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空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420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空冷系统,包括循环泵、空冷泵进水母管、第一空冷泵、第二空冷泵、空气冷却器和虹吸井,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空冷泵进水母管,第一空冷泵、第二空冷泵并列设置,所述空冷泵进水母管的出口分别连接第一空冷泵的进水管、第二空冷泵的进水管,第一空冷泵的出水管、第二空冷泵的出水管分别接入所述空气冷却器的进水总管,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水总管的出口端接入虹吸井,所述循环泵与第一空冷泵、第二空冷泵设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空气冷却器的设置高度高于循环泵、第一空冷泵和第二空冷泵所在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机空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电行业冷却
,尤其是涉及一种发电机空冷系统。
技术介绍
空冷系统为直接或间接利用环境空气来冷凝汽轮机排气的冷却系统,采用空冷系统的汽轮发电机组简称为空冷机组。目前在发电行业常用的空冷系统是采用直接空冷凝汽器系统,空冷凝汽器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向大气释放热量,对汽机排汽或汽机旁路来的蒸汽进行冷凝,凝结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排入主凝结水箱。目前发电行业常用的空冷系统主要由循环泵、空冷泵、空冷泵进水母管、空气冷却器和冷凝水箱组成,如图1所示。循环泵与空冷泵设于同一水平面。循环泵与空冷泵之间设有空冷泵进水母管,循环泵将水循环起来,通过空冷泵进水母管进水,然后通过空冷泵将水通过空冷器进水管提升到高处到达空气冷却器。空气冷却器以环境空气作为冷却介质,使管内高温工艺流体得到冷却,冷却后的水从高处流入冷凝水箱。流入阶段经过空冷器出水管,且空冷器出水管的出口处设置空冷器出水总门。然而利用上述发电机空冷系统在实际工作时,因循环泵的扬程较低,为达到将水提升到高处到达空气冷却器,空冷泵的流量及扬程往往要远高于实际运行需要,使得空冷泵的工况无法在高效率区内运行,即空冷泵的效率下降,造成无用功率的增加,进而增加了能源消耗量,导致发电成本也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发电机空冷系统,该发电机空冷系统能够解决泵内扬程过高问题,提高空冷系统的节能降耗潜力,并降低发电成本。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电机空冷系统,包括循环泵、空冷泵进水母管、第一空冷泵、第二空冷泵、空气冷却器和虹吸井,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空冷泵进水母管,第一空冷泵、第二空冷泵并列设置,所述空冷泵进水母管的出口分别连接第一空冷泵的进水管、第二空冷泵的进水管,第一空冷泵的出水管、第二空冷泵的出水管分别接入所述空气冷却器的进水总管,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水总管的出口端接入虹吸井,所述循环泵与第一空冷泵、第二空冷泵设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空气冷却器的设置高度高于循环泵、第一空冷泵和第二空冷泵所在平面。优选地,所述虹吸井通过虹吸管与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水总管的出口端相连。优选地,所述空气冷却器的顶部的安装位置高出循环泵、第一空冷泵和第二空冷泵所在安装位置平面9m。优选地,所述空冷泵进水母管处加装有旁路管,所述旁路管上加装有空冷泵旁路门。优选地,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水总管上加装有空冷器出水总门。优选地,第一空冷泵和第二空冷泵采用车削叶轮后的空冷泵。优选地,车削叶轮后的空冷泵的叶轮外径为210mm。优选地,所述第一空冷泵的进水管、所述第二空冷泵的进水管分别安装有进水阀,所述第一空冷泵的出水管、所述第二空冷泵的出水管分别安装有出水阀。优选地,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水总管上加装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排空气阀。优选地,所述旁路管与第一空冷泵、第二空冷泵并列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空冷器出水总管出口处的虹吸井,虹吸井利用虹吸管与空冷器出水总管的出口处相连,基于虹吸原理,只需充分利用循环泵的扬程就能够维持冷却水虹吸流动,空冷泵只需在机组启动投用系统阶段短暂运行,从而达到系统增压同时放尽管道内空气的目的,一旦管道内充满水后即可停用空冷泵,开启新加装的空冷泵旁路阀,系统中的水从空冷泵进水旁路管道流通,不再经过空冷泵,从而以虹吸流动维持系统运行,在机组运行阶段即可停用空冷泵,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2)在空冷器出水总管上加装了发电机空冷器出水总门,可进一步提高空冷器驱赶空气的效率;3)采用叶轮车削后的空冷泵,可解决泵内扬程过高问题,进而扩大转速固定的泵的工作范围,即使短时期内使用空冷泵,也能保证其在良好的工况运行,进一步提高整体空冷系统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发电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简图;图2为实施例中本技术发电机空冷系统的结构简图;图3为实施例中本技术发电机空冷系统利用循环泵的扬程维持冷却水虹吸流动的原理简图;图4为实施例中虹吸管模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空冷系统,该空冷系统基于虹吸原理,充分利用循环泵的扬程维持冷却水虹吸流动,可取消空冷泵的运行,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节约成本。