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燃料家用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10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体燃料家用燃烧炉,对应每个灶头均配套有一组燃烧装置,燃烧装置包括:燃料桶,燃料桶设置有一圈第一进风孔;风门调节环,可转动的套置在燃料桶上,风门调节环设置有一圈第二进风孔,风门调节环的外径与一滑动连杆机构相连,滑动连杆机构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换向驱动机构与风门控制旋钮相连;灭火盖,灭火盖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换向驱动机构与灭火控制旋钮相连;集火筒,集火筒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换向驱动机构与集火控制旋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固体燃料作为燃烧源,使用安全并且不受场地限制,同时配置有风门调节环、灭火盖和集火筒的调节旋钮,调节方式比较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燃料家用燃烧炉
本技术涉及家用灶具,具体涉及到一种固体燃料家用燃烧炉。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明火灶主要以煤气灶和燃气灶为主,煤气灶需要连接煤气罐,不安全并且需要定时更换,燃气灶需要连接天燃气,在没有接入天燃气的居民家中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体燃料家用燃烧炉,在燃烧炉主体的上面板设置有一个或者两个灶头,所述燃烧炉对应每个灶头均配套有一组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燃料桶,安装在所述燃烧炉主体内并位于灶头正下方,所述燃料桶为用于盛放固体燃料的圆筒,所述燃料桶上部沿周向设置有一圈贯穿内外壁的第一进风孔;风门调节环,可转动的套置在所述燃料桶上,所述风门调节环沿周向设置有一圈贯穿内外壁的第二进风孔,所述风门调节环的外径与一滑动连杆机构相连,所述滑动连杆机构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换向驱动机构与风门控制旋钮相连,由所述风门控制旋钮带动所述风门调节环绕其中心旋转以关闭所述第一进风孔,或者使得第二进风孔和第一进风孔相贯通;灭火盖,所述灭火盖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换向驱动机构与灭火控制旋钮相连;集火筒,所述集火筒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换向驱动机构与集火控制旋钮相连。进一步的,所述集火筒为上窄下宽的锥形筒体。进一步的,灭火盖和集火筒分别安装在燃料桶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连杆机构由拨杆和第一连杆构成,所述拨杆一端与所述过第一换向驱动机构相连,所述拨杆另一端设置有轴向的滑槽;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固定有滑动设于所述滑槽中的销钉,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风门调节环外径上。进一步的,第一、第二、第三换向驱动机构均为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第一、第二或第三换向驱动机构的其中一锥齿轮分别与风门控制旋钮、灭火控制旋钮或灭火控制旋钮同轴固定连接,第一、第二或第三换向驱动机构的另一锥齿轮分别与拨杆、第二连杆或第三连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风门控制旋钮、灭火控制旋钮或灭火控制旋钮为手动控制旋钮,或者为电机控制的电动旋钮。进一步的,所述固体燃料装在燃烧盒内并放置于燃料桶中。本技术提供的家用燃烧炉以固体燃料作为燃烧源,相比较煤气灶和燃气灶,使用安全并且不受场地限制。灶体配置有3个旋钮,可以分别用来控制进风孔、灭火盖和集火筒,调节方式比较灵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固体燃料家用燃烧炉主体外形简要示意图;图2为在俯视角度下,示出了家用燃烧炉主体内部的风门调节环、灭火盖和集火筒的驱动原理图;图3单独示出了风门调节环通过滑动连杆机构、第一换向驱动机构与风门控制旋钮连接的示意图;图4为风门调节环的立体图;图5为集火筒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参照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体燃料家用燃烧炉,在燃烧炉主体1的上面板2设置有一个或者两个灶头3,燃烧炉对应每个灶头3均配套有一组燃烧装置,每个燃烧装置包括:燃料桶5,安装在燃烧炉主体1内并位于灶头3正下方,燃料桶5为用于盛放固体燃料的圆筒,燃料桶5上部沿周向设置有一圈贯穿内外壁的第一进风孔(图中未示出);风门调节环11,可转动的套置在燃料桶5上,风门调节环11沿周向设置有一圈贯穿内外壁的第二进风孔11-1(如图4所示),风门调节环11的外径与一滑动连杆机构15相连,滑动连杆机构1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换向驱动机构12与燃烧炉主体前面板4的风门控制旋钮10相连,由风门控制旋钮10带动风门调节环11绕其轴心水平旋转以关闭第一进风孔,或者使得第二进风孔11-1和第一进风孔相贯通;灭火盖21,安装在燃烧炉主体1内,灭火盖21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23,第二连杆2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换向驱动机构22与燃烧炉主体前面板4的灭火控制旋钮20相连;集火筒31,安装在燃烧炉主体1内,集火筒31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33,第三连杆33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换向驱动机构32与燃烧炉主体前面板4的集火控制旋钮30相连。