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举专利>正文

智能热量计量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285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智能热量计量表,其特点是:它包括在表箱内置有与供热管路连接的旋翼办式热水表和电磁阀,在进、出管路上设置热敏电阻,在表箱内置有主机及由IC卡、流量测量、测温、防掀盖、低电测试、液晶显示、报警、电磁阀驱动、电源控制等电路组成的电子测量控制电路,在表箱上设有IC卡置入口。这种表的特点是:它以住户热耗为计量对象,集计量、计价、控制于一体。置卡缴费供热、使热耗计量、计价科学合理。(*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热量计量表,属于采暖系统的热量计量仪表。目前,在我国集中供热采暖方面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热费收缴难;二是计价方法不科学,供需双方的权益经常受到侵害。当前,国内居民采暖用热多数以“面积”计费,少数用载热介质的流量计费,这两种计费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1、“热”的量值为焦耳(卡),而不是“面积”,以“面积”计价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热”商品量的属性。因而,无法做到公平交易;2、热量消耗不是住房面积的单值函数,同房屋结构、采暖设施、保温措施和供热介质的温度均有密切关系;3、在实际交易中,供需双方权益难以保证一是供热温度低,不减收费;二是用户增加采暖设施,不多缴费。现有工业测量热量消耗多采用一次元件、变送器及电动单元组合仪表而成的系统,这个系统价格高,不适于居民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住户热耗为计量对象,集计量、计价、控制于一体的智能热量计量表。既可实现缴费方能用热,又可使热耗计量、计价科学合理,从设施上实现“热”做为商品的公平交易。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热量计量表,是将现有的电磁阀、旋翼式热水表和各单元单一功能电路进行组合,并对旋翼式热水表进行结构改进,将各单元单一功能电路相连接组成的电子测量控制装置,其特点是它包括仪表箱2,在仪表箱2内置有与管路连接的旋翼式热水表4和相连接的电磁阀7,在管路的进、出口管路8、28上分别置有热敏电阻26、27,在仪表箱2内置有电路板11,在电路板11上置有由主机电路15,IC卡接口电路16,流量测量电路17,测温电路18,防掀盖电路19,低电测试电路20,液晶显示电路21,报警电路22,电磁阀7的驱动电路23和电源控制电路24相连接组成的电子测量控制电路,在仪表箱2上设置IC卡置入口25。在旋翼式热水表4齿轮变速箱37的玻璃板45上置有壳体29,在壳体29内置有干簧管30、31,在齿轮变速箱37末级齿轮轴39相连接的指针40轴上设置曲柄连杆机构41,曲柄连杆机构41的连杆与使干簧管30、31通、断的磁铁42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直接接入户内供热管路来计量耗用的热量可根据IC卡提供的信息,显示已用热量、剩余热量;当剩余热量达到规定值时,发出报警信息,提醒用户及时缴费;剩余热量为零时,自动切断供热管路;本表具有禁掀盖功能,防止用户窃热。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热量计量表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B-B剖视示意图。图4为旋翼式热水表结构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电子测量控制电路原理方框图。图7为电子测量控制电路图。参照图1-3,智能热量计量表具有仪表箱2,在仪表箱2内置有旋翼式热水表4和电磁阀7,旋翼式热水表4置于固定板1上,旋翼式热水表4的一端与出口管路28连接,另一端通过管帽5,内、外密封垫9、6与电磁阀7的一端连接,在仪表箱2进、出口管路8、28连接处分别设有支承套3,在进、出口管路8、28上置有热敏电阻26、27,在仪表箱上设置IC卡置入口25,在仪表箱2的仪表面板10内壁上固定有电路板11,在仪表箱2内设置隔热板14,隔热板14使电路板11与旋翼式热水表4和电磁阀7隔开,在仪表箱2的仪表面板10上设置玻璃面板12,玻璃面板12内侧为液晶屏13,在玻璃面板12一侧设有操作按扭47。