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化设备及均风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344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37
本申请涉及一种污泥干化设备及均风除尘装置,所述均风除尘装置包括烘箱、外循环风风机、换热撬块和除尘系统;所述烘箱、外循环风风机、换热撬块之间连通,构成外循环风通道;所述烘箱设置有传输网带和内循环风通道;所述内循环风通道上端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多个导流板用于将所述内循环风通道中的内循环风导向所述传输网带;所述导流板和所述传输网带之间设置有均风板;所述烘箱和所述换热撬块之间通过外循环风回风通道连接,所述外循环风回风通道的两端上设置有除尘系统。本申请通过导流板和均风板,可以使的内循环风与传输网带上各位置的污泥均匀、充分接触换热,提高干化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干化设备及均风除尘装置
本申请涉及污泥干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干化设备及均风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小型电热泵机型烘箱内部流体(热风)分布不均,导致整个传输污泥的网带中热风穿过位置不均,有的位置热风较多,有些位置热风较少,进而导致网带各个位置的污泥无法与热风充分接触换热,使得烘箱存在污泥蒸发脱水的盲区。同时由于热风的循环方向导致粉尘较大。在除尘方面,通常采用板式和带式除尘器,除尘效果较差,而且需要定期人工更换除尘装置,劳动强度较大。基于传统的小型电热泵烘箱存在的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设备及均风除尘装置。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均风除尘装置,用于污泥干化设备,所述均风除尘装置包括烘箱、外循环风风机、换热撬块和除尘系统;所述烘箱、外循环风风机、换热撬块之间连通,构成外循环风通道;所述烘箱设置有传输网带和内循环风通道;所述内循环风通道上端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多个导流板用于将所述内循环风通道中的内循环风导向所述传输网带,所述多个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烘箱内部的顶端;所述导流板和所述传输网带之间设置有均风板;所述烘箱和所述换热撬块之间通过外循环风回风通道连接,所述外循环风回风通道的两端上设置有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水膜除尘系统和灰尘过滤结构。可选的,所述均风板的孔隙率在30%-50%之间;所述多个导流板等距布置,并且逐级增大;每个导流板为弧形。可选的,所述烘箱依次划分为首模块、预热模块、进风模块、中间模块和尾模块;所述进风模块设置有外循环风送风口;所述尾模块设置有外循环风回风口,所述烘箱的外循环风回风口和所述换热撬块之间通过外循环风回风通道连接;所述外循环风回风口设置有灰尘过滤结构,所述换热撬块中临近所述外循环风回风通道的一端设置有水膜除尘系统。可选的,所述灰尘过滤结构包括拱形滤布和设置转轮的毛刷,所述转轮用于带动所述毛刷去除所述拱形滤布上的灰尘。可选的,所述水膜除尘系统包括喷嘴、循环水泵和水箱;所述循环水泵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喷嘴和所述水箱,所述喷嘴、所述循环水泵和所述水箱用以构成水循环结构。可选的,所述喷嘴的喷水方向与所述外循环风的来风方向相对。可选的,所述换热撬块中还设置有蒸发器、第一过冷器和第一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临近所述水膜除尘系统,所述第一过冷器位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一冷凝器之间。可选的于,所述预热室、所述进风模块和所述中间模块设置有干燥室和补热室;所述干燥室和所述补热室之间通过内循环风入口和内循环风出口连通;所述补热室、所述内循环风入口、所述干燥室和所述内循环风出口构成所述内循环风通道;所述多个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干燥室的上端,每个导流板沿着所述烘箱的轴向设置,所述多个导流板还用于将内循环风从上向下导向所述传输网带。可选的,所述预热模块、所述进风模块和所述中间模块的补热室的下方均设置有V型换热器,每个V型换热器的上方设置有一内循环风风机;所述内循环风风机用于在内循环风通道中的产生内循环风;V型换热器用于对产生的内循环风进行换热。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泥干化设备,所述污泥干化设备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均风除尘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外循环风通道可以实现利用外循环风对烘箱中传输网带上的污泥进行干化,通过内循环风通道可以实现利用内循环风对外循环风进行补热,通过导流板和均风板,可以使的内循环风与传输网带上各位置的污泥均匀、充分接触换热,提高干化效能。