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微生物原位培养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48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微生物原位培养盒,这种培养盒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可埋入土壤中不同深度,同时能有效支撑四周覆土压力,且便于微生物渗透,可在所处土壤处原位培养微生物。包括盒体,固体培养基和微孔滤膜,所述盒体包括盒身,盒盖和盒底均为镂空状,所述盒盖盖合在盒身上,所述微孔滤膜分别与盒盖、盒底贴合安装,所述固体培养基放置在盒体内。有益效果:盒体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培养基放置简便易行,使用便携。原位培养,能更真实地反映实际菌群情况。滤膜便于拆卸组装,使用便捷。采用盒盖、盒底与盒身分离,与滤膜组装使用更加便捷。采用相同的盒盖与盒体,使备件准备简单,节省生产制造成本。附带标签杆,能有效指示埋入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微生物原位培养盒
本技术属于微生物培养盒
,尤其涉及一种土壤微生物原位培养盒。
技术介绍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很多,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三大类群。土壤微生物的数量随着土壤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在表层土壤中的数量常高于其他层次。每克表层土壤中约含细菌几百万至几千万个,最高有几亿个,甚至更多,是土壤菌类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每克表层土壤约含放线菌几十万至几千万个,是数量上仅次于细菌的一个类群;每克表层土壤只含真菌几千至几十万个,是土壤菌类中数量最少的一个类群,但其生物量高于细菌和放线菌。由此可知,土壤中所含的微生物数量大,但可分离培养的微生物数量却不足全部微生物数量的1%。因此,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可能是导致土壤中可分离培养微生物数量不足1%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摇培后梯度稀释涂板的常规分离培养法简单易行,在土壤微生物研究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缺陷:1它只能使用固体培养基对活体可培养且表观性状明显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2菌落的数量通常随着培养基营养浓度的降低而增加,而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繁多,此方法只能得到一小部分土壤微生物群落且仅有极少数微生物能够得到鉴定;3由于实验条件与田间自然环境的差异,实验室重新培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再次选择的过程,只有那些适合人工培养环境的微生物才能生长;4微生物分离深度有限,不易获得“难培养、繁殖速度慢”的微生物。所以,该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土壤中难培养微生物几乎占到99%,其培养技术的核心是抓住微生物自身特性、模拟天然生存条件、使用寡营养培养基、适当延长培养时间。Kaeberlein等用自创的扩散盒技术分离培养潮间带底泥中的微生物。扩散盒中装有琼脂和底泥,两侧粘附孔径为0.03μm的滤膜。滤膜只允许培养环境中的化学物质通过而不允许微生物通过。将组装好的扩散盒放到鱼缸中的海底泥上,注入新鲜海水,并通入适量空气,以模拟微生物的天然生存条件,经过1周后获得大量难培养微生物。Ferrari等创建土壤浆膜系统来分离土壤中的难培养菌。由土壤泥浆提供营养,经过无机膜的过滤,供给0.2μmPC膜上附着的菌使用。该研究还发现PC膜上长出的菌落要继续使用寡营养培养基培养,否则仍然无法生长。Gavrish等创建陷阱法原位分离放线菌。陷阱中装有琼脂或者结冷胶,下为孔径0.2~0.6μm的滤膜,上覆孔径0.03pm的滤膜。将该装置放置土表,放线菌能够穿透下部滤膜到凝胶中繁殖,其他菌阻滞在膜外,以此实现对放线菌的分离和培养。Nichols等利用寡营养培养基和分离芯片实现对“难培养菌”的高通量培养。虽然上述原位培养微生物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培养过程中培养室的组装过程复杂,且存在漏液、易破、组装效率不高等问题。综上所述,亟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便捷且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土壤微生物诱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微生物原位培养盒,这种培养盒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可埋入土壤中不同深度,同时能有效支撑四周覆土压力,且便于微生物渗透,可在所处土壤处原位培养微生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土壤微生物原位培养盒,包括盒体,固体培养基和微孔滤膜,所述盒体包括盒身,盒盖和盒底均为镂空状,所述盒盖盖合在盒身上,所述微孔滤膜分别与盒盖、盒底贴合安装,所述固体培养基放置在盒体内。