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用保护眼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208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幼儿用保护眼罩,其结构包括罩面、贴耳棉、纱布层、鼻罩、弹力绷,罩面水平连接于纱布层下方内侧,贴耳棉活动卡合于弹力绷中心位置,纱布层由折叠管、贴合片、固定框、可弯管、凸起层、锁钮组成,固定框水平连接于凸起层左右两侧,可弯管与凸起层一体化结构,凸起层竖直连接于折叠管内侧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罩面在眼部位置设有的纱布层增加了眼罩的遮光性,避免暴露眼部促使对眼部灼伤,再利用固定框贴合于眼部位置,有利于防止在使用时婴儿转动而造成眼罩偏移,同时佩戴时在耳后弹力绷位置塞有贴耳棉,增加婴儿佩戴时耳后的舒适度,避免在转动时弹力绷的折叠位置划伤婴儿皮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幼儿用保护眼罩
本技术涉及婴幼儿用品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婴幼儿用保护眼罩。
技术介绍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在出生后需要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时,为了避免婴儿的眼睛在治疗过程中遭受光线辐射的伤害,在治疗前必须对婴儿的眼部采取保护措施,因此,医务人员需要为婴儿配戴眼罩,以保护婴儿的眼部不受紫外光线的伤害。但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婴儿用眼罩容易暴露眼部,促使对眼部灼伤,切耳朵部位经常压到,眼罩直接压在鼻子上,要不就是眼罩的中间的鼻子的部位设计的比较窄,这样对于照蓝光的宝宝来说有一定的危险性,现有的眼罩的绑带也是直接从耳朵处绕过去,将耳朵也紧紧的包裹起来,这样戴起来很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幼儿用保护眼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婴幼儿用保护眼罩,其结构包括罩面、贴耳棉、纱布层、鼻罩、弹力绷,所述罩面水平连接于纱布层下方内侧,所述贴耳棉活动卡合于弹力绷中心位置,所述纱布层设在弹力绷侧端,所述鼻罩活动卡合于纱布层侧方中心位置,所述弹力绷末端与罩面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纱布层由折叠管、贴合片、固定框、可弯管、凸起层、锁钮组成,所述折叠管活动卡合于锁钮侧方下端,所述贴合片设在可弯管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框水平连接于凸起层左右两侧,所述可弯管与凸起层一体化结构,所述凸起层竖直连接于折叠管内侧下方。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由固定片、活动钮、夹紧圈、卡环、连接片组成,所述固定片螺栓连接于活动钮下方,所述活动钮活动卡合于夹紧圈侧方,所述夹紧圈设在卡环下方侧端,所述卡环水平连接于连接片侧方,所述连接片设在夹紧圈侧方上端。更进一步的,所述贴耳棉由内贴片、内管、松紧带、限位片组成,所述内贴片水平连接于松紧带外侧,所述内管设在限位片侧方,所述松紧带活动卡合于内管侧方中心处,所述限位片活动卡合于松紧带外侧。更进一步的,所述折叠管与罩面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框设在纱布层内侧左右两端,所述锁钮嵌固连接于罩面左右两端,所述贴合片活动卡合于纱布层外侧。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片螺栓连接于固定框侧方中心处,所述连接片设在固定框外侧,所述卡环活动卡合于凸起层左右两侧,所述活动钮活动卡合于固定框侧方。更进一步的,所述可弯管较细易折叠,方便插入固定在鼻翼位置。更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钮根据需要拆卸旋转,便于调整在夹紧圈内的纱布。更进一步的,所述贴耳棉成呈环型贴合于包裹于耳后位置,有利于增加佩戴时耳后的舒适感。更进一步的,所述纱布层活动卡合于弹力绷侧方前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罩面在眼部位置设有的纱布层增加了眼罩的遮光性,避免暴露眼部促使对眼部灼伤,再利用固定框贴合于眼部位置,有利于防止在使用时因婴儿转动而造成眼罩偏移,同时佩戴时在耳后弹力绷位置塞有贴耳棉,增加婴儿佩戴时耳后的舒适度,避免在转动时弹力绷的折叠位置划伤婴儿皮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婴幼儿用保护眼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纱布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贴耳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罩面-1、贴耳棉-2、纱布层-3、鼻罩-4、弹力绷-5、折叠管-31、贴合片-32、固定框-33、可弯管-34、凸起层-35、锁钮-36、固定片-331、活动钮-332、夹紧圈-333、卡环-334、连接片-335