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污泥干化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烘箱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提供的烘箱的侧视图;图4为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提供的设置在尾模块的灰尘过滤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水膜除尘系统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撬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污泥干化设备的均风除尘装置,如图1-图6所示,所述均风除尘装置包括烘箱100、外循环风风机400、换热撬块200和除尘系统;所述烘箱、外循环风风机、换热撬块之间连通,构成外循环风通道;所述烘箱设置有传输网带和内循环风通道;所述内循环风通道上端设置有多个导流板106,所述多个导流板用于将所述内循环风通道中的内循环风导向所述传输网带;所述导流板和所述传输网带之间设置有均风板107;所述烘箱和所述换热撬块之间通过外循环风回风通道111连接,所述外循环风回风通道的两端上设置有除尘系统。其中传输网带用于传输污泥。均风除尘装置和污泥干化设备共用烘箱、外循环风风机和换热撬块。传输网带可以分为上层网带103和下层网带104。压缩机撬块构成污泥干化设备的热泵驱动源,包括2个螺杆式压缩机。除尘系统包括水膜除尘系统201和设置烘箱尾模块的灰尘过滤结构。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外循环风通道可以实现利用外循环风对烘箱中传输网带上的污泥进行干化,通过内循环风通道可以实现利用内循环风对外循环风进行补热,通过导流板和均风板,可以使得内循环风与传输网带上各位置的污泥均匀、充分接触换热,不存在死角。可选的,所述均风板的孔隙率在30%-50%之间;所述多个导流板等距布置,并且沿着被导流的内循环风的来风方向逐级增大;每个导流板为弧形。通过等距布置,并且逐级增大的导流板,可以使得内循环风与传输网带上各位置的污泥更加均匀接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烘箱依次划分为首模块1、预热模块2、进风模块3、中间模块4和尾模块5;所述进风模块设置有外循环风送风口;所述尾模块设置有外循环风回风口,所述烘箱的外循环风回风口和所述换热撬块之间通过外循环风回风通道连接;所述外循环回风口设置有灰尘过滤结构,所述换热撬块中临近所述外循环风回风通道的一端设置有水膜除尘系统201。通过灰尘过滤结构和水膜除尘系统,实现双效除尘,降低外循环风粉尘含量,降低各换热器腐蚀风险。其中,所述灰尘过滤结构包括拱形滤布101和设置转轮110的毛刷109,所述转轮用于带动所述毛刷去除所述拱形滤布上的灰尘。所述水膜除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除尘装置包括烘箱、外循环风风机、换热撬块和除尘系统;所述烘箱、外循环风风机、换热撬块之间连通,构成外循环风通道;所述烘箱设置有传输网带和内循环风通道;所述内循环风通道上端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多个导流板用于将所述内循环风通道中的内循环风导向所述传输网带,所述多个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烘箱内部的顶端;所述导流板和所述传输网带之间设置有均风板;所述烘箱和所述换热撬块之间通过外循环风回风通道连接,所述外循环风回风通道的两端上设置有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水膜除尘系统和灰尘过滤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除尘装置包括烘箱、外循环风风机、换热撬块和除尘系统;所述烘箱、外循环风风机、换热撬块之间连通,构成外循环风通道;所述烘箱设置有传输网带和内循环风通道;所述内循环风通道上端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多个导流板用于将所述内循环风通道中的内循环风导向所述传输网带,所述多个导流板设置在所述烘箱内部的顶端;所述导流板和所述传输网带之间设置有均风板;所述烘箱和所述换热撬块之间通过外循环风回风通道连接,所述外循环风回风通道的两端上设置有除尘系统;所述除尘系统包括水膜除尘系统和灰尘过滤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风板的孔隙率在30%-50%之间;所述多个导流板等距布置,并且逐级增大;每个导流板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均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依次划分为首模块、预热模块、进风模块、中间模块和尾模块;所述进风模块设置有外循环风送风口;所述尾模块设置有外循环风回风口,所述烘箱的外循环风回风口和所述换热撬块之间通过外循环风回风通道连接;所述外循环风回风口设置有灰尘过滤结构,所述换热撬块中临近所述外循环风回风通道的一端设置有水膜除尘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过滤结构包括拱形滤布和设置转轮的毛刷,所述转轮用于带动所述毛刷去除所述拱形滤布上的灰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亮陈亮谭功胜方志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清源智造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