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式智能精密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730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式智能精密母线槽,包括呈方管形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面设置有缺口,且所述缺口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绝缘支撑板,位于两侧壁的绝缘支撑板上连接有多个竖直排列的侧铜排,位于顶壁连接有顶铜排;所述外壳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多个插接箱,所述插接箱的顶面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顶面设置有第一触点,所述接线柱的两侧面设置有多个设置排列的第二触点,且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顶铜排接触,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侧铜排接触。该轨道式智能精密母线槽操作简单,便于使用,实现带电安装插接箱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式智能精密母线槽
本技术涉及配电系统
,具体为一种轨道式智能精密母线槽。
技术介绍
母线槽,是由铜作为导体、用非烯性绝缘材料作为支撑,然后装到铝镁合金金属槽中而形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供配电系统中各个分散的负载分配较大的用电功率。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插接式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而生。目前,现有的母线槽要装配的插接箱均是固定点位预置的,现场在装配或更换插接箱的过程中,需要将母线槽及同一母线槽上已经安装好的插接箱进行断电,这会导致这段母线槽所带用电设备的停运,操作复杂,不便于使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轨道式智能精密母线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式智能精密母线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式智能精密母线槽,包括呈方管形的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式智能精密母线槽,包括呈方管形的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面设置有缺口(11),且所述缺口(11)与所述外壳(1)内部连通,所述外壳(1)的内壁均设置有绝缘支撑板(12),位于两侧壁的绝缘支撑板(12)上连接有多个竖直排列的侧铜排(13),位于顶壁上连接有顶铜排(14);/n所述外壳(1)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多个插接箱(2),所述插接箱(2)的顶面设置有接线柱(21),所述接线柱(2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触点(211),所述接线柱(21)的两侧面设置有多个设置排列的第二触点(212),且所述第一触点(211)与所述顶铜排(14)接触,所述第二触点(212)与所述侧铜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式智能精密母线槽,包括呈方管形的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面设置有缺口(11),且所述缺口(11)与所述外壳(1)内部连通,所述外壳(1)的内壁均设置有绝缘支撑板(12),位于两侧壁的绝缘支撑板(12)上连接有多个竖直排列的侧铜排(13),位于顶壁上连接有顶铜排(14);
所述外壳(1)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多个插接箱(2),所述插接箱(2)的顶面设置有接线柱(21),所述接线柱(2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触点(211),所述接线柱(21)的两侧面设置有多个设置排列的第二触点(212),且所述第一触点(211)与所述顶铜排(14)接触,所述第二触点(212)与所述侧铜排(13)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智能精密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21)通过所述缺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琪明毛丽英王洲王爱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晨桥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