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61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一锅盖、一内锅、一外锅和一发热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发热盘和所述外锅的内底面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一平板,该平板外形与所述外锅的内底面相匹配,并固定在所述外锅的内底面上;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C形弹性片,所述C形弹性片与所述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相对应,所述C形弹性片的上端与所述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相连接,所述C形弹性片的下端与所述平板相连接。由于在所述发热盘和所述外锅内底面之间设置了有弹性片的弹性件,与发热盘底部支撑脚连接的弹性片将压力锅的压力经平板分散到外锅的整个内底面上,从而防止了外锅内底平面的塑性变形;同时,在使用时有部分压力转变成弹性片的弹力,当锅内压力降低时,弹性片的弹力能使内锅恢复原位。(*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特别是涉及一种既可防止电压力锅外锅底部的塑性变形,又有较好的内锅复位性能的电压力锅。
技术介绍
家用电压力锅在使用时,其内部压力一般至少在80Kpa以上,由于产生压力的内锅是由锅盖和外锅包封住的,其压力会由内锅经发热盘传递到外锅的底面,并直接作用于外锅的内底面上与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的接触部位,该部位常会因高压受力集中而产生塑性变形;目前为了减轻内锅和发热盘对外锅底面的压力,在其发热盘与外锅内底面之间设有隔板,以将该压力分散至整个外锅的底面,减少外锅的底面塑性变形。但由于隔板也是实心的,其自身也会因此发生塑性变形;同时,内锅压力减小及消失后,也需要及时复位,该实心隔板弹性很差,也不能提供良好的复位性能;也有在电压力锅的发热盘与外锅内底面之间设置弹簧,使其内锅在压力消失后能借助于弹簧的弹力复位,以提供较好的内锅复位性能,但由于弹簧与外锅内底面的接触面小,同样易造成外锅内底面的塑性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够避免电压力锅外锅内底面塑性变形、又具有良好内锅复位性能的电压力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一锅盖、一内锅、一外锅和一发热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发热盘和所述外锅的内底面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一平板,该平板外形与所述外锅的内底面相匹配,并固定在所述外锅的内底面上;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C形弹性片,所述C形弹性片与所述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相对应,所述C形弹性片的上端与所述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相连接,所述C形弹性片的下端与所述平板相连接。较佳地,所述C形弹性片为三片,对应于与所述发热盘的三个底部支撑脚并与其连接。较佳地,所述平板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外锅的内底面的螺栓孔,并通过一螺栓固定于所述外锅的内底面。较佳地,所述平板通过铆接固定于所述外锅的内底面。较佳地,所述C形弹性片上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的螺栓孔,并通过一螺栓固定于所述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较佳地,所述C形弹性片上端通过铆接固定于所述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较佳地,所述C形弹性片的下端与所述平板成一体结构。利用本技术提供的电压力锅,由于在所述发热盘和所述外锅的内底面之间设置了有弹性且有较大底面积的弹性件,与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连接的弹性片将压力锅的压力经平板分散到整个外锅内底平面上,从而防止了外锅内底平面的塑性变形;另外在使用时有部分压力转变成弹性片的弹力,当锅内压力降低时,弹性片的弹力能使内锅恢复原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结构剖面视图;图2是本技术图1实施例中A部的放大剖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弹性件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图3弹性件沿B-B向的剖面视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弹性件的结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图中未示)、内锅1、外锅2和发热盘3,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发热盘3和所述外锅2内底面之间的弹性件4;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弹性件4包括一平板41,其外形与外锅2的内底面相匹配,结合图2所示,所述平板41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锅2内底面的螺栓孔44,并通过螺栓8固定于外锅2的内底面上;三个C形弹性片42,其上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发热盘3的底部支撑脚6的螺栓孔43,并分别通过螺栓7固定于相对应的发热盘3的三个底部支撑脚6,弹性片42下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平板41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栓(图中未示)连接在所述平板41上。使用时,电压力锅内的压力一般至少在80Kpa以上,但由于其压力会经由内锅1的锅底、发热盘3、发热盘3的底部支撑脚6、弹片42、平板41传递到外锅2的整个内底面上,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外锅的内底面因受力不均而产生的塑性变形。同时,电压力锅在使用时产生的部分压力转变成弹性片的弹力,当锅内压力降低时,弹性片的弹力能使内锅恢复原位。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平板41也可用铆接方式固定于外锅的内底面。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片的数量和位置与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的数量和位置是相对应;但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的数量较多,所述弹性片的数量可以仅与发热盘的部分底部支撑脚相对应,只要能够稳定地支撑内锅即可。在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片的上端也可用铆接方式固定于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C形弹性片的下端也可与所述平板成一体式结构,即如图5所示,C形弹性片与所述平板是一体制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一锅盖、一内锅、一外锅和一发热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发热盘和所述外锅的内底面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一平板,该平板外形与所述外锅的内底面相匹配,并固定在所述外锅的内底面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C形弹性片,所述C形弹性片与所述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相对应,所述C形弹性片的上端与所述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相连接,所述C形弹性片的下端与所述平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一锅盖、一内锅、一外锅和一发热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发热盘和所述外锅的内底面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一平板,该平板外形与所述外锅的内底面相匹配,并固定在所述外锅的内底面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C形弹性片,所述C形弹性片与所述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相对应,所述C形弹性片的上端与所述发热盘的底部支撑脚相连接,所述C形弹性片的下端与所述平板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弹性片为三片,对应于与所述发热盘的三个底部支撑脚并与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锡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