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焚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216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焚香装置,包括炉体和炉盖,所述炉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香孔,所述炉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置料区和加热区,所述置料区内设置有多个支撑块和与所述支撑块接触设置的置料筒,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炉体固定连接,所述置料筒上方开口设置,置料筒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加热网。本方案通过置料区与加热区的分层设置,能够在不影响补料效果的前提下对原料进行烘烤,达到茶叶出香的目的,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焚香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应用
,特别是属于一种茶叶焚香装置。
技术介绍
茶,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在我国广泛种植和普遍消费,茶按制作工序分为绿茶、白茶、红茶等六大类。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现有的茶叶在使用时,大多会通过泡饮的方式进行应用,但泡饮的方式难以保证茶香的持久,同时,茶叶中的废渣在泡饮前会滤出丢弃,存在大量的浪费。为此,申请人提出一种茶叶的焚香用途,通过对茶叶进行烘烤,能够使得茶香飘出,空间内充满茶叶芳香,令人愉悦,茶氛围非常浓郁、且安全无毒害,可广泛的应用于茶馆、书店、茶艺室、茶企、文化机构、寺庙、酒店大厅等室内场所,其原料可为完整茶叶或碎茶、茶粉等废气物,避免了泡饮的过程对茶叶的浪费,但目前的焚香装置大多用以燃烧焚香(即将香丸、香饼等点燃后置于香炉中),并不适用于烘烤出香,不便于茶叶焚香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对茶叶进行烘烤出香的茶叶焚香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茶叶焚香装置,包括炉体和炉盖,所述炉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香孔,所述炉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置料区和加热区,所述置料区内设置有多个支撑块和与所述支撑块接触设置的置料筒,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炉体固定连接,所述置料筒上方开口设置,置料筒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加热网。炉体和炉盖的设置,能够在炉体内部焚香,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置料筒的设置,用于放置茶叶原料,底端的加热网则能够便于加热区内加热结构对茶叶原料进行烘烤,支撑杆的设置,则便于对置料筒进行支撑,便于将置料筒取出,进行茶叶的换料操作,通过置料区与加热区的分层设置,能够在不影响补料效果的前提下对原料进行烘烤,达到茶叶出香的目的,实用性强。优选的,所述支撑块设置有四个,所述置料筒底端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块配合的安置槽。多个支撑块与安置槽的配合,能够保证置料筒的稳定性,同时,能够限定置料筒的安装位置,便于操作。优选的,所述置料筒顶端还设置有第一隔热提耳。隔热提耳的设置,则便于对置料筒进行取出,同时,能够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烫伤的情况。优选的,所述炉盖顶端设置有第二隔热提耳,所述炉盖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搅料孔,所述搅料孔内套设有搅料棒,所述搅料棒顶端设置有手控块,搅料棒底端穿过所述搅料孔向下延伸至靠近所述置料筒底端设置,所述搅料棒底端侧壁上还设置有螺旋上料片。搅料孔、搅料棒、手控块以及搅料棒上螺旋上料片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转动手控块来将底端茶叶上翻,从而使得茶叶能够均匀烘烤,提高了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加热区的侧壁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滑动设置有加热块,所述加热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孔配合的封块,所述加热块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灯油腔,所述灯油腔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灯油腔连通的灯芯槽,所述灯芯槽内设置有灯芯块,所述灯芯块上设置有点火灯芯,所述点火灯芯的一端靠近所述置料筒设置,点火灯芯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灯芯块自由设置在所述灯油腔内。调节孔的设置,便于将加热块滑入滑出,进行点火、补油的操作,灯芯槽以及灯芯块的设置,便于对灯芯进行更换,灯油腔的设置,则用提供燃料,保证长时间燃烧,实际使用时,灯芯块与灯芯槽之间还可设密封结构,避免点燃灯油腔内的灯油。优选的,所述灯油腔外侧还绕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与所述灯油腔连通设置,所述储油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补油口。储油腔的设置,则能够在单次补油后延长使用时间,提高使用效果,设置在储油腔上的补油口,则能够避免补油点靠近灯芯,出现误燃现象。优选的,所述加热区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通风孔。通风孔的设置则用以保证燃烧过程有充分的氧气参与,同时便于对灯芯燃烧情况进行观测,实际使用时还可增大通风孔尺寸,直接由外部可对灯芯火焰进行吹灭,提高使用效果。优选的,所述炉体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隔热提耳。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置料区与加热区的分层设置,能够在不影响补料效果的前提下对原料进行烘烤,达到茶叶出香的目的,实用性强。2、本技术中,通过搅料孔、搅料棒、手控块以及搅料棒上螺旋上料片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转动手控块来将底端茶叶上翻,从而使得茶叶能够均匀烘烤,提高了使用效果。3、本技术中,调节孔的设置,便于将加热块滑入滑出,进行点火、补油的操作,灯芯槽以及灯芯块的设置,便于对灯芯进行更换,灯油腔的设置,则用提供燃料,保证长时间燃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1-炉体,2-炉盖,3-出香孔,4-置料筒,5-支撑块,6-加热网,7-第一隔热提耳,8-第二隔热提耳,9-搅料孔,10-搅料棒,11-手控块,12-螺旋上料片,13-调节孔,14-加热块,15-封块,16-灯油腔,17-灯芯槽,18-灯芯块,19-点火灯芯,20-储油腔,21-补油口,22-通风孔,23-第三隔热提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图1、2所示,一种茶叶焚香装置,包括炉体1和炉盖2,所述炉盖2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香孔3,所述炉体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置料区和加热区,所述置料区内设置有四个支撑块5,所述置料筒4底端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块5配合的安置槽,所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焚香装置,包括炉体(1)和炉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2)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香孔(3),所述炉体(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置料区和加热区,其中:/n所述置料区内设置有多个支撑块(5)和与所述支撑块(5)接触设置的置料筒(4),所述支撑块(5)与所述炉体(1)固定连接,所述置料筒(4)上方开口设置,置料筒(4)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加热网(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焚香装置,包括炉体(1)和炉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2)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出香孔(3),所述炉体(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置料区和加热区,其中:
所述置料区内设置有多个支撑块(5)和与所述支撑块(5)接触设置的置料筒(4),所述支撑块(5)与所述炉体(1)固定连接,所述置料筒(4)上方开口设置,置料筒(4)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加热网(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焚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5)设置有四个,所述置料筒(4)底端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块(5)配合的安置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焚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筒(4)顶端还设置有第一隔热提耳(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焚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2)顶端设置有第二隔热提耳(8),所述炉盖(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搅料孔(9),所述搅料孔(9)内套设有搅料棒(10),所述搅料棒(10)顶端设置有手控块(11),搅料棒(10)底端穿过所述搅料孔(9)向下延伸至靠近所述置料筒(4)底端设置,所述搅料棒(10)底端侧壁上还设置有螺旋上料片(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