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498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饲料罐、助力浮漂、航行设备、抛料件、卸料杆、换向齿轮、传动齿轮、螺旋升杆、升杆发动机、航行发动机、油箱、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设了助力浮漂和航行设备,将传统固定安装的方式优化为水域漂浮的方式,漂浮的设置方式放大了饲料投放的距离;抛料件将传统的角度抛射优化为圆周抛射,放大了抛射角度,使喂食更均匀,进而提高了饲养鱼群的质量,两种改进拓宽了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的投放范围,从而拓宽了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喂食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大型鱼塘的鱼饲料投放量较大,故普遍采用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对鱼群进行喂食;目前,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为了方便上料,都固定安装在岸边或靠近岸边的浮板上,用抛料机构将鱼饲料投放到鱼塘内;就现有技术来看: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的投放范围受机身的固定安装方式限制,投放半径一般在十15m左右,投放角度小于160°,导致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的适用范围小,造成喂食不均匀,诱发鱼群聚集性居存,影响鱼群的活性和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饲料罐、助力浮漂、航行设备、抛料件、卸料杆、换向齿轮、传动齿轮、螺旋升杆、升杆发动机、航行发动机、油箱、控制模块;所述饲料罐的底部安装有航行设备,所述航行设备与航行发动机连接,所述航行发动机与油箱连接,所述饲料罐内部安装有螺旋升杆,所述螺旋升杆的下端与升杆发动机连接,所述升杆发动机与油箱连,所述饲料罐的内底部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升杆发动机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航行发动机连接,所述螺旋升杆的上端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换向齿轮啮合,所述换向齿轮安装在饲料罐上,所述换向齿轮与抛料件啮合,所述抛料件安装在饲料罐上,所述饲料罐上安装有卸料杆,所述饲料罐上安装有助力浮漂;所述饲料罐由罐身、出料环、安装杆组成,所述罐身呈空心椭球状结构,所述罐身的底部开设有动力孔,所述动力孔内安装有航行设备,所述航行设备穿过动力孔并延伸至罐身外部,所述动力孔与航行设备间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罐身的中部安装有助力浮漂,所述助力浮漂由安装座、连接杆、浮球组成,所述罐身中部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安装有浮球,所述助力浮漂的数量为N,N≧3,所述罐身上部外侧壁开设有入料窗,所述罐身的顶部呈平面结构,所述罐身的顶部安装有出料环,所述出料环的侧抛呈凹形结构,所述出料环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杆上分别安装有换向齿轮,所述出料环的上端开设有卸料杆孔,所述卸料杆孔内设置有卸料杆,所述卸料杆呈L状结构;所述出料环上套装有抛料件,所述抛料件由圆形底板、齿环、分隔块组成,所述出料环上套装有齿环,所述齿环的底部安装有圆形底板,所述圆形底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分隔块,所述分隔块的数量为M,M≧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增设了助力浮漂和航行设备,将传统固定安装的方式优化为水域漂浮的方式,漂浮的设置方式放大了饲料投放的距离;抛料件将传统的角度抛射优化为圆周抛射,放大了抛射角度,使喂食更均匀,两种改进拓宽了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的投放范围,从而拓宽了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的适用范围,进而提高了饲养鱼群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饲料缸与助力浮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C处的放大图。