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冰洁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型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48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培养箱,包括箱体、臭氧发生机、数码显微镜、紫外线灯和电动伸缩杆,所述箱体底部两侧安装有行走轮,所述箱体顶部安装有臭氧发生机,所述箱体顶部的臭氧发生机一侧安装有数码显微镜,所述第二隔物板顶部两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数码显微镜和电动伸缩杆的配合使用,在进行细胞或者微生物培养时,数码显微镜可将细胞或者微生物的培养状态显示在计算机时,有利于观察细胞或者微生物培养时的状态,同时也方便进行医疗教学,电动伸缩杆可调节观察隔物板距离数码显微镜的距离,有利于数码显微镜清楚的显示处细胞或者微生物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培养箱
本技术涉及食品微生物检测
,具体为一种智能型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培养箱。
技术介绍
恒温培养箱又称隔水式电热细胞培养箱,供医疗卫生、医药工业、生物化学、工业生产及农业科学等科研部门作细菌培养、育种、发酵及其他恒温试验用,恒温培养箱在培养细胞或者微生物时需要进行灭菌消毒,以抬高培养的成功率。现有的恒温培养箱大都在箱门开有观察窗来观察培养物的培养状况,此种观察方式采用肉眼进行观察,仅仅能观察较大物体的培养。现有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培养箱存在的缺陷:1、对于细胞或者微生物的培养则无法进行观察,且无法观察细胞培养时的生长状态。2、同时现有的恒温培养箱消毒时,多采用消毒水擦拭的方式进行消毒,较为麻烦,且容易出现消毒不彻底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培养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具有观察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培养箱,包括箱体、臭氧发生机、数码显微镜、紫外线灯和电动伸缩杆,所述箱体底部两侧安装有行走轮,所述箱体顶部安装有臭氧发生机,所述臭氧发生机一侧安装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安装有电阀门,所述箱体顶部的臭氧发生机一侧安装有数码显微镜,所述箱体内下方安装有第一隔物板,所述第一隔物板上方的箱体内壁两侧安装有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上方安装有第二隔物板,所述第二隔物板顶部两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与箱体顶部内部连接,所述第二隔物板之间的箱体内壁上设有进气管。优选的,所述箱体由外壳、保温隔热层、加热层与内板组成,所述箱体正面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上安装有安全锁。优选的,所述输气管一端连通臭氧发生机,且输气管另一端连通箱体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二隔物板两端安装有滑块,所述箱体内的上方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杀菌组件,所述杀菌组件一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连接空气压缩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设计的创新点效果是:该能型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培养箱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数码显微镜和电动伸缩杆的配合使用,在进行细胞或者微生物培养时,数码显微镜可将细胞或者微生物的培养状态显示在计算机时,有利于观察细胞或者微生物培养时的状态,同时也方便进行医疗教学,电动伸缩杆可调节观察隔物板距离数码显微镜的距离,有利于数码显微镜清楚的显示处细胞或者微生物的状态,使装置具有实用性,增加了装置的观察功能;(2)本技术通过在臭氧发生机和紫外线灯的使用,臭氧发生机产生的臭氧可快速的将箱体内的细菌杀死,然后分解成氧气,配合紫外线灯,可方便快捷的对箱体内进行杀菌,杀菌较为彻底,避免杀菌不彻底,使细菌滋生,造成食品的卫生性降低,使装置具有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3)本技术通过在加热层与保温隔热层的配合使用,在食品检测时,可通过开启加热层,给箱体内部进行加热,在箱体内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也能进行杀菌的效果,通过保温隔热层,可使箱体内的温度一直保持恒温的状态,使装置具有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保温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箱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进气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101、外壳;102、保温隔热层;103、加热层;104、内板;105、安全锁;106、箱门