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射频识别的危险品物流智能监管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5070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流监控技术领域的基于射频识别的危险品物流智能监管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危险品包装箱内安装危险品包装箱状态监控系统,实时采集危险品物理状态并写入容器外的RFID标签中;采用危险品车载监控系统、各监控站和途中检查站在物流全过程中对RFID标签信息进行实时读写,并与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台动态交换危险品物流信息、状态信息、安全信息、车辆行驶状态信息;采用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台实现物流过程的集中监管并提供远程用户实时查询,形成多级实时监控、同步及时报警、故障自动处理、逻辑分布统一的危险品物流智能监控,完整实现了危险品物流过程的分布多级监控、过程实时跟踪、自动错误处理和远程实时查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
的系统及方法,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基于 射频识别(RFID)的危险品物流智能监管系统及方法。技术背景近年来我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较多,对道路沿线周围的居民、生态环境 造成极大损害。据统计,我国95%以上的危险化学品属于长途运输问题,如液氨 的年流动量达80万吨,液氯的年流动量达170万吨,其中80%左右是通过道路 长途运输的。危险货物在运输时,存在着潜在危险性,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其灾 难性后果波及面广,影响十分严重。目前,危险货物运输环节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并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一 方面,政府和企业对于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恶性事故和可能被劫持进行恐 怖活动的潜在危险,缺乏有效的科技监控手段,无法对不安全事件进行预警,事 故发生以后也无法及时获取支持应急响应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司乘人员在车 辆驾驶过程中存在超速、超载等违规行为,车辆行驶过程中不按照预定路线行驶 或违规进出目标区域,无法及时获取危险货物货物状态信息,这些因素都是安全 隐患。因此,如何运用先进技术保障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高整个 危险货物运输行业的安全水平,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适应对危险品之 类特殊货物的运输安全监管,目前普遍采取车载监视终端和远程监控中心配合的 方法,由车载终端实时发送自身位置、行驶速度等车辆信息,监控中心实现实时 跟踪车辆位置、进行运输路径规划,并接收车载终端的人工报警请求等功能。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许松华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危险货物运输监 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中,分析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监控 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危险货物运输监控系统框架,实现了危险货物监控系统 的初步开发,其采用条形码作为货物信息存储单元,车载系统实时将货物种类和 自身车速、GPS位置等信息上传给监控中心进行管理。检索中还发现,连保康等人在《安全与环境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危险 品的GPS运输监控技术现状分析"中,指出今后危险品运输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是,综合利用条形码技术获取危化品信息,有效集成GPS(全球定位系统)、TRANS-GIS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等通信技术,建立智能化 全程监控危化品的运输系统,通过车辆的动态定位而间接实现对危险品进行动态 跟踪管理,以保证相应危险品的各种信息在安全、公安、消防、交通、环保、卫 生等部门之间共享。但这些技术均无法做到对危险品物理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集成 监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危险品物流 智能监管系统及方法,使其解决
技术介绍
