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栽培培育种植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育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培育种植架。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浅色的菌丝体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场所生长,条件适宜时形成子实体,成为人类喜食的佳品,食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食用菌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样的,即培育架搭建(适用于室内床架使栽培)-培养料制备-灭菌或发酵-接种-培育基体放置-发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获,目前栽培方式主要有室外畦式栽培和室内床架式栽培两种,其中室外畦式栽培无需待检菇房和培育架,但在室内培育架的搭建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采用焊接等手段对培育架整体框架进行固定连接,而呈整体状态的框架不利于搬运,且完成整体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栽培培育种植架,包括主体单元(1)和安放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单元(1)放置于已有地面上,主体单元(1)的内部设置有安放单元(2);/n所述的主体单元(1)包括底座(10)、顶板(11)、主架(12)、一号螺栓(13)和U型板(14),底座(10)放置于已有地面上,底座(10)的正上方设置有顶板(11),底座(10)与顶板(11)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卡接有主架(12),主架(12)分布于底座(10)上端四周,主架(12)的上端安装有台肩,台肩的上端面与顶板(11)的下端面相贴,主架(12)的上端开设有一号通孔,一号通孔内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一号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栽培培育种植架,包括主体单元(1)和安放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单元(1)放置于已有地面上,主体单元(1)的内部设置有安放单元(2);
所述的主体单元(1)包括底座(10)、顶板(11)、主架(12)、一号螺栓(13)和U型板(14),底座(10)放置于已有地面上,底座(10)的正上方设置有顶板(11),底座(10)与顶板(11)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卡接有主架(12),主架(12)分布于底座(10)上端四周,主架(12)的上端安装有台肩,台肩的上端面与顶板(11)的下端面相贴,主架(12)的上端开设有一号通孔,一号通孔内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有一号螺栓(13),一号螺栓(13)背对顶板(11)中心的一端的下端面与顶板(11)的上端面相贴,前后正相对的主架(12)之间从上往下等距离安装有U型板(14),U型板(14)呈水平设置,且U型板(14)的开口端朝向顶板(11)的中心;
所述的安放单元(2)包括支板(20)、安放屉(21)和撑板(22),U型板(14)的内部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连接有支板(20),左右正相对的支板(20)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安放屉(21),安放屉(21)的左右内侧壁的上端对称开设有滑动槽,左右正相对的滑动槽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连接有撑板(22),撑板(22)的上端从左往右等距离开设有二号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培育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放屉(21)的内底壁开设有一号通槽,一号通槽位于安放屉(21)前后方向的内侧端,支板(20)与U型板(14)相离一端的下端面安装有连接板(210),左右正相对的连接板(210)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方式卡接有承接屉(211),承接屉(211)位于安放屉(21)的下方,一号通槽正对承接屉(21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培育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接屉(211)的上方前后对称设置有轴杆(212),轴杆(212)与安放屉(21)的一端固定连接,轴杆(212)的侧端与支板(20)之间转动连接,安放屉(21)的另一端安装有板块(213),板块(213)与安放屉(21)相离的一端安装有圆杆(214),圆杆(214)的侧端与放置凹槽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卡接,放置凹槽开设在支板(20)与U型板(14)相离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培育种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11)前端的主架(12)的前端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桦,马建雄,黄永崇,邵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福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