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63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组,技术方案要点是:在机箱下壳的内部设有独立舱;独立舱中放置有单体电池和假体电池,单体电池和假体电池之间通过连接排连接;单体电池的底部有刻伤,假体电池的底部有通气通道;单体电池和假体电池的外部均套有隔热套,隔热套的底部有刻伤避让孔或假体电池的通气通道避让孔;独立舱的底部有与刻伤避让孔或所述假体电池通气通道避让孔对应的通风道;假体电池通过焊接螺母安装有排气嘴,机箱下壳有排气嘴的穿墙孔。单体电池由于套有隔热套,当有热量产生时,单体电池不会把自身的热量传递给相邻的单体电池,而是通过独立舱底部的通风道将热量传递到假体电池内,再经排气嘴排出,降低了蓄电池组发生热失控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电池组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蓄电池热失控的处理,通常是通过提高电芯自身的抗热失控能力来实现,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电芯,电池的散热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发生热失控的案例也难以避免。然而,仅仅从电池电芯材料的角度来控制热失控是不够的,必须结合电芯外部的一些结构的配合,提高电池组抗热失控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组,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组热失控蔓延面积较大,热失控等级太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电池组,包括机箱下壳,机箱上壳,单体电池;连接排;所述机箱下壳的上部设置有机箱上壳,所述机箱下壳的内部设有独立舱;独立舱中放置有单体电池和假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和假体电池之间通过连接排连接;所述单体电池的底部有刻伤,所述假体电池的底部有通气通道;所述单体电池和假体电池的外部均套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的底部有刻伤避让孔或假体电池通气通道避让孔;所述独立舱底部有与刻伤避让孔或所述假体电池通气通道避让孔对应的通风道;所述假体电池通过焊接螺母安装有排气嘴,所述机箱下壳有排气嘴的穿墙孔。进一步,所述单体电池是由软包锂离子电芯并联组成的。进一步,所述单体电池的顶部进行灌胶固定。进一步,所述假体电池上安装有熔断器。进一步,所述机箱下壳的外表面设置有放电插座和圆形插座。进一步,所述机箱上壳与所述机箱下壳通过搭扣连接。进一步,所述机箱上壳和所述机箱下壳之间设有密封垫。进一步,所述机箱下壳内设置有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与圆形插座、单体电池之间通过连接线束电连接。本技术有益效果:单体电池外面套上隔热套,相当于为单体电池“穿上”了“防护衣”,单体电池热失控时不会把自身的热量传递给相邻的单体电池,而是通过独立舱底部的通风道将热量传递到假体电池内,再从排气嘴排出,降低了蓄电池组发生热失控的可能性,提高了蓄电池组的安全等级。单体电池的底部设有刻伤,发生热失控时可迅速被气体分离掉,保证热失控气体的及时排出。电池管理系统可采集电池的电压、温度、均衡电流等信息并通过所述圆形插座上传至外部控制箱,便于及时监控蓄电池组的状态,降低发生热失控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外部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机箱下壳透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单体电池与隔热套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假体电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5具体说明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一种蓄电池组的机箱下壳1的内部设有独立舱15;所述独立舱中放置有7块单体电池4和一块假体电池5,单体电池是由软包锂离子电芯19并联组成的,单体电池的顶部进行灌胶固定,假体电池内部设有过滤网21。7块单体电池所能提供的电压正好符合要求,加入1块假体电池可以让整个电池组的形状更规整,单体电池和假体电池之间通过连接排7连接;单体电池的底部有刻伤8,发生热失控时可迅速被气体分离掉,保证热失控气体的及时排出。假体电池的底部有通气通道20;单体电池和假体电池的外部均套有隔热套6,隔热套的底部有刻伤避让孔14或假体电池的通气通道避让孔;同时独立舱的底部有与刻伤避让孔或所述假体电池通气通道避让孔对应的通风道16;假体电池通过焊接螺母安装有排气嘴9,机箱下壳有排气嘴的穿墙孔17。单体电池由于套设有隔热套,当有热量产生时,单体电池不会把自身的热量传递给相邻的单体电池,而是通过独立舱底部的通风道将热量传递到假体电池内,再从排气嘴排出,降低了蓄电池组发生热失控的可能性。组合时,先把放电插座12、圆形插座13、电池管理系统10安装到机箱下壳内,再把单体电池及所述假体电池的外部套上隔热套,然后把单体电池及假体电池摆放在机箱下壳的独立舱内,接下来用连接排将单体电池、假体电池、熔断器11进行固定连接,其中熔断器固定在假体电池上。接下来把连接线束安装到连接排、电池管理系统、圆形插座内,电池管理系统可采集电池的电压、温度、均衡电流等信息并通过圆形插座上传至外部控制箱。接下来把排气嘴穿过机箱下壳排气嘴的穿墙孔,固定到假体电池的焊接螺母上,再把密封垫3盖在机箱下壳的边沿上,把机箱上壳2与机箱下壳通过搭扣18连接,便完成了蓄电池组的组装。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组,包括机箱下壳(1),机箱上壳(2),单体电池(4),连接排(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下壳(1)的上部设置有所述机箱上壳(2);所述机箱下壳(1)的内部设有独立舱(15);所述独立舱(15)中放置有单体电池(4)和假体电池(5),所述单体电池(4)和假体电池(5)之间通过连接排(7)连接;所述单体电池(4)的底部有刻伤(8),所述假体电池(5)的底部有通气通道(20);所述单体电池(4)和假体电池(5)的外部均套有隔热套(6),所述隔热套(6)的底部有刻伤避让孔(14)或假体电池通气通道避让孔;所述独立舱(15)的底部有与刻伤避让孔(14)或所述假体电池通气通道避让孔对应的通风道(16);所述假体电池(5)通过焊接螺母安装有排气嘴(9),所述机箱下壳(1)有排气嘴(9)的穿墙孔(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组,包括机箱下壳(1),机箱上壳(2),单体电池(4),连接排(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下壳(1)的上部设置有所述机箱上壳(2);所述机箱下壳(1)的内部设有独立舱(15);所述独立舱(15)中放置有单体电池(4)和假体电池(5),所述单体电池(4)和假体电池(5)之间通过连接排(7)连接;所述单体电池(4)的底部有刻伤(8),所述假体电池(5)的底部有通气通道(20);所述单体电池(4)和假体电池(5)的外部均套有隔热套(6),所述隔热套(6)的底部有刻伤避让孔(14)或假体电池通气通道避让孔;所述独立舱(15)的底部有与刻伤避让孔(14)或所述假体电池通气通道避让孔对应的通风道(16);所述假体电池(5)通过焊接螺母安装有排气嘴(9),所述机箱下壳(1)有排气嘴(9)的穿墙孔(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4)是由软包锂离子电芯(19)并联组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臣助宋海峰陈红卞鸿彦李刚田伟龙李加勇王玲丽苏光耀孙晋超樊在前郭玉州于清海赵祥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