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212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支座和前支座都固定安装在卡座顶面上,后导杆下端安装在后支座上,前导杆下端安装在前支座上,顶板固定安装在后导杆和前导杆顶端,升降座通过导套分别安装在后导杆和前导杆上,滚珠丝杠通过轴承安装在顶板上,升降座上安装有螺母且螺母安装在滚珠丝杠上,第二锁紧螺钉安装在顶板上的安装孔里,第一滑座安装在升降座上,单轴机器人安装在转接板上,第二滑座安装在单轴机器人上的滑台上,第二滑座上设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里安装有缓冲橡胶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护十分方便,使得病人肢体放置更加平稳,因此有利于检查操作,使用方便,给患者带来了舒适感,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神经内科临床上,对局部神经萎缩或局部神经刺激不敏感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对病患处进行检查,有时需要病人抬高上肢或下肢,但多数病人肢体活动不便,不能自由运动,需要医务人员辅助配合,使得医务人员和患者都感到非常劳累,也不方便检查操作,故此需要托举装置的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维护十分方便,使得病人肢体放置更加平稳,因此有利于检查操作,使用方便,给患者带来了舒适感,稳定性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第一滑座、单轴机器人、顶板、手轮、升降座、第一锁紧螺钉、后支座、后导杆、滚珠丝杠、驱动电机、第二锁紧螺钉、缓冲橡胶垫、第二滑座、转接板、前导杆和前支座,所述的后支座和前支座都固定安装在卡座顶面上,所述的后导杆下端安装在后支座上,所述的前导杆下端安装在前支座上,所述的顶板固定安装在后导杆和前导杆顶端,所述的升降座通过导套分别安装在后导杆和前导杆上,所述的滚珠丝杠通过轴承安装在顶板上,所述的手轮固定安装在滚珠丝杠顶端,所述的升降座上安装有螺母且螺母安装在滚珠丝杠上,所述的第二锁紧螺钉安装在顶板上的安装孔里,所述的第一滑座固定安装在升降座上,所述的转接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座顶面上,所述的单轴机器人安装在转接板上,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在单轴机器人上,所述的第二滑座安装在单轴机器人上的滑台上,所述的第二滑座上设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里安装有缓冲橡胶垫,所述的第一锁紧螺钉安装在卡座上。上述的卡座上设有矩形凹槽且卡座上安装有两个所述的第一锁紧螺钉。上述的第一滑座为“L”形结构形式且第一滑座上安装有三角形筋板。上述的后支座和前支座都与卡座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通过手动摇动手轮,从而带动滚珠丝杠转动,进而带动升降座沿着后导杆和前导杆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第二滑座的升降运动,当调节完成后,通过固定第二锁紧螺钉就可以锁住滚珠丝杠的转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其稳定性,当需要调节第二滑座的高度时,松开第二锁紧螺钉即可;驱动电机带动单轴机器人运动,从而实现了第二滑座的横向移动,第二滑座上设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里安装有缓冲橡胶垫,可将患者肢体放置在缓冲橡胶垫上;通过卡座和第一锁紧螺钉可将该装置安装在床体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结构简单,安装维护十分方便,使得病人肢体放置更加平稳,因此有利于检查操作,使用方便,给患者带来了舒适感,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左视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卡座1、第一滑座2、单轴机器人3、顶板4、手轮5、升降座6、第一锁紧螺钉7、后支座8、后导杆9、滚珠丝杠10、驱动电机11、第二锁紧螺钉12、缓冲橡胶垫13、第二滑座14、转接板15、前导杆16、前支座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1、第一滑座2、单轴机器人3、顶板4、手轮5、升降座6、第一锁紧螺钉7、后支座8、后导