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集火筒31为上窄下宽的锥形筒体。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灭火盖21和集火筒31分别安装在燃料桶5的左右两侧。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滑动连杆机构15由拨杆13和第一连杆14构成,拨杆13一端与第一换向驱动机构12相连,拨杆13另一端设置有轴向的滑槽13-1;第一连杆14一端固定有滑动设于滑槽13-1中的销钉14-1,第一连杆1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风门调节环11外径上。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换向驱动机构12、22、32均由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所组成的锥齿轮组,第一、第二或第三换向驱动机构12、22、32的其中一锥齿轮分别与风门控制旋钮10、灭火控制旋钮20或灭火控制旋钮20同轴固定连接,第一、第二或第三换向驱动机构32的另一锥齿轮分别与拨杆13、第二连杆23或第三连杆33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以第一换向驱动机构12为例进行说明,如图可见,第一换向驱动机构12由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12-1和第二锥齿轮12-2构成,第一锥齿轮12-1与风门控制旋钮10同轴相连,第二锥齿轮12-2与拨杆13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第三换向驱动机构12、22、32采用锥齿轮组仅仅是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驱动风门调节环11、灭火盖21、集火筒31的转动。在使用时,我们将装有固体燃料的燃料盒投放到燃料桶5中并点燃,将锅具放置在灶头3上进行加热。燃料用完时,我们取出燃料用尽的燃料盒重新装入新的即可,方便快捷。1)若想加大火力,我们旋转风门控制旋钮10,风门控制旋钮10通过第一换向驱动机构12带动拨杆13转动,拨杆13拨动第一连杆14并最终带动风门调节环11转动,可以使得风门调节环11的第二进风孔11-1与燃料桶5的第一进风孔相重合,外部空气从风孔进入燃料桶5内,通过增加进风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燃烧效果。图示虚线的拨杆13和第一连杆14的另一状态。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微调风门控制旋钮10来控制第二进风孔11-1与第一进风孔的重合面积,从而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燃料家用燃烧炉,在燃烧炉主体的上面板设置有一个或者两个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对应每个灶头均配套有一组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n燃料桶,安装在所述燃烧炉主体内并位于灶头正下方,所述燃料桶为用于盛放固体燃料的圆筒,所述燃料桶上部沿周向设置有一圈贯穿内外壁的第一进风孔;/n风门调节环,可转动的套置在所述燃料桶上,所述风门调节环沿周向设置有一圈贯穿内外壁的第二进风孔,所述风门调节环的外径与一滑动连杆机构相连,所述滑动连杆机构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换向驱动机构与风门控制旋钮相连,由所述风门控制旋钮带动所述风门调节环绕其中心旋转以关闭所述第一进风孔,或者使得第二进风孔和第一进风孔相贯通;/n灭火盖,所述灭火盖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换向驱动机构与灭火控制旋钮相连;/n集火筒,所述集火筒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换向驱动机构与集火控制旋钮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燃料家用燃烧炉,在燃烧炉主体的上面板设置有一个或者两个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对应每个灶头均配套有一组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包括:
燃料桶,安装在所述燃烧炉主体内并位于灶头正下方,所述燃料桶为用于盛放固体燃料的圆筒,所述燃料桶上部沿周向设置有一圈贯穿内外壁的第一进风孔;
风门调节环,可转动的套置在所述燃料桶上,所述风门调节环沿周向设置有一圈贯穿内外壁的第二进风孔,所述风门调节环的外径与一滑动连杆机构相连,所述滑动连杆机构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换向驱动机构与风门控制旋钮相连,由所述风门控制旋钮带动所述风门调节环绕其中心旋转以关闭所述第一进风孔,或者使得第二进风孔和第一进风孔相贯通;
灭火盖,所述灭火盖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换向驱动机构与灭火控制旋钮相连;
集火筒,所述集火筒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换向驱动机构与集火控制旋钮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燃料家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火筒为上窄下宽的锥形筒体。


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冉尔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