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泌尿外科术后生殖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208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殖器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泌尿外科术后生殖器固定装置,一种泌尿外科术后生殖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的一侧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端盖的翻转设置,可打开端盖进行排尿,避免尿液残留在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结构的内部形成污染环境,利于卫生的保持,通过弧形板与第一半管体之间的可固定连接方式,避免穿戴后软连接方式造成随身体产生晃动的情况,增强固定效果,通过弧形条、弧形槽、定位螺柱及紧固螺帽之间的配合,可实现固定结构与弧形板之间的角度调节,便于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不同角度的位置的固定,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泌尿外科术后生殖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殖器固定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泌尿外科术后生殖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公开号为CN20980914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泌尿外科术后生殖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为半管体结构,半管体结构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一槽口;第二部分为管体结构,管体结构上轴向开设有一第二槽口,管体结构第一端开设有一第三槽口,管体结构第二端设置有一球形壳体,球形壳体上设置有一导流口;阴囊托上设置有一与第一槽口和第三槽口相配合的连接座;第一部分配合在第二部分的第二槽口内。本技术通过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设置为组合式结构,便捷了佩戴过程,并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阴囊托,实现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阴囊托在阴茎和睾丸上的固定。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通过绑带将装置绑缚在腰间,绑带与连接座之间为软性连接,随着患者翻身等动作,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的固定结构会随着重心变化而以软性连接处为动点甩动,易导致伤口触碰;通过装置前端设置的导流口进行排尿,尿液易残留在第二部分内部,造成内部环境污染,综上,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泌尿外科术后生殖器固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泌尿外科术后生殖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的一侧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并且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的另一侧之间通过卡扣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半管体前端的顶部设置有端盖,并且第一半管体的尾端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针织带,并且两个弹性针织带远离弧形板的一侧之间通过魔术贴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管体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销杆,并且弧形板的中部开设有弧形缺口,所述销杆远离第一半管体的一端与弧形缺口的一侧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正面且位于弧形缺口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条,两个所述弧形条的中部均开设有弧形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管体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螺柱,并且定位螺柱穿设过弧形槽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帽。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管体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U型部,并且端盖顶部靠近U型部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销轴与U型部之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均为镂空结构。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端盖的翻转设置,可打开端盖进行排尿,利于尿液的排放,避免尿液残留在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结构的内部形成污染环境,利于卫生的保持,通过弧形板与第一半管体之间的可固定连接方式,避免穿戴后软连接方式造成随身体产生晃动的情况,增强固定效果,通过弧形条、弧形槽、定位螺柱及紧固螺帽之间的配合,可实现固定结构与弧形板之间的角度调节,便于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不同角度的位置的固定,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第一半管体;2、第二半管体;3、卡扣;4、端盖;5、弧形板;6、弹性针织带;7、魔术贴;8、销杆;9、弧形缺口;10、弧形条;11、弧形槽;12、定位螺柱;13、紧固螺帽;14、U型部;15、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3,一种泌尿外科术后生殖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半管体1和第二半管体2,第一半管体1和第二半管体2的一侧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并且第一半管体1和第二半管体2的另一侧之间通过卡扣3相互连接,第一半管体1前端的顶部设置有端盖4,并且第一半管体1的尾端设置有弧形板5,弧形板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针织带6,并且两个弹性针织带6远离弧形板5的一侧之间通过魔术贴7相互连接,弧形板5为具有一定韧性的硬质板,固定后其与第一半管体1之间保持稳定状态,从而有效避免翻身等动作下固定结构随重心变化而产生甩动的情况发生,弹性针织带6可根据不同腰围进行调节固定,拆装操作均非常便利。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通过弹性针织带6将装置绑缚于腰间,使弧形板5紧贴腹部,将生殖器对准第一半管体1,合上第二半管体2对其进行承托,根据需要或舒适性考虑,可拧松紧固螺帽13,将第一半管体1绕销杆8上下转动以调节其与弧形板5之间的角度,确定好后拧紧紧固螺帽13即实现固定,需要排尿时可翻起端盖4使尿道口露出后排尿,避免尿液残留在管体内部,保持固定结构内部的卫生。进一步的,第一半管体1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销杆8,并且弧形板5的中部开设有弧形缺口9,销杆8远离第一半管体1的一端与弧形缺口9的一侧转动连接。进一步的,弧形板5的正面且位于弧形缺口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条10,两个弧形条10的中部均开设有弧形槽11。进一步的,第一半管体1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螺柱12,并且定位螺柱12穿设过弧形槽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帽13,通过紧固螺帽13可使紧固螺帽13与弧形条10之间压紧,使第一半管体1与弧形板5之间保持固定状态。进一步的,第一半管体1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U型部14,并且端盖4顶部靠近U型部1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15,连接部15通过销轴与U型部14之间转动连接,销轴与U型部14之间阻尼设置,使端盖4具有打开和关闭位置保持状态的能力。进一步的,第一半管体1和第二半管体2均为镂空结构,镂空结构使固定位置保持透气效果,利于伤口的恢复,提高穿戴舒适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泌尿外科术后生殖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半管体(1)和第二半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体(1)和第二半管体(2)的一侧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并且第一半管体(1)和第二半管体(2)的另一侧之间通过卡扣(3)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半管体(1)前端的顶部设置有端盖(4),并且第一半管体(1)的尾端设置有弧形板(5),所述弧形板(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针织带(6),并且两个弹性针织带(6)远离弧形板(5)的一侧之间通过魔术贴(7)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泌尿外科术后生殖器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半管体(1)和第二半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体(1)和第二半管体(2)的一侧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并且第一半管体(1)和第二半管体(2)的另一侧之间通过卡扣(3)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半管体(1)前端的顶部设置有端盖(4),并且第一半管体(1)的尾端设置有弧形板(5),所述弧形板(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针织带(6),并且两个弹性针织带(6)远离弧形板(5)的一侧之间通过魔术贴(7)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泌尿外科术后生殖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体(1)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销杆(8),并且弧形板(5)的中部开设有弧形缺口(9),所述销杆(8)远离第一半管体(1)的一端与弧形缺口(9)的一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泌尿外科术后生殖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呙林杰田罗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