参照图1、4和5,旋翼式热水表4是对现有的旋翼式热水表的改进,在表壳32上设置叶轮轴34,在叶轮轴34上固定有叶轮33,在叶轮轴34的轴端设有磁铁35。磁铁35上方为隔水板44,在表壳32的隔水板44上方设置齿轮变速箱37,齿轮变速箱37下固定板43上、且位于磁铁35的上方设有磁铁36,在上、下固定板43上装有从首级齿轮轴38至末级齿轮轴39共10级变速齿轮的齿轮轴,在齿轮轴端固定有指针40,这些基本结构均不变。在齿轮变速箱37的玻璃板45上增设壳体29,在壳体29内置有干簧管30、31,在末级齿轮轴39相连接的指针40的轴上,即0.01立方米的指针40轴上设置曲柄连杆机构41,曲柄连杆机构41的连杆与使干簧管30、31通、断的磁铁42连接。参照图3、6和7,在电路板11上置有电子测量控制电路,电子测量控制电路是由现有的各单元、单一功能电路进行连接组合而成的。电子测量控制电路由主机电路15,IC卡接口电路16,流量测量电路17,测温电路18,防掀盖电路19,低电测试电路20,液晶显示电路21,报警电路22,电磁阀7的驱动电路23和电源控制电路24相连接组成。主机电路15作为核心部件,分别与IC卡接口电路16,流量测量电路17,测温电路18,防掀盖电路19,低电测试电路20,液晶显示电路21,报警电路22,电磁阀7的驱动电路23和电源控制电路24相连接。主机电路15由M38223、8位CMOS单片计算机芯片(MCU),晶体振荡器CR1、CR2,电容C1-C4和开关组SW1-SW6组成。M38223单片计算机芯片塑料封装,引脚为P1-P80,具有多路输入、输出,内置模数转换器(A/D),并能与IC卡通讯。同时,外带E2PROM,具有掉电仍保持信息的功能。晶体振荡器CR1、CR2产生8MHZ的振荡频率,经MCU生成工作时序脉冲,在时序脉冲的控制下,MCU完成对温度、流量、仪表的运行状态信息的读、写、处理、输出等操作。仪表计量热量的物理方程是Q=C×M(T1-T2)式中Q热量,C水的比热,M质量流量,T1入口温度,T2出口温度。IC卡接口电路16是主机电路15同IC卡交换信息的通道。IC卡(AT88SC1604)通过8芯IC卡接口电路16与主机电路15中的MCU相连接。接口电路每芯的功能列于下表 经IC卡接口电路16,MCU读入IC卡中所购的热量字。流量测量电路17与主机电路15中的SW1和SW5相连接。流量测量电路17由置于旋翼式热水表4中的两只干簧管30、31和主机电路15中的电阻R26、R30组成。在热水表4末级齿轮39的0.01立方米显示指针40轴上设有曲柄连杆机构41,曲柄连杆机构41的连杆拖动磁铁42在干簧管30、31的下方往复运动。当磁铁42滑动至干簧管30正下方时,干簧管30中的触点SW1闭合,偏离时SW1断开。0.01立方米显示指针40旋转一周(流量为0.01立方米),磁铁42往复一次,SW1断、合一次。SW1闭合,MCU的P40脚呈低电平,唤醒MCU进行一次对流量、温度的采样、处理和显示。干簧管31起窃热保护作用,磁铁42不能使其动作,当有外磁场作用时,干簧管31的触头SW5闭合,MCU的P36脚呈低电平,则认为有窃热行为发生,关闭电磁阀7,同时,按最高流量继续累计流量数值,直到外磁场撤除。测温电路18连接到MCU的P9和P10脚。测温电路18由分别安装在进、出口管路8、28上的热敏电阻26、27(即图7中的RT1、RT2),多圈电位器RC1、RC2,稳压二级管Z1、Z2及电阻器R2、R3组成。热敏电阻RT1、RT2,电位器RC1、RC2组成电阻桥路。电位器RC1、RC2用于调整电桥平衡;热敏电阻的阻值比例于供热进、出口管路8、28的温度,温度升高,热敏电阻PT1、RT2的体电阻下降。桥路输出电位差同供热管路进、出口管路8、28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热量计量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仪表箱(2),在仪表箱(2)内置有与管路连接的旋翼式热水表(4)和相连接的电磁阀(7),在管路的进、出口管路(8、28)上分别置有热敏电阻(26、27),在仪表箱(2)内置有电路板(11),在电路板(11)上置有由主机电路(15),IC卡接口电路(16),流量测量电路(17),测温电路(18),防掀盖电路(19),低电测试电路(20),液晶显示电路(21),报警电路(22),电磁阀(7)的驱动电路(23)和电源控制电路(24)相连接组成的电子测量控制电路,在仪表箱(2)上设置IC卡置入口(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