中危险品监控系统无法对危险品状态进 行实时采集处理并传输的问题,实现对危险品物理状态、动态物流信息等实时智 能的监管。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基于射频识别的危险品物流智能监管系统,包括装箱点监控站、多个途中检査站、卸箱点监控站、危险品包装箱状态监控系统、危险品车 载监控系统和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台。这些子系统协作完成危险品物流过程的实时监管,其中所述装箱点监控站负责危险品包装箱状态监控系统和危险品车载监控系统 的安装、模块初始化和物流信息远程预录提交;所述多个途中检査站负责对进站车辆的危险品包装箱进行状态采集、安全信 息校验,并将结果上传给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台集中管理;所述卸箱点监控站负责对车辆的危险品包装箱进行状态采集、安全信息校 验,必要时拆除危险品包装箱状态监控系统,并将结果上传给危险品物流集成监 管平台集中管理;所述危险品包装箱状态监控系统负责对包装箱内各待检物理量进行实时采 集,并定时写入包装箱RFID标签,同时还执行危险品车载监控系统转发过来的 指令;所述危险品车载监控系统负责实时采集包装箱RFID标签中的危险品状态信 息、包装箱安全信息,通过车载传感器实时采集GPS位置、车速等信息,通过GPRS通信模块实现与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台的实时数据交换,对这些信息进 行安全报警和数据上传,自动实现故障处理,同时还接受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 台的各种指令实现各类信息的实时查询等任务;所述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台负责与各个危险品车载监控系统进行无线数 据交换,与各装箱点监控站、卸箱点监控站、途中检査站通过Internet交换数 据,对各类数据进行校验、集中存储等处理,实现对各危险品运输车辆实时跟踪, 危险品状态全局监控,各类报警和故障处理,对车辆进行路径规划,并处理用户 远程登录査询等请求。所述装箱点监控站,包括装箱点监控终端模块、第一固定式RFID读写设备、 单片机编程器。其中所述装箱点监控终端模块控制第一固定式RFID读写设备,实现对RFID标签 的读写操作,装箱点监控终端模块控制单片机编程器实现包装箱状态采集监控模 块单片机的程序下载,装箱点监控终端模块为操作员提供操作界面,将其中使用 的相关物流信息以及初始化信息通过网络浏览器登录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台 Web网站,进行物流初始信息的预录;所述第一固定式RFID读写设备与装箱点监控终端模块通信,实现对RFID 标签的无线读写;所述单片机编程器接收装箱点监控终端模块提供的单片机程序文件,将程序 下载到包装箱状态采集监控模块单片机中。所述途中检查站,包括途中检査站监控终端模块、第二固定式RFID读写设 备、第一手持PDA (个人数字助理)。其中所述检查站监控终端模块控制第二固定式RFID读写设备,实现对RFID标签 的读写操作,并导入第一手持PDA的数据;检査站监控终端模块对RFID标签中 的信息进行校验,若门封安全或危险品物理状态异常,则向操作员报警以进行应 急处理,同时将采集到的信息和校验结果上传给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台集中管 理,并为操作员提供操作界面;所述第二固定式RFID读写设备由检査站监控终端模块控制,实现对RFID 标签的无线读写;所述第一手持PDA,用于人工读取包装箱RFID标签中的各类信息,并通过 其检査站监控终端模块导出这些信息。所述卸箱点监控站,包括卸箱点监控终端模块、第三固定式RFID读写设备、 第二手持TOA。其中所述卸箱点监控终端模块为操作员提供操作界面,控制固定式RFID读写设 备,实现对RFID标签的读写操作,并导入第二手持PDA的数据,卸箱点监控终 端模块还对RFID标签中的信息进行校验,若门封安全或危险品物理状态异常, 则向操作员报警以进行应急处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和校验结果上传给危险品物 流集成监管平台集中管理;所述第三固定式RFID读写设备由卸箱点监控终端模块控制,实现对RFID 标签的无线读写;所述第二手持PDA,用于人工读取包装箱RFID标签中的各类信息,并通过 其卸箱点监控终端模块导出这些信息。所述危险品包装箱状态监控系统包括箱内的包装箱状态采集与监控模块、传 感器组、箱内RFID读写设备、包装箱RFID标签和第一报警指示单元。其中所述包装箱状态采集与监控模块是该系统处理核心,通过查询传感器组各采 集通道,对包装箱内各待检物理量进行实时采集,对监控参量进行判定,若参量 超过预定报警值,则启动第一报警指示单元(警报灯、蜂鸣器等)进行本地报警, 包装箱状态采集与监控模块根据预设上报频率,通过箱内RFID读写设备,将监 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危险品物流智能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箱点监控站、多个途中检查站、卸箱点监控站、危险品包装箱状态监控系统、危险品车载监控系统和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台,这些子系统协作完成危险品物流过程的实时监管,其中:所述装箱点监控站负责危险品包装箱状态监控系统和危险品车载监控系统的安装、模块初始化和物流信息远程预录提交;所述多个途中检查站负责对进站车辆的危险品包装箱进行状态采集、安全信息校验,并将结果上传给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台集中管理;所述卸箱点监控站负责对车辆的危险品包装箱进行状态采集、安全信息校验,必要时拆除危险品包装箱状态监控系统,并将结果上传给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台集中管理;所述危险品包装箱状态监控系统负责对包装箱内各待检物理量进行实时采集,并定时写入包装箱RFID标签,同时还执行危险品车载监控系统转发过来的指令;所述危险品车载监控系统负责实时采集包装箱RFID标签中的危险品状态信息、包装箱安全信息,通过车载传感器实时采集GPS位置、车速信息,通过GPRS通信模块实现与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台的实时数据交换,对这些信息进行安全报警和数据上传,自动实现故障处理,同时还接受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台的各种指令实现各类信息的实时查询任务;所述危险品物流集成监管平台负责与各个危险品车载监控系统进行无线数据交换,与各装箱点监控站、卸箱点监控站、途中检查站通过Internet交换数据,对各类数据进行校验、集中存储处理,实现对各危险品运输车辆实时跟踪,危险品状态全局监控,各类报警和故障处理,对车辆进行路径规划,并处理用户远程登录查询请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振强王建胡永祥秦玉程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