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韭菜灰霉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489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韭菜灰霉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方式:(1)秸秆覆盖:韭菜出苗前,在种植畦上覆盖一层2cm厚的发酵玉米秸秆;(2)设施内加温控湿:在棚内设置保温灯泡,同时设置鼓风机,控制棚内持续结露时间不超过3小时,维持棚内温度在13~15℃:白天温度高时,通风降温,并可通过灯泡进行补光;夜间温度低时,通过保温灯泡和鼓风机加温,缩小昼夜温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治韭菜灰霉病的方法,不采用化学农药,避免了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既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保障,又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韭菜灰霉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韭菜灰霉病的方法,属于蔬菜病害防治

技术介绍
韭菜灰霉病是韭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全国韭菜生产的省份都有发生,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广大地区的韭菜灰霉病发生十分严重。该病主要发生在秋、冬、春三季,设施生产韭菜周年都可发生。发生严重的大棚内发病面积可达76.3%,病株率高达46%,严重的病棚只得毁种重播。韭菜灰霉病的症状分为3种类型:(1)白点型:初为1~3mm灰白色病斑,后融合形成坏死斑,在枯叶上生出大量灰霉。(2)干尖型:从韭菜叶尖开始发病,后向叶片下部蔓延,最后干枯。(2)湿腐型:通常在收获韭菜时,储运过程环境相对密闭、湿度较高,被感染叶片迅速腐烂成一团,成湿腐状。设施生产韭菜灰霉病症状主要以前两种类型为主。韭菜灰霉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葱鳞葡萄孢(BotrytissquamosaJ.C.Walker),隶属于子囊菌无性型葡萄孢属真菌。该病菌一般以菌核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经气流、雨水、灌溉水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蔓延。病菌发育温度范围为2~31℃,最适温度1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韭菜灰霉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式:/n(1)秸秆覆盖:韭菜出苗前,在种植畦上覆盖一层2cm厚的发酵玉米秸秆;/n(2)设施内加温控湿:在棚内设置保温灯泡,同时设置鼓风机,控制棚内持续结露时间不超过3小时,维持棚内平均温度在13~15℃:白天温度高时,通风降温,并可通过灯泡进行补光;夜间温度低时,通过保温灯泡和鼓风机加温,缩小昼夜温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韭菜灰霉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式:
(1)秸秆覆盖:韭菜出苗前,在种植畦上覆盖一层2cm厚的发酵玉米秸秆;
(2)设施内加温控湿:在棚内设置保温灯泡,同时设置鼓风机,控制棚内持续结露时间不超过3小时,维持棚内平均温度在13~15℃:白天温度高时,通风降温,并可通过灯泡进行补光;夜间温度低时,通过保温灯泡和鼓风机加温,缩小昼夜温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韭菜灰霉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韭菜出苗前覆盖发酵玉米秸秆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新种韭菜在出苗前,第二种是在前茬割后立即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韭菜灰霉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的发酵玉米秸秆的厚度为2c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贝王建东徐佳宁赵西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