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翻边缝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353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装翻边缝合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缝纫装置,所述缝纫装置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右侧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马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支撑套和固定机构通过固定辊和从动辊对服装的袖口或裤脚翻边进行压紧定位,同时可由调节机构通过固定辊和从动辊对服装的腰口翻边进行张紧定位,最后由马达通过固定辊进行持续送料缝纫,从而具备了便于压紧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缝纫机的表面不具备一定的定位导向结构,从而在翻边缝合时,需要使用者手持服装的前端和后端才可进行短距离缝合,无法进行持续缝合的问题,一定程度的提高了翻边缝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翻边缝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服装缝合
,具体为一种服装翻边缝合装置。
技术介绍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并以之衍生出手推绣电脑刺绣等艺术形式。而缝纫机则是常见的服装缝合装置,但现有缝纫机的表面不具备一定的定位导向结构,从而在翻边缝合时,需要使用者手持服装的前端和后端才可进行短距离缝合,无法进行持续缝合,一定程度的降低了翻边缝合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翻边缝合装置,具备了便于压紧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缝纫机的表面不具备一定的定位导向结构,从而在翻边缝合时,需要使用者手持服装的前端和后端才可进行短距离缝合,无法进行持续缝合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服装翻边缝合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缝纫装置,所述缝纫装置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右侧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贯穿至支撑套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固定辊,所述支撑套左侧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内腔的前侧与后侧均通过销杆铰接有从动辊,所述安装套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架的左侧设置有调节机构。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缝纫装置的正面与背面均通过销杆铰接有支辊,所述固定辊与从动辊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波浪纹。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垫板、转杆、圆盘和弹簧,所述垫板滑动连接在支撑套的内部,所述安装套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垫板的表面,所述转杆滑动连接在垫板的内部,所述圆盘固定连接在转杆表面的顶部与底部,所述圆盘靠近垫板的一侧与垫板的表面接触,所述转杆的顶端贯穿至支撑套的外侧,所述弹簧套设在转杆的表面,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圆盘的顶部,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套内壁的顶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支撑套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套,所述弧形套与限位板配合使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螺套、螺杆、滑板和调节辊,所述螺套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左侧,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在螺套的内部,所述螺杆的顶端与底端均延伸至螺套的外侧,所述滑板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螺杆表面的顶部,所述调节辊通过销轴铰接在滑板左侧的顶部与底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滑板的右侧与支撑架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套内壁的形状为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由支撑套和固定机构通过固定辊和从动辊对服装的袖口或裤脚翻边进行压紧定位,同时可由调节机构通过固定辊和从动辊对服装的腰口翻边进行张紧定位,最后由马达通过固定辊进行持续送料缝纫,从而具备了便于压紧定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缝纫机的表面不具备一定的定位导向结构,从而在翻边缝合时,需要使用者手持服装的前端和后端才可进行短距离缝合,无法进行持续缝合的问题,一定程度的提高了翻边缝合效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支辊,能够对服装的翻边处进行支撑,避免了服装容易与缝纫装置出现摩擦的现象。3、本技术通过设置弹簧,能够对转杆进行推动,提高了转杆和垫板的下压力度。4、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板和弧形套,能够对转杆进行定位,避免了转杆在不需要下压时,使用者仍然要持续提拉的现象,提高了转杆的实用性。5、本技术通过设置滑板,能够对调节辊进行限位,避免了调节辊在使用时晃动的现象。6、本技术通过将支撑套内壁的形状设置为凹形,能够避免服装布料与支撑套内壁出现摩擦损坏的现象,提高了支撑套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安装套的左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圆盘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缝纫装置;3、支撑套;4、马达;5、固定辊;6、安装套;7、从动辊;8、固定机构;81、垫板;82、转杆;83、圆盘;84、弹簧;9、调节机构;91、螺套;92、螺杆;93、滑板;94、调节辊;10、支辊;11、限位板;12、弧形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服装翻边缝合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缝纫装置2,缝纫装置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套3,支撑套3右侧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马达4,马达4的输出端贯穿至支撑套3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固定辊5,支撑套3左侧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安装套6,安装套6内腔的前侧与后侧均通过销杆铰接有从动辊7,安装套6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机构8,支撑架1的左侧设置有调节机构9。参考图1,缝纫装置2的正面与背面均通过销杆铰接有支辊10,固定辊5与从动辊7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波浪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支辊10,能够对服装的翻边处进行支撑,避免了服装容易与缝纫装置2出现摩擦的现象。参考图3,固定机构8包括垫板81、转杆82、圆盘83和弹簧84,垫板81滑动连接在支撑套3的内部,安装套6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垫板81的表面,转杆82滑动连接在垫板81的内部,圆盘83固定连接在转杆82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圆盘83靠近垫板81的一侧与垫板81的表面接触,转杆82的顶端贯穿至支撑套3的外侧,弹簧84套设在转杆82的表面,弹簧8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圆盘83的顶部,弹簧8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套3内壁的顶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弹簧84,能够对转杆82进行推动,提高了转杆82和垫板81的下压力度。参考图3,转杆8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支撑套3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套12,弧形套12与限位板11配合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板11和弧形套12,能够对转杆82进行定位,避免了转杆82在不需要下压时,使用者仍然要持续提拉的现象,提高了转杆82的实用性。参考图2,调节机构9包括螺套91、螺杆92、滑板93和调节辊94,螺套91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的左侧,螺杆92螺纹连接在螺套91的内部,螺杆92的顶端与底端均延伸至螺套91的外侧,滑板93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螺杆92表面的顶部,调节辊94通过销轴铰接在滑板93左侧的顶部与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滑板93,能够对调节辊94进行限位,避免了调节辊94在使用时晃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装翻边缝合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缝纫装置(2),所述缝纫装置(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套(3),所述支撑套(3)右侧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马达(4),所述马达(4)的输出端贯穿至支撑套(3)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固定辊(5),所述支撑套(3)左侧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安装套(6),所述安装套(6)内腔的前侧与后侧均通过销杆铰接有从动辊(7),所述安装套(6)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机构(8),所述支撑架(1)的左侧设置有调节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翻边缝合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缝纫装置(2),所述缝纫装置(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套(3),所述支撑套(3)右侧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马达(4),所述马达(4)的输出端贯穿至支撑套(3)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固定辊(5),所述支撑套(3)左侧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安装套(6),所述安装套(6)内腔的前侧与后侧均通过销杆铰接有从动辊(7),所述安装套(6)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机构(8),所述支撑架(1)的左侧设置有调节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翻边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装置(2)的正面与背面均通过销杆铰接有支辊(10),所述固定辊(5)与从动辊(7)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波浪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翻边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垫板(81)、转杆(82)、圆盘(83)和弹簧(84),所述垫板(81)滑动连接在支撑套(3)的内部,所述安装套(6)的右端固定连接在垫板(81)的表面,所述转杆(82)滑动连接在垫板(81)的内部,所述圆盘(83)固定连接在转杆(82)表面的顶部与底部,所述圆盘(83)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景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稳盛服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