、内贴片-21、内管-22、松紧带-23、限位片-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幼儿用保护眼罩,其结构包括罩面1、贴耳棉2、纱布层3、鼻罩4、弹力绷5,所述罩面1水平连接于纱布层3下方内侧,所述贴耳棉2活动卡合于弹力绷5中心位置,所述纱布层3设在弹力绷5侧端,所述鼻罩4活动卡合于纱布层3侧方中心位置,所述弹力绷5末端与罩面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纱布层3由折叠管31、贴合片32、固定框33、可弯管34、凸起层35、锁钮36组成,所述折叠管31活动卡合于锁钮36侧方下端,所述贴合片32设在可弯管34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框33水平连接于凸起层35左右两侧,所述可弯管34与凸起层35一体化结构,所述凸起层35竖直连接于折叠管31内侧下方,所述固定框33由固定片331、活动钮332、夹紧圈333、卡环334、连接片335组成,所述固定片331螺栓连接于活动钮332下方,所述活动钮332活动卡合于夹紧圈333侧方,所述夹紧圈333设在卡环334下方侧端,所述卡环334水平连接于连接片335侧方,所述连接片335设在夹紧圈333侧方上端,所述贴耳棉2由内贴片21、内管22、松紧带23、限位片24组成,所述内贴片21水平连接于松紧带23外侧,所述内管22设在限位片24侧方,所述松紧带23活动卡合于内管22侧方中心处,所述限位片24活动卡合于松紧带23外侧,所述折叠管31与罩面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框33设在纱布层3内侧左右两端,所述锁钮36嵌固连接于罩面1左右两端,所述贴合片32活动卡合于纱布层3外侧,所述固定片331螺栓连接于固定框33侧方中心处,所述连接片335设在固定框33外侧,所述卡环334活动卡合于凸起层35左右两侧,所述活动钮332活动卡合于固定框33侧方。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做如下说明:首先在婴儿用眼罩的罩面1内侧眼部位置安装有纱布层3,利用锁钮36固定在罩面1上方的左右两侧,通过纱布层3的设计增加婴儿用眼罩的遮光性避免婴儿的眼部被灼伤,随后在眼部位置设有固定框33,纱布穿过固定框33内卡环334与夹紧圈333中间位置,利用固定片331配合连接片335将固定框33夹紧,在利用活动钮332旋紧,在使用时固定于婴儿眼部位置,避免婴儿在转动时眼罩偏移影响其遮光效果,在鼻翼位置设有鼻罩4,在边缘插入可弯管34固定促使凸起层35鼓起,使得在鼻翼位置预留一定的空间,避免婴儿在使用时压迫鼻子造成不适感,在罩面1左右两侧利用弹力绷5进行连接,将弹力绷5进行拉伸佩戴于婴儿的耳后,在耳后位置的松紧带23处设有贴耳棉2,将棉花塞进内管22里利用限位块24使得固定于中心位置,在使用时增加耳后的舒适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幼儿用保护眼罩,其结构包括罩面(1)、贴耳棉(2)、纱布层(3)、鼻罩(4)、弹力绷(5),其特征在于:/n所述罩面(1)水平连接于纱布层(3)下方内侧,所述贴耳棉(2)活动卡合于弹力绷(5)中心位置,所述纱布层(3)设在弹力绷(5)侧端,所述鼻罩(4)活动卡合于纱布层(3)侧方中心位置,所述弹力绷(5)末端与罩面(1)为一体化结构;/n所述纱布层(3)由折叠管(31)、贴合片(32)、固定框(33)、可弯管(34)、凸起层(35)、锁钮(36)组成,所述折叠管(31)活动卡合于锁钮(36)侧方下端,所述贴合片(32)设在可弯管(34)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框(33)水平连接于凸起层(35)左右两侧,所述可弯管(34)与凸起层(35)一体化结构,所述凸起层(35)竖直连接于折叠管(31)内侧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用保护眼罩,其结构包括罩面(1)、贴耳棉(2)、纱布层(3)、鼻罩(4)、弹力绷(5),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面(1)水平连接于纱布层(3)下方内侧,所述贴耳棉(2)活动卡合于弹力绷(5)中心位置,所述纱布层(3)设在弹力绷(5)侧端,所述鼻罩(4)活动卡合于纱布层(3)侧方中心位置,所述弹力绷(5)末端与罩面(1)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纱布层(3)由折叠管(31)、贴合片(32)、固定框(33)、可弯管(34)、凸起层(35)、锁钮(36)组成,所述折叠管(31)活动卡合于锁钮(36)侧方下端,所述贴合片(32)设在可弯管(34)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框(33)水平连接于凸起层(35)左右两侧,所述可弯管(34)与凸起层(35)一体化结构,所述凸起层(35)竖直连接于折叠管(31)内侧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幼儿用保护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3)由固定片(331)、活动钮(332)、夹紧圈(333)、卡环(334)、连接片(335)组成,所述固定片(331)螺栓连接于活动钮(332)下方,所述活动钮(332)活动卡合于夹紧圈(333)侧方,所述夹紧圈(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