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烧麦专用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515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烧麦专用餐具,包括圆盘,圆盘的顶面中部设有S分割线,S分割线两侧的圆盘顶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半弧槽和第二半弧槽。本设计为太极图型,即美观,又突出了餐饮的文化底蕴,同时左右的第二半弧槽和第一半弧槽高低是不同,在第一半弧槽的低洼处盛放油醋汁,第一圆槽中可放入辣椒或者其他调料,这样方便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决定,然后将蘸汁后的烧麦在第二半弧槽高处盛放,此时烧麦上的多余油汁导流入低洼第二圆槽内,这样食用有效的对烧麦和油醋汁进行了分离,避免了出现久泡变味开裂的现象,从而保证消费者的健康饮食,同时本设计与传统烧麦油碟相比,有着提高烧麦风味,增加就餐文化体验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烧麦专用餐具
本技术涉及餐具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烧麦专用餐具。
技术介绍
烧麦是著名汉族小吃。又称烧卖、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在中国土生土长,历史相当悠久。在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而在北京等地则将它称为烧麦。手工制作出来的烧麦口感好,外观漂亮,但是现有食用烧麦都是使用普通餐具8寸圆盘,在食用烧麦时需要加醋食用,而烧麦在油醋汁里浸泡久了会开裂变味,从而导致风味下降,不蘸油醋汁又有点腻,影响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烧麦专用餐具。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烧麦专用餐具,包括圆盘,所述圆盘的顶面中部设有S分割线,所述S分割线两侧的圆盘顶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半弧槽和第二半弧槽,所述第一半弧槽和第二半弧槽的表面大小相同深度不同,所述圆盘顶面设有的S分割线、第一半弧槽和第二半弧槽形呈现出一个太极图型,所述第一半弧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半弧槽的深度1㎝,所述第二半弧槽的内底面上设有第二圆槽,所述第一半弧槽内底面上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第二圆槽对称设置,所述凸块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圆槽,所述第一圆槽的深度小于第二圆槽的深度0.8㎝,所述第一圆槽的深度小于第一半弧槽的深度1.5㎝,所述圆盘的底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圆槽的直径与凸块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槽的内底面高度与第二半弧槽的内底面高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槽的直径为2㎝。优选的,所述圆盘的直径1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通过S分割线的设置,使得两边各有第二半弧槽和第一半弧槽两个区域,并且在第二圆槽和第一圆槽的设置下,这样使得本产品为太极图型,即美观,又突出了餐饮的文化底蕴,同时左右的第二半弧槽和第一半弧槽高低是不同,在第一半弧槽的低洼处盛放油醋汁,第一圆槽中可放入辣椒或者其他调料,这样方便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决定,然后将蘸汁后的烧麦在第二半弧槽高处盛放,此时烧麦上的多余油汁导流入低洼第二圆槽内,这样食用有效的对烧麦和油醋汁进行了分离,避免了出现久泡变味开裂的现象,还可以将多余的油汁导流入低洼第二圆槽内,从而保证消费者的健康饮食,同时本设计与传统烧麦油碟相比,有着提高烧麦风味,增加就餐文化体验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结构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结构的俯视图。图中:圆盘1、S分割线1-1、凸块1-2、第一半弧槽2、第一圆槽3、第二半弧槽4、第二圆槽5、凹槽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烧麦专用餐具,包括圆盘1,所述圆盘1的顶面中部设有S分割线1-1,所述S分割线1-1两侧的圆盘1顶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半弧槽2和第二半弧槽4,所述第一半弧槽2和第二半弧槽4的表面大小相同深度不同,所述圆盘1顶面设有的S分割线1-1、第一半弧槽2和第二半弧槽4形呈现出一个太极图型,所述第一半弧槽2的深度大于第二半弧槽4的深度1㎝,所述第二半弧槽4的内底面上设有第二圆槽5,所述第一半弧槽2内底面上设有凸块1-2,所述凸块1-2与第二圆槽5对称设置,所述凸块1-2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圆槽3,所述第一圆槽3的深度小于第二圆槽5的深度0.8㎝,所述第一圆槽3的深度小于第一半弧槽2的深度1.5㎝,所述圆盘1的底面上设有凹槽6,所述第二圆槽5的直径与凸块1-2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槽3的内底面高度与第二半弧槽4的内底面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圆槽3的直径为2㎝。所述圆盘1的直径19㎝。工作原理:在食用烧麦时,本设计通过S分割线1-1的设置,将圆盘1分成第二半弧槽4和第一半弧槽2两个区域,并且在第二半弧槽4和第一半弧槽2两个区域内分别设有第二圆槽5和第一圆槽3,这样使得本产品为太极图型,即美观,又突出了餐饮的文化底蕴,并且本设计使用骨瓷或密胺瓷材料烧制,这样使得圆盘1具有质量高、耐用耐磨、生产过程中无污染等优点,同时圆盘1正中采用S分割线1-1设置,使得两边各有第二半弧槽4和第一半弧槽2,并且左右的第二半弧槽4和第一半弧槽2高低是不同,在第一半弧槽2的低洼处盛放油醋汁,第一圆槽3中可放入辣椒或者其他调料,这样方便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决定,在顾客食用烧麦时,先蘸取醋汁以及辣椒,然后将蘸汁后的烧麦在第二半弧槽4高处盛放,此时烧麦上的多余油汁导流入低洼第二圆槽5内,这样食用有效的对烧麦和油醋汁进行了分离,避免了出现久泡变味开裂的现象,还可以将多余的油汁导流入低洼第二圆槽5内,从而保证消费者的健康饮食,同时本设计与传统烧麦油碟相比,有着提高烧麦风味,增加就餐文化体验感的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烧麦专用餐具,包括圆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的顶面中部设有S分割线(1-1),所述S分割线(1-1)两侧的圆盘(1)顶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半弧槽(2)和第二半弧槽(4),所述第一半弧槽(2)和第二半弧槽(4)的表面大小相同深度不同,所述圆盘(1)顶面设有的S分割线(1-1)、第一半弧槽(2)和第二半弧槽(4)形呈现出一个太极图型,所述第一半弧槽(2)的深度大于第二半弧槽(4)的深度1㎝,所述第二半弧槽(4)的内底面上设有第二圆槽(5),所述第一半弧槽(2)内底面上设有凸块(1-2),所述凸块(1-2)与第二圆槽(5)对称设置,所述凸块(1-2)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圆槽(3),所述第一圆槽(3)的深度小于第二圆槽(5)的深度0.8㎝,所述第一圆槽(3)的深度小于第一半弧槽(2)的深度1.5㎝,所述圆盘(1)的底面上设有凹槽(6),所述第二圆槽(5)的直径与凸块(1-2)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槽(3)的内底面高度与第二半弧槽(4)的内底面高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烧麦专用餐具,包括圆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的顶面中部设有S分割线(1-1),所述S分割线(1-1)两侧的圆盘(1)顶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半弧槽(2)和第二半弧槽(4),所述第一半弧槽(2)和第二半弧槽(4)的表面大小相同深度不同,所述圆盘(1)顶面设有的S分割线(1-1)、第一半弧槽(2)和第二半弧槽(4)形呈现出一个太极图型,所述第一半弧槽(2)的深度大于第二半弧槽(4)的深度1㎝,所述第二半弧槽(4)的内底面上设有第二圆槽(5),所述第一半弧槽(2)内底面上设有凸块(1-2),所述凸块(1-2)与第二圆槽(5)对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