如图:1-饲料罐,10-罐身,11-入料窗,12-动力孔,13-出料环,14-安装杆,15-卸料杆孔,2-助力浮漂,21-安装座,22-连接杆,23-浮球,3-航行设备,31-航行发动机,4-抛料件,40-圆形底板,41-齿环,42-分隔块,5-卸料杆,6-换向齿轮,7-传动齿轮,8-螺旋升杆,81-升杆发动机,9-油箱,00-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一种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饲料罐1、助力浮漂2、航行设备3、抛料件4、卸料杆5、换向齿轮6、传动齿轮7、螺旋升杆8、升杆发动机81、航行发动机31、油箱9、控制模块00;饲料罐1的底部安装有航行设备3,航行设备3与航行发动机31连接,航行发动机31与油箱9连接,饲料罐1内部安装有螺旋升杆8,螺旋升杆8的下端与升杆发动机81连接,升杆发动机81与油箱9连,饲料罐1的内底部安装有控制模块00,控制模块00与升杆发动机81连接,控制模块00与航行发动机31连接,螺旋升杆8的上端安装有传动齿轮7,传动齿轮7与换向齿轮6啮合,换向齿轮6安装在饲料罐1上,换向齿轮6与抛料件4啮合,抛料件4安装在饲料罐1上,饲料罐1上安装有卸料杆5,饲料罐1上安装有助力浮漂2;饲料罐1由罐身10、出料环13、安装杆14组成,罐身10呈空心椭球状结构,罐身10的底部开设有动力孔12,动力孔12内安装有航行设备3,航行设备3穿过动力12孔并延伸至罐身10外部,动力孔12与航行设备3间安装有密封圈,罐身10的中部安装有助力浮漂2,助力浮漂2由安装座21、连接杆22、浮球23组成,罐身10中部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安装座21,安装座21上铰接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的末端安装有浮球23,助力浮漂2的数量为N,N≧3,罐身10上部外侧壁开设有入料窗11,罐身10的顶部呈平面结构,罐身10的顶部安装有出料环13,出料环13的侧抛呈凹形结构,出料环13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安装杆14,安装杆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杆14上分别安装有换向齿轮6,出料环13的上端开设有卸料杆孔15,卸料杆孔15内设置有卸料杆5,卸料杆5呈L状结构;出料环13上套装有抛料件4,抛料件4由圆形底板40、齿环41、分隔块42组成,出料环13上套装有齿环41,齿环41的底部安装有圆形底板40,圆形底板40的上端面安装有分隔块42,分隔块42的数量为M,M≧2。实施例2本技术在使用时,需要将控制模块00与外界控制器连接,首先将鱼饲料从入料窗11添加到罐身10内,然后用外界控制器控制航行发动机31,另本技术航行至投放区,然后用外界控制器控制升杆发动机81转动,螺旋升杆8会将鱼饲料运升至罐身10外部,卸料杆5将螺旋升杆8上的鱼饲料卸到抛料件4上,抛料件4在传动齿轮7与换向齿轮6的作用下会发生转动,将鱼饲料均匀抛入鱼塘,使喂食更均匀,助力浮漂2为罐身10提供漂浮平衡,使本技术运行稳定。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饲料罐、助力浮漂、航行设备、抛料件、卸料杆、换向齿轮、传动齿轮、螺旋升杆、升杆发动机、航行发动机、油箱、控制模块;所述饲料罐的底部安装有航行设备,所述航行设备与航行发动机连接,所述航行发动机与油箱连接,所述饲料罐内部安装有螺旋升杆,所述螺旋升杆的下端与升杆发动机连接,所述升杆发动机与油箱连,所述饲料罐的内底部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升杆发动机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航行发动机连接,所述螺旋升杆的上端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换向齿轮啮合,所述换向齿轮安装在饲料罐上,所述换向齿轮与抛料件啮合,所述抛料件安装在饲料罐上,所述饲料罐上安装有卸料杆,所述饲料罐上安装有助力浮漂;/n所述饲料罐由罐身、出料环、安装杆组成,所述罐身呈空心椭球状结构,所述罐身的底部开设有动力孔,所述动力孔内安装有航行设备,所述航行设备穿过动力孔并延伸至罐身外部,所述罐身的中部安装有助力浮漂,所述助力浮漂由安装座、连接杆、浮球组成,所述罐身中部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安装有浮球,所述罐身上部外侧壁开设有入料窗,所述罐身的顶部呈平面结构,所述罐身的顶部安装有出料环,所述出料环的侧抛呈凹形结构,所述出料环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杆上分别安装有换向齿轮,所述出料环的上端开设有卸料杆孔,所述卸料杆孔内设置有卸料杆;/n所述出料环上套装有抛料件,所述抛料件由圆形底板、齿环、分隔块组成,所述出料环上套装有齿环,所述齿环的底部安装有圆形底板,所述圆形底板的上端面安装有分隔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饲料自动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饲料罐、助力浮漂、航行设备、抛料件、卸料杆、换向齿轮、传动齿轮、螺旋升杆、升杆发动机、航行发动机、油箱、控制模块;所述饲料罐的底部安装有航行设备,所述航行设备与航行发动机连接,所述航行发动机与油箱连接,所述饲料罐内部安装有螺旋升杆,所述螺旋升杆的下端与升杆发动机连接,所述升杆发动机与油箱连,所述饲料罐的内底部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升杆发动机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航行发动机连接,所述螺旋升杆的上端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换向齿轮啮合,所述换向齿轮安装在饲料罐上,所述换向齿轮与抛料件啮合,所述抛料件安装在饲料罐上,所述饲料罐上安装有卸料杆,所述饲料罐上安装有助力浮漂;
所述饲料罐由罐身、出料环、安装杆组成,所述罐身呈空心椭球状结构,所述罐身的底部开设有动力孔,所述动力孔内安装有航行设备,所述航行设备穿过动力孔并延伸至罐身外部,所述罐身的中部安装有助力浮漂,所述助力浮漂由安装座、连接杆、浮球组成,所述罐身中部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万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