杆9、滚珠丝杠10、驱动电机11、第二锁紧螺钉12、缓冲橡胶垫13、第二滑座14、转接板15、前导杆16和前支座17,所述的后支座8和前支座17都固定安装在卡座1顶面上,所述的后导杆9下端安装在后支座8上,所述的前导杆16下端安装在前支座17上,所述的顶板4固定安装在后导杆9和前导杆16顶端,所述的升降座6通过导套分别安装在后导杆9和前导杆16上,所述的滚珠丝杠10通过轴承安装在顶板4上,所述的手轮5固定安装在滚珠丝杠10顶端,所述的升降座6上安装有螺母且螺母安装在滚珠丝杠10上,所述的第二锁紧螺钉12安装在顶板4上的安装孔里,所述的第一滑座2固定安装在升降座6上,所述的转接板15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座2顶面上,所述的单轴机器人3安装在转接板15上,所述的驱动电机11安装在单轴机器人3上,所述的第二滑座14安装在单轴机器人3上的滑台上,所述的第二滑座14上设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里安装有缓冲橡胶垫13,所述的第一锁紧螺钉7安装在卡座1上。实施例中,卡座1上设有矩形凹槽且卡座1上安装有两个所述的第一锁紧螺钉7。实施例中,第一滑座2为“L”形结构形式且第一滑座2上安装有三角形筋板。实施例中,后支座8和前支座17都与卡座1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通过手动摇动手轮5,从而带动滚珠丝杠10转动,进而带动升降座6沿着后导杆9和前导杆16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第二滑座14的升降运动,当调节完成后,通过固定第二锁紧螺钉12就可以锁住滚珠丝杠10的转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其稳定性,当需要调节第二滑座14的高度时,松开第二锁紧螺钉12即可;驱动电机11带动单轴机器人3运动,从而实现了第二滑座14的横向移动,第二滑座14上设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里安装有缓冲橡胶垫13,可将患者肢体放置在缓冲橡胶垫13上;通过卡座1和第一锁紧螺钉7可将该装置安装在床体上。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1)、第一滑座(2)、单轴机器人(3)、顶板(4)、手轮(5)、升降座(6)、第一锁紧螺钉(7)、后支座(8)、后导杆(9)、滚珠丝杠(10)、驱动电机(11)、第二锁紧螺钉(12)、缓冲橡胶垫(13)、第二滑座(14)、转接板(15)、前导杆(16)和前支座(17),所述的后支座(8)和前支座(17)都固定安装在卡座(1)顶面上,所述的后导杆(9)下端安装在后支座(8)上,所述的前导杆(16)下端安装在前支座(17)上,所述的顶板(4)固定安装在后导杆(9)和前导杆(16)顶端,所述的升降座(6)通过导套分别安装在后导杆(9)和前导杆(16)上,所述的滚珠丝杠(10)通过轴承安装在顶板(4)上,所述的手轮(5)固定安装在滚珠丝杠(10)顶端,所述的升降座(6)上安装有螺母且螺母安装在滚珠丝杠(10)上,所述的第二锁紧螺钉(12)安装在顶板(4)上的安装孔里,所述的第一滑座(2)固定安装在升降座(6)上,所述的转接板(15)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座(2)顶面上,所述的单轴机器人(3)安装在转接板(15)上,所述的驱动电机(11)安装在单轴机器人(3)上,所述的第二滑座(14)安装在单轴机器人(3)上的滑台上,所述的第二滑座(14)上设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里安装有缓冲橡胶垫(13),所述的第一锁紧螺钉(7)安装在卡座(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1)、第一滑座(2)、单轴机器人(3)、顶板(4)、手轮(5)、升降座(6)、第一锁紧螺钉(7)、后支座(8)、后导杆(9)、滚珠丝杠(10)、驱动电机(11)、第二锁紧螺钉(12)、缓冲橡胶垫(13)、第二滑座(14)、转接板(15)、前导杆(16)和前支座(17),所述的后支座(8)和前支座(17)都固定安装在卡座(1)顶面上,所述的后导杆(9)下端安装在后支座(8)上,所述的前导杆(16)下端安装在前支座(17)上,所述的顶板(4)固定安装在后导杆(9)和前导杆(16)顶端,所述的升降座(6)通过导套分别安装在后导杆(9)和前导杆(16)上,所述的滚珠丝杠(10)通过轴承安装在顶板(4)上,所述的手轮(5)固定安装在滚珠丝杠(10)顶端,所述的升降座(6)上安装有螺母且螺母安装在滚珠丝杠(10)上,所述的第二锁紧螺钉(12)安装在顶板(4)上的安装孔里,所述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