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谷体美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214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医消毒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包括加热器和安装在其上部的收纳盒,所述加热器包括下壳体,下壳体呈顶端开口的圆筒状,且其内侧下部嵌设有绝缘内胆,绝缘内胆的顶端设有开口,且绝缘内胆的内部自上而下通过连接块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加热装置,且下壳体的外侧连接有与加热装置连接的导线;收纳盒包括上壳体,上壳体呈底端设有开口的圆筒状,且其顶端内壁嵌设有防护内胆,防护内胆的底端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橡胶块以及磁铁片的设置,使得装置能够较好地将毫针进行吸附限定住,配合加热器内部的加热装置作用下,使得吸附固定的毫针得到较为均匀的加热消毒处理,从而提高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医消毒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在针灸治疗前后通常需要对毫针进行消毒处理,保证使用时的安全,但是由于毫针较为细小,对其进行单一逐个消毒,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且不易于握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包括加热器和安装在其上部的收纳盒,所述加热器包括下壳体,下壳体呈顶端开口的圆筒状,且其内侧下部嵌设有绝缘内胆,绝缘内胆的顶端设有开口,且绝缘内胆的内部自上而下通过连接块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加热装置,且下壳体的外侧连接有与加热装置连接的导线;收纳盒包括上壳体,上壳体呈底端设有开口的圆筒状,且其顶端内壁嵌设有防护内胆,防护内胆的底端设有开口,且其顶端内壁粘接有磁铁片,磁铁片的底端粘接有橡胶块。优选的,所述橡胶块上沿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插设孔,且插设孔的顶端直达磁铁片。优选的,所述防护内胆的长度大于上壳体的内壁深度,且其伸出上壳体的部分外侧刻设有外螺纹。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深度大于绝缘内胆的高度,且其内部高出绝缘内胆的部分刻设有与防护内胆上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优选的,所述防护内胆和绝缘内胆的高度之和等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内部深度之和。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安装环,安装环的外侧均匀绕设有加热电阻丝。优选的,所述加热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座,配重座为绝缘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橡胶块以及磁铁片的设置,使得装置能够较好地将毫针进行吸附限定住,配合加热器内部的加热装置作用下,使得吸附固定的毫针得到较为均匀的加热消毒处理,从而提高处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的收纳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的加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的安装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的收纳盒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配重座1、加热器2、收纳盒3、防护内胆4、橡胶块5、绝缘内胆6、磁铁片7、安装环8、加热电阻丝9、上壳体10、下壳体11、加热装置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包括加热器2和安装在其上部的收纳盒3,加热器2包括下壳体11,下壳体11呈顶端开口的圆筒状,且其内侧下部嵌设有绝缘内胆6,绝缘内胆6的顶端设有开口,且绝缘内胆6的内部自上而下通过连接块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加热装置12,且下壳体11的外侧连接有与加热装置12连接的导线;收纳盒3包括上壳体10,上壳体10呈底端设有开口的圆筒状,且其顶端内壁嵌设有防护内胆4,防护内胆4的底端设有开口,且其顶端内壁粘接有磁铁片7,磁铁片7的底端粘接有橡胶块5。进一步地,橡胶块5上沿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插设孔,且插设孔的顶端直达磁铁片7,方便对毫针进行穿设以及吸附固定。进一步地,防护内胆4的长度大于上壳体10的内壁深度,且其伸出上壳体10的部分外侧刻设有外螺纹,下壳体11的深度大于绝缘内胆6的高度,且其内部高出绝缘内胆6的部分刻设有与防护内胆4上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防护内胆4和绝缘内胆6的高度之和等于上壳体10和下壳体11的内部深度之和,便于加热器2和收纳盒3固定安装,实现较好的闭合,为后续的加热消毒提供方便。进一步地,加热装置12包括安装环8,安装环8的外侧均匀绕设有加热电阻丝9,实现较好的加热升温。进一步地,加热器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座1,配重座1为绝缘材料,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工作流程: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加热消毒的毫针通过从橡胶块5上的插设孔处穿入,并使得毫针的顶端与收纳盒3顶端内壁处的磁铁片7吸附接触即可,在磁铁片7与橡胶块5的作用下使得毫针得到初步的限定,而后通过将上壳体10与下壳体11闭合,通过防护内胆4的外螺纹与下壳体11内部的内螺纹的设置,使得加热器2和收纳盒3紧密贴合,此时毫针穿过加热装置12,使得加热器2接通电源,从而使得加热装置12上的加热电阻丝9不断产生热量,进而对穿设在加热装置12内的毫针在不断上升的温度作用下得到较好的消毒作用,提高消毒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包括加热器(2)和安装在其上部的收纳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2)包括下壳体(11),下壳体(11)呈顶端开口的圆筒状,且其内侧下部嵌设有绝缘内胆(6),绝缘内胆(6)的顶端设有开口,且绝缘内胆(6)的内部自上而下通过连接块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加热装置(12),且下壳体(11)的外侧连接有与加热装置(12)连接的导线;/n收纳盒(3)包括上壳体(10),上壳体(10)呈底端设有开口的圆筒状,且其顶端内壁嵌设有防护内胆(4),防护内胆(4)的底端设有开口,且其顶端内壁粘接有磁铁片(7),磁铁片(7)的底端粘接有橡胶块(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包括加热器(2)和安装在其上部的收纳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2)包括下壳体(11),下壳体(11)呈顶端开口的圆筒状,且其内侧下部嵌设有绝缘内胆(6),绝缘内胆(6)的顶端设有开口,且绝缘内胆(6)的内部自上而下通过连接块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加热装置(12),且下壳体(11)的外侧连接有与加热装置(12)连接的导线;
收纳盒(3)包括上壳体(10),上壳体(10)呈底端设有开口的圆筒状,且其顶端内壁嵌设有防护内胆(4),防护内胆(4)的底端设有开口,且其顶端内壁粘接有磁铁片(7),磁铁片(7)的底端粘接有橡胶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块(5)上沿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插设孔,且插设孔的顶端直达磁铁片(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加热消毒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体美王波张珉卓庆红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谷体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