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脖戴调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412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脖戴调温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调温片,所述壳体用于将所述脖戴调温装置佩戴至人体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为内侧、背向人体颈部的一侧为外侧,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凸部,一导热片连接于所述凸部上并突出于所述壳体内侧的表面之外,所述导热片与所述调温片贴设,所述脖戴调温装置佩戴至人体颈部时,所述导热片与人体颈部接触并在人体颈部与所述调温片之间导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脖戴调温装置的导热片突出于壳体之外,替代壳体与颈部接触,与颈部形成更有效的传热效果,另外导热片的形状不受壳体的限制可以与颈部更贴合,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脖戴调温装置佩戴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脖戴调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温控
,尤指一种脖戴调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被广泛地应用于居家或者办公环境中,调节室内温度以增加人们的舒适性。然而,在户外等开放式环境中空调并不适用,因此逐渐发展出各种各样的便携式调温装置,如手持风扇、挂脖风扇、挂脖制冷颈圈等,随身提供凉风帮助人体降温。相对于手持风扇需要用手握持,挂脖风扇或制冷颈圈作为可穿戴设备架设于人体脖颈上,可以解放用户的双手,更是受到大众的欢迎。然而,挂脖制冷颈圈在使用时其壳体与人体颈部相接触,受限于壳体的形状设计,壳体与人体接触部位往往不能很好的贴合,从而影响佩戴体验和降温效果。另外,单一的吹风或制冷散热方式也难以满足用户的调温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有效调节人体温度、佩戴舒适的脖戴调温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脖戴调温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调温片,所述壳体用于将所述脖戴调温装置佩戴至人体颈部,所述壳体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为内侧、背向人体颈部的一侧为外侧,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凸部,一导热片连接于所述凸部上并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脖戴调温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调温片,所述壳体用于将所述脖戴调温装置佩戴至人体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为内侧、背向人体颈部的一侧为外侧,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凸部,一导热片连接于所述凸部上并突出于所述壳体内侧的表面之外,所述导热片与所述调温片贴设,所述脖戴调温装置佩戴至人体颈部时,所述导热片与人体颈部接触并在人体颈部与所述调温片之间导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脖戴调温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调温片,所述壳体用于将所述脖戴调温装置佩戴至人体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为内侧、背向人体颈部的一侧为外侧,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凸部,一导热片连接于所述凸部上并突出于所述壳体内侧的表面之外,所述导热片与所述调温片贴设,所述脖戴调温装置佩戴至人体颈部时,所述导热片与人体颈部接触并在人体颈部与所述调温片之间导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脖戴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呈弧形,所述导热片的中央与所述凸部连接、两端超出所述凸部并与所述壳体的内侧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脖戴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贴设于一隔热片上,所述隔热片背向所述导热片的一侧与所述凸部连接,所述隔热片、所述凸部以及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形成有相对应的穿孔,所述调温片设置于所述穿孔内。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脖戴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两端的第二壳体,所述调温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凸部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侧,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风机并形成对应所述风机的风道,所述风道沿所述第二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连通所述风道与外界的出风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脖戴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有导风片,所述导风片包括分别朝向所述风道相对两侧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风机的间隔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风机的间隔距离,所述出风口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风片的第一端部与所述风机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脖戴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导风件将所述风道分隔为上部风道与下部风道,所述出风口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侧并与所述上部风道连通,所述出风口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平杨广赖友陈华朗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