;2、行走轮;3、臭氧发生机;301、输气管;4、电阀门;5、数码显微镜;6、第一隔物板;7、第二隔物板;701、滑块;702、滑槽;8、紫外线灯;9、电动伸缩杆;10、进气管;1001、杀菌组件;1002、连接管;1003、空气压缩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型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培养箱,包括箱体1、臭氧发生机3、数码显微镜5、紫外线灯8和电动伸缩杆9,箱体1由外壳101、保温隔热层102、加热层103与内板104组成,箱体1正面安装有箱门106,箱门106上安装有安全锁105,箱体1底部两侧安装有行走轮2,箱体1顶部安装有臭氧发生机3,臭氧发生机3一侧安装有输气管301,输气管301一端连通臭氧发生机3,且输气管301另一端连通箱体1内部,输气管301上安装有电阀门4,箱体1顶部的臭氧发生机3一侧安装有数码显微镜5,箱体1内下方安装有第一隔物板6,第一隔物板6上方的箱体1内壁两侧安装有紫外线灯8,紫外线灯8上方安装有第二隔物板7,第二隔物板7两端安装有滑块701,箱体1内的上方设有与滑块701配合使用的滑槽702,第二隔物板7顶部两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9,电动伸缩杆9一端与箱体1顶部内部连接,第二隔物板7之间的箱体1内壁上设有进气管10,进气管10一端连接杀菌组件1001,杀菌组件1001一侧安装有连接管1002,连接管1002一端连接空气压缩组件1003。具体的,通过在数码显微镜5和电动伸缩杆9的配合使用,在进行细胞或者微生物培养时,数码显微镜5可将细胞或者微生物的培养状态显示在计算机时,有利于观察细胞或者微生物培养时的状态,同时也方便进行医疗教学,电动伸缩杆9可调节观察隔物板距离数码显微镜5的距离,有利于数码显微镜5清楚的显示处细胞或者微生物的状态,使装置具有实用性,增加了装置的观察功能。具体的,通过在臭氧发生机3和紫外线灯8的使用,臭氧发生机3产生的臭氧可快速的将箱体内1的细菌杀死,然后分解成氧气,配合紫外线灯8,可方便快捷的对箱体1内进行杀菌,杀菌较为彻底,避免杀菌不彻底,使细菌滋生,造成食品的卫生性降低,使装置具有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具体的,通过在加热层103与保温隔热层102的配合使用,在食品检测时,可通过开启加热层103,给箱体1内部进行加热,在箱体1内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也能进行杀菌的效果,通过保温隔热层102,可使箱体1内的温度一直保持恒温的状态,使装置具有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保温功能。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培养细胞或者微生物的培养基放置在第一隔物板6或者第二隔物板7上,若需要观察培养时细胞或者微生物的状况时,此时将培养基放置在观察隔物板上,然后将数码显微镜5外接计算机,此时数码显微镜5可将培养基内细胞或者微生物的状态显示到计算机上,若数码显微镜5距离较远,不容易观察清除细胞或者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时,使用电动伸缩杆9将第二隔物板7进行上升,通过第二隔物板7两端的滑块701,与滑槽702的使用,可将第二隔物板7上升至任意位置,进而使得数码显微镜5的距离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培养箱,包括箱体(1)、臭氧发生机(3)、数码显微镜(5)、紫外线灯(8)和电动伸缩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两侧安装有行走轮(2),所述箱体(1)顶部安装有臭氧发生机(3),所述臭氧发生机(3)一侧安装有输气管(301),所述输气管(301)上安装有电阀门(4),所述箱体(1)顶部的臭氧发生机(3)一侧安装有数码显微镜(5),所述箱体(1)内下方安装有第一隔物板(6),所述第一隔物板(6)上方的箱体(1)内壁两侧安装有紫外线灯(8),所述紫外线灯(8)上方安装有第二隔物板(7),所述第二隔物板(7)顶部两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9),所述电动伸缩杆(9)一端与箱体(1)顶部内部连接,所述第二隔物板(7)之间的箱体(1)内壁上设有进气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培养箱,包括箱体(1)、臭氧发生机(3)、数码显微镜(5)、紫外线灯(8)和电动伸缩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两侧安装有行走轮(2),所述箱体(1)顶部安装有臭氧发生机(3),所述臭氧发生机(3)一侧安装有输气管(301),所述输气管(301)上安装有电阀门(4),所述箱体(1)顶部的臭氧发生机(3)一侧安装有数码显微镜(5),所述箱体(1)内下方安装有第一隔物板(6),所述第一隔物板(6)上方的箱体(1)内壁两侧安装有紫外线灯(8),所述紫外线灯(8)上方安装有第二隔物板(7),所述第二隔物板(7)顶部两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9),所述电动伸缩杆(9)一端与箱体(1)顶部内部连接,所述第二隔物板(7)之间的箱体(1)内壁上设有进气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食品微生物检测用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冰洁张迪苗梦雅刘文雅
申请(专利权)人:周冰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