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机一体化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21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X光机一体化支架,包括第一L型支撑管和与第一L型支撑管相对设置的第二L型支撑管,所述第一L型支撑管套设于第二L型支撑管上,所述第一L型支撑管的一端设有与第一L型支撑管同轴设置且可沿轴线自转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与第二L型支撑管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L型支撑管的底端和第二L型支撑管的底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X光机光源和成像板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简单且携带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X光机一体化支架
本技术属于一种一体化支架,具体涉及一种X光机一体化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X光机和成像板是分体式的,连接方式是通过光源端连接电缆线进行连接,电缆比较长,在拖动的过程中容易被其他物体影响,使用时移动设备也不方便,在案件现场用户需穿着笨重的防护服时,需移动设备时要分别操纵,麻烦也并且费时间,而且在移动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导致踢开连接线,造成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影响工作效率及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X光机一体化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不便且携带麻烦费力,影响工作效率等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X光机一体化支架,包括第一L型支撑管和与第一L型支撑管相对设置的第二L型支撑管,所述第一L型支撑管套设于第二L型支撑管上,所述第一L型支撑管的一端设有与第一L型支撑管同轴设置且可沿轴线自转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与第二L型支撑管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L型支撑管的底端和第二L型支撑管的底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X光机光源和成像板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上述第一L型支撑管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X光机一体化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L型支撑管(1)和与第一L型支撑管(1)相对设置的第二L型支撑管(2),所述第一L型支撑管(1)套设于第二L型支撑管(2)上,所述第一L型支撑管(1)的一端设有与第一L型支撑管(1)同轴设置且可沿轴线自转的旋转筒(3),所述旋转筒(3)与第二L型支撑管(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L型支撑管(1)的底端和第二L型支撑管(2)的底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X光机光源和成像板的第一夹具(11)和第二夹具(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X光机一体化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L型支撑管(1)和与第一L型支撑管(1)相对设置的第二L型支撑管(2),所述第一L型支撑管(1)套设于第二L型支撑管(2)上,所述第一L型支撑管(1)的一端设有与第一L型支撑管(1)同轴设置且可沿轴线自转的旋转筒(3),所述旋转筒(3)与第二L型支撑管(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L型支撑管(1)的底端和第二L型支撑管(2)的底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X光机光源和成像板的第一夹具(11)和第二夹具(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光机一体化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型支撑管(1)的端部设有环形固定块(12),所述环形固定块(12)的一端设有环形限位滑槽(121),所述旋转筒(3)的一端设有与环形限位滑槽(121)相配合的环形限位滑块(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光机一体化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型支撑管(2)上位于第一L型支撑管(1)内的一端设有与第一L型支撑管(1)的内壁抵接的环形外凸起(22),所述第一L型支撑管(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限位条(13),所述环形外凸起(2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限位条(13)配合的限位槽(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光机一体化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11)包括第一连接管(111)和两个设于第一连接管(111)底部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爪(112),所述第一连接管(111)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凌云袁辰松李文涛邱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诚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