如图2所示,该发电机空冷系统包括循环泵、空冷泵A、空冷泵B、空冷泵进水母管、空冷泵A进水管、空冷泵B进水管、空冷器(空气冷却器)、旁路管、空冷泵A/B旁路门、空冷器出水总门和虹吸井。空冷泵A、空冷泵B并列设置,循环泵一端连接进水端,另一端连接空冷泵进水母管,空冷泵进水母管出口分为两路,分别连接空冷泵A进水管、空冷泵B进水管。循环泵将水循环起来,通过空冷泵进水母管将水分两路流入空冷泵A进水管和空冷泵B进水管,各空冷泵进水管上分别安装有进水阀。各空冷泵的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阀。本实施例在空冷泵进水母管处还加装有旁路管,旁路管上加装空冷泵A/B旁路门。旁路管与空冷泵A、空冷泵B并列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空冷器设有两组冷却管束组,每一组设有四个管束。冷却管束1-4分别连接有出水管,各出水管的出口端接入空冷器1-4出水总管,并加装有空冷器1-4出水总阀,空冷器1-4出水总管接入空冷器出水总管。冷却管束5-8分别连接有出水管,各出水管的出口端接入空冷器5-8出水总管,并加装有空冷器5-8出水总阀,空冷器5-8出水总管接入空冷器出水总管。空冷器出水总管上加装有空冷器出水总门,空冷器出水总管的出口端接入虹吸井。旁路管与空冷泵A、空冷泵B的出水管的出水端一路连接空冷器进水总管,空冷器进水总管的出水口分两路分别接入空冷器1-4进水总管和空冷器5-8进水总管,两个进水总管分别加装有进水总阀。空冷器1-4进水总管分四路分别接入冷却管束1-4的进水管,空冷器5-8进水总管分四路分别接入冷却管束5-8的进水管。空冷器1-4出水总管上加装有排气A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空冷器出水管A排空气阀,空冷器5-8出水总管上加装有排气B管道,该管道上设有空冷器出水管B排空气阀。排气A管道与排气B管道连接排气总管道,该排气总管道上安装空冷器出水管A/B排空气总阀。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在空冷泵进水母管处加装旁路管,并加装空冷泵A/B旁路阀,使得停用空冷泵后,系统可以在旁路管道中依靠虹吸原理维持运行。同时为了在建立系统阶段更有效地排除空气,在空冷器出水总管上加装了出水总门,系统投运时可通过调节此阀门,待空冷器排气阀放尽全部空气后,即可保证管道内全部是水。本技术基于虹吸原理,在空冷器出水总管的出口处设置了虹吸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机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泵、空冷泵进水母管、第一空冷泵、第二空冷泵、空气冷却器和虹吸井,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空冷泵进水母管,第一空冷泵、第二空冷泵并列设置,所述空冷泵进水母管的出口分别连接第一空冷泵的进水管、第二空冷泵的进水管,第一空冷泵的出水管、第二空冷泵的出水管分别接入所述空气冷却器的进水总管,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水总管的出口端接入虹吸井,所述循环泵与第一空冷泵、第二空冷泵设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空气冷却器的设置高度高于循环泵、第一空冷泵和第二空冷泵所在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机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泵、空冷泵进水母管、第一空冷泵、第二空冷泵、空气冷却器和虹吸井,所述循环泵连接所述空冷泵进水母管,第一空冷泵、第二空冷泵并列设置,所述空冷泵进水母管的出口分别连接第一空冷泵的进水管、第二空冷泵的进水管,第一空冷泵的出水管、第二空冷泵的出水管分别接入所述空气冷却器的进水总管,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水总管的出口端接入虹吸井,所述循环泵与第一空冷泵、第二空冷泵设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空气冷却器的设置高度高于循环泵、第一空冷泵和第二空冷泵所在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井通过虹吸管与所述空气冷却器的出水总管的出口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冷却器的顶部的安装位置高出循环泵、第一空冷泵和第二空冷泵所在安装位置平面9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泵进水母管处加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海斌张国珺虞永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