进一步地,所述盒身为镂空状,所述微孔滤膜形状大小与盒身一致并与盒身紧密贴合安装。进一步地,还包括滤膜架,所述滤膜架为镂空状的平面框架,所述微孔滤膜粘贴在滤膜架上,形成支架式滤膜,所述滤膜架为无菌,具弹性,易弯曲、还原。进一步地,在所述盒盖上边沿设置一圈凸起,与上盖顶部围合成托盘,所述支架式滤膜的外沿分别与托盘和盒底内部形状大小一致,所述支架式滤膜放置在托盘中和盒底。进一步地,所述盒盖内侧壁上接近盒盖内顶的位置设置支撑凸起,所述支架式滤膜的外沿分别与盒盖内沿和盒底大小形状一致,支撑凸起与盒盖的距离与滤膜架的厚度一致,所述支架式滤膜卡入支撑凸起和盒盖之间。进一步地,盒底与盒身为可拆卸,所述盒身上、下入口形状大小一致,所述盒底与所述盒盖相同,可互换使用,所述支架式滤膜的形状与盒身入口处的外围形状大小一致,可以放置在盒身入口边沿上。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为圆柱形,所述盒底和盒盖与盒身采用螺纹连接,所述支架式滤膜压在所述盒底和盒盖与盒身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微孔滤膜的孔径为0.20~0.80μm。进一步地,盒体采用不锈钢或可重复灭菌的聚丙烯材质制成,盒盖和盒底的镂空形状为十字形。进一步地,所述盒盖上竖直安装有标签杆,所述标签安装在标签杆一端上,所述标签杆一端与盒盖十字形中央连接处连接。工作原理:本技术一种土壤微生物原位培养盒,主要用于埋于土下在微生物原来的生存位置培养、诱集微生物,为此采用一个盒体来放置培养基,使培养基与土壤隔离,并支撑住周围的土壤,让培养基不会被土壤压力破坏。盒盖和盒底设置为不封闭并安装上微孔滤膜,形成微生物进入盒体并在培养基上繁殖的通道。取得的有益效果:1、盒体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培养基放置简便易行,使用便携。2、利用盒体本身结构的支撑作用,能方便埋入土中进行原位培养,能更真实地反映实际菌群情况。3、滤膜便于拆卸组装,使用便捷。4、采用盒盖、盒底与盒身分离,与滤膜组装使用更加便捷5、采用相同的盒盖与盒体,使备件准备简单,节省生产制造成本。6、附带标签杆,能有效指示埋入位置,容易取出,不容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土壤微生物原位培养盒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土壤微生物原位培养盒整体结构刨面图。图3为盒身为镂空整体示意图。图4为支架式滤膜示意图。图5为支架式滤膜安装与盒盖顶上安装示意图。图6为支架式滤膜安装于盒盖内顶部示意图。图7为采用螺纹连接盒盖、盒底的结构爆炸图。图8为标签杆安装示意图。图中标记:1-盒盖;2-盒身;3-微孔滤膜;4-盒底;5-支架式滤膜;51-滤膜架;6-托盘;7-支撑凸起;8-螺纹;9-标签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2所示,土壤微生物原位培养盒,该培养盒为一个高为2.5cm、直径为5cm的圆柱形盒子,包括镂空的盒底4和盒盖1、封闭的盒身2、两张微孔滤膜3,固体培养基。盒底4和盒身2一体成型,盒体内径为4.5cm、外径为5cm,底中空,中间设有十字形镂空结构,所述十字镂空形结构与底内边缘相连,盒身2高为2cm,盒身2顶部与盒盖1衔接,盒盖1内径与盒身2内径适配,盒盖1高为0.5cm;盒身2开口处设有外螺纹8与盒盖1开口处的内螺纹8适配,用于扣紧盒身2和盒盖1;采用粘胶剂涂布于盒底4的内底和盒盖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微生物原位培养盒,包括盒体,固体培养基和微孔滤膜(3),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盒身(2),盒盖(1)和盒底(4)均为镂空状,所述盒盖(1)盖合在盒身(2)上,所述微孔滤膜(3)分别与盒盖(1)、盒底(4)贴合安装,所述固体培养基放置在盒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微生物原位培养盒,包括盒体,固体培养基和微孔滤膜(3),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盒身(2),盒盖(1)和盒底(4)均为镂空状,所述盒盖(1)盖合在盒身(2)上,所述微孔滤膜(3)分别与盒盖(1)、盒底(4)贴合安装,所述固体培养基放置在盒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身(2)为镂空状,所述微孔滤膜(3)形状大小与盒身(2)一致并与盒身(2)紧密贴合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膜架(51),所述滤膜架(51)为镂空状的平面框架,所述微孔滤膜(3)粘贴在滤膜架(51)上,形成支架式滤膜(5),所述滤膜架(51)为无菌,具弹性,易弯曲、还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盖(1)上边沿设置一圈凸起,与上盖顶部围合成托盘(6),所述支架式滤膜(5)的外沿分别与托盘(6)和盒底(4)内部形状大小一致,所述支架式滤膜(5)放置在托盘(6)中和盒底(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1)内侧壁上接近盒盖(1)内顶的位置设置支撑凸起(7),所述支架式滤膜(5)的外沿分别与盒盖(1)内沿和盒底(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灿华杨应美刘俊莹姜宁马俊红盖晓彤高朝阳夏振远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