檐包括承水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第二过水通道,所述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还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过水通道一端连接引流管的第一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水通道相连通,所述承水面为凹向所述椭圆形壳体的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护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壳体为中空的椭圆环结构,所述第一过水通道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震环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