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4890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3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施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万向轮、承重板和主体,承重板固定连接在万向轮上端,承重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主体,主体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中部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杆,转动杆上下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搅拌片,主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储存桶,主体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改进过的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可以手工和机械可以一并操作,不会导致机械施肥不均匀和手工方式施肥消耗体力有费时,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且改进过的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在施肥过程中不会让肥料堆积在一起,可以及时的传播出去进行施肥,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施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培肥地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合理和科学施肥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的施肥方式消耗体力又费时,而且化肥利用率不高,易造成土壤板结等现象。施肥器历经多年改进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的特点,使用施肥器施肥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达到省肥、省力、省时、省钱的好效果。但是,现有的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只能单独的手工劳动操作或者是用机械进行单一施肥,机械施肥会导致施肥不均匀,一些内部玉米得不到肥料,手工方式进行施肥消耗体力又费时,且现有的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在施肥过程中肥料容易堆积在一块,不能及时的传播出来进行施肥,降低了工作效率,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只能单独的手工劳动操作或者是用机械进行单一施肥,机械施肥会导致施肥不均匀,一些内部玉米得不到肥料,手工方式进行施肥消耗体力又费时,且现有的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在施肥过程中肥料容易堆积在一块,不能及时的传播出来进行施肥,降低了工作效率,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万向轮、承重板和主体,所述承重板固定连接在万向轮上端,所述承重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主体;所述主体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下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搅拌片,所述主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储存桶,所述主体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旋转片,所述旋转片内部中间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承重板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主体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背带,所述主体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主体右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承重板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重板表面沿水平方向呈矩形阵列总有4个万向轮,且万向轮等距分布在承重板底部四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管底部呈逐渐递减状贯穿主体右上端,且出料管垂直于支撑板之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带共有2个,且背带纵向排列在主体上,并且背带和主体为一体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片对等分布在转动杆两端,且搅拌片依次横向排列在转动杆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和分流管以旋转片为中心点,且旋转片分别连接转动轴和分流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口底部呈逐渐递减状贯穿连接到搅拌片,且进料口纵向垂直于搅拌片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杆和支撑板为横向平行设置,且推杆和支撑板对等分布在主体的两端。(三)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种改进过的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可以手工和机械可以一并操作,不会导致机械施肥不均匀和手工方式施肥消耗体力有费时,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且改进过的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在施肥过程中不会让肥料堆积在一起,可以及时的传播出去进行施肥,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强。1、通过设置有主体,将主体放置在承重板之上,推动推杆带动万向轮的转动,在由万向轮带动承重板上的主机进行机械施肥,且在机械施肥时一些内部的玉米没有被施到肥料,让人工进行替补施肥,可以直接将出料管伸至玉米田地内部进行施肥或者通过背带将主体背到身上进行人工施肥,就不会导致一些玉米因位置关系打不到肥料。2、通过设置有搅拌片,将肥料从进料口输送到主体内的搅拌片上,让转动杆带动搅拌片上的肥料进行搅拌,使肥料不会聚集在一块,再将搅散了的肥料输送至储存桶内,由储存桶将肥料输送到旋转片上,让转动轴带动旋转片将肥料输送到分流管内进行对外施肥,就不会导致肥料不能及时施肥,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搅拌片和旋转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万向轮;2、承重板;3、推杆;4、主体;401、固定板;402、转动杆;403、搅拌片;404、储存桶;405、转动轴;406、旋转片;407、分流管;5、背带;6、进料口;7、出料管;8、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万向轮1、承重板2和主体4,承重板2固定连接在万向轮1上端,承重板2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主体4;主体4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1,固定板401中部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杆402,转动杆402上下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搅拌片403,主体4上端固定连接有储存桶404,主体4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分流管407,分流管407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旋转片406,旋转片406内部中间活动连接有转动轴405,承重板2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杆3,主体4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背带5,主体4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6,主体4右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料管7,承重板2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其中,承重板2表面沿水平方向呈矩形阵列总有4个万向轮1,且万向轮1等距分布在承重板2底部四周。本实施例中,通过万向轮1等距分布在承重板2底部四周的设计,可以将设备移动至指定的工作地方,在移动时让主体4不会出现晃动等情况发生,为主体4提供稳定的平台。其中,出料管7底部呈逐渐递减状贯穿主体4右上端,且出料管7垂直于支撑板8之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出料管7垂直于支撑板8之上的设计,让出料管7在进行施肥时可以稳定的在支撑板8上工作,不会让出料管7滑落等现象,在实际使用时实用性强。其中,背带5共有2个,且背带5纵向排列在主体4上,并且背带5和主体4为一体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背带5和主体4为一体设置的设计,可以将背带5背在人体身上进行人工施肥,就不会导致一些玉米因位置关系打不到肥料,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实际使用。其中,搅拌片403对等分布在转动杆402两端,且搅拌片403依次横向排列在转动杆402上。本实施例中,通过搅拌片403依次横向排列在转动杆402上的设计,将肥料从进料口6输送到主体4内的搅拌片40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万向轮(1)、承重板(2)和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2)固定连接在万向轮(1)上端,所述承重板(2)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主体(4);/n所述主体(4)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1),所述固定板(401)中部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杆(402),所述转动杆(402)上下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搅拌片(403),所述主体(4)上端固定连接有储存桶(404),所述主体(4)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分流管(407),所述分流管(407)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旋转片(406),所述旋转片(406)内部中间活动连接有转动轴(405),所述承重板(2)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杆(3),所述主体(4)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背带(5),所述主体(4)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6),所述主体(4)右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料管(7),承重板(2)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万向轮(1)、承重板(2)和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2)固定连接在万向轮(1)上端,所述承重板(2)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主体(4);
所述主体(4)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1),所述固定板(401)中部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杆(402),所述转动杆(402)上下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搅拌片(403),所述主体(4)上端固定连接有储存桶(404),所述主体(4)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分流管(407),所述分流管(407)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旋转片(406),所述旋转片(406)内部中间活动连接有转动轴(405),所述承重板(2)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杆(3),所述主体(4)左侧均固定连接有背带(5),所述主体(4)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6),所述主体(4)右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出料管(7),承重板(2)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2)表面沿水平方向呈矩形阵列总有4个万向轮(1),且万向轮(1)等距分布在承重板(2)底部四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种植用施肥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绍虎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多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