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岭专利>正文

一种放射科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2029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放射科防护装置,包括底板、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定位件、垫高装置和万向轮,所述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中间,所述第三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前侧和右前侧,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垫高装置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后侧中间,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后侧和右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后侧壁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该放射科防护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灵活方便,自由调节大小,可以检查身体的任何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科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放射科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放射检查是通过向人体注入放射性的药物,来检查肝、脏等有没有发生病变,但X射线在穿透人体时,会对人体产生轻度危害,引起人体生物大分子及水分子的电离和激发反应,产生有害效应,因此对患者的健康部位进行保护,以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尤为重要。现有的防护措施通常是使用防护服对患者进行保护,保护服穿起来不方便;而其余防护措施多采用的防护板,但防护板比较笨重,不具备调节大小的作用,由于患者的身高体型不同,放射检查的地方不同,需要防护的地方也不一样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放射科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科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保护服穿起来不方便,防护板比较笨重不具备调节大小的作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射科防护装置,包括底板、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定位件、垫高装置和万向轮,所述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中间,所述第三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前侧和右前侧,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垫高装置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后侧中间,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后侧和右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后侧壁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且所述第一滑块自上而下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三支撑柱的前侧壁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二滑块自上而下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滑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优选的,左侧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左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拉手采用一种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构件。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体积为第一防护板体积的一半,四块所述第二防护板自上而下均匀分布,八块所述第二防护板自上而下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插环,且所述插环自上而下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第三支撑柱的顶部,所述定位件为插杆,且所述插环位于两个所述定位件之间。优选的,所述垫高装置包括踏板和支撑杆,所述踏板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后侧中间,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踏板的左右侧壁后侧。优选的,所述万向轮的轮子采用一种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放射科防护装置,通过在底座安装的万向轮可以灵活移动装置,通过在底座上安装的垫高装置,可以使身高不够的病患,踩上踏板后正常使用放射装置来检查身体,支撑杆可以支撑稳定踏板,不用担心因重力问题使装置侧翻,身高足够的病患不用踩在踏板上,可以通过合页和转轴将踏板与支撑杆折叠收回装置内,不占用空间,该放射科防护装置,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灵活方便;通过在底座上安装的三排支撑柱,可以对患者进行双重防护,患者站在该防护装置的后面,将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通过滑轨滑动合适的地方,只露出患者需要检查的地方,无论是头、手、脚或是躯干,都可以经过双重防护,只露出需要的部位用于检查,如果身体需要检查的范围较大,可以通过第三支撑柱的顶部将限位块翻转后取下多余的防护板,再调整至合适的防护体积,该放射科防护装置,可以自由调节大小,能够适应身体任何部位的检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00、底板;110、第一支撑柱;120、拉手;200、第二支撑柱;210、第一滑轨;220、第一滑块;230、第一防护板;300、第三支撑柱;310、第二滑轨;320、第二滑块;330、第二防护板;400、定位件;410、插环;420、限位块;500、垫高装置;510、踏板;520、支撑杆;600、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放射科防护装置,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灵活方便,可以自由调节大小,能够适应身体任何部位的检查,请参阅图1-4,包括底板100、第二支撑柱200、第三支撑柱300、定位件400、垫高装置500和万向轮600;请再次参阅图1-3,底板100的顶部左后侧和右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110,底板100用于安装连接第二支撑柱200、第三支撑柱300、垫高装置500和万向轮600,第一支撑柱110用于安装连接第一滑轨210和限位块420;请再次参阅图1-4,第二支撑柱200的后侧壁与第一支撑柱110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210,第一滑轨2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20,且第一滑块220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第一滑块2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230,第二支撑柱200固定连接在底板100的顶部左右两侧中间,第二支撑柱200用于连接第一滑轨210,第一滑轨210用于连接第一滑块220,第一滑块220用于连接第一防护板230,第一防护板230用于对病患的防护措施;请再次参阅图1-4,第三支撑柱300的前侧壁与第二支撑柱200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310,第二滑轨3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320,且第二滑块320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第二滑块32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330,第三支撑柱300固定连接在底板100的顶部左前侧和右前侧,第三支撑柱300用于连接第二滑轨310,第二滑轨310用于连接第二滑块320,第二滑块320用于连接第二防护板330,第二防护板330用于对病患的防护措施;请再次参阅图1-4,定位件400位于底板100的上方,具体的,定位件400通过第二支撑柱200和第三支撑柱300与底板100连接,定位件400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柱200和第三支撑柱300的外侧壁,且自上而下均匀分布,定位件400用于第一滑块220和第二滑块320的固定;请再次参阅图1-3,垫高装置500转动连接在底板100的顶部后侧中间,垫高装置500用于身高不够的病患的增高操作;请再次参阅图1-3,万向轮600固定连接在底板100的底部四角,万向轮600用于灵活移动该防护装置。请再次参阅图1-3,为了方便拉动该防护装置,左侧第二支撑柱200的左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拉手120,拉手120采用一种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构件,不锈钢材质具有很好的耐用结实性,起到一个增加使用寿命的作用。请再次参阅图1-4,为了精细的控制放射检查时对病患身体防护的范围,第二防护板330的体积为第一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第二支撑柱(200)、第三支撑柱(300)、定位件(400)、垫高装置(500)和万向轮(600),所述第二支撑柱(20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00)的顶部左右两侧中间,所述第三支撑柱(30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00)的顶部左前侧和右前侧,所述定位件(400)位于所述底板(100)的上方,所述垫高装置(500)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100)的顶部后侧中间,所述万向轮(60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00)的底部四角,所述底板(100)的顶部左后侧和右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110),所述第二支撑柱(200)的后侧壁与所述第一支撑柱(110)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210),所述第一滑轨(2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20),且所述第一滑块(220)自上而下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滑块(2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230),所述第三支撑柱(300)的前侧壁与所述第二支撑柱(200)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310),所述第二滑轨(3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320),且所述第二滑块(320)自上而下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滑块(32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3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第二支撑柱(200)、第三支撑柱(300)、定位件(400)、垫高装置(500)和万向轮(600),所述第二支撑柱(20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00)的顶部左右两侧中间,所述第三支撑柱(30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00)的顶部左前侧和右前侧,所述定位件(400)位于所述底板(100)的上方,所述垫高装置(500)转动连接在所述底板(100)的顶部后侧中间,所述万向轮(60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00)的底部四角,所述底板(100)的顶部左后侧和右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110),所述第二支撑柱(200)的后侧壁与所述第一支撑柱(110)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210),所述第一滑轨(2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20),且所述第一滑块(220)自上而下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滑块(22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板(230),所述第三支撑柱(300)的前侧壁与所述第二支撑柱(200)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310),所述第二滑轨(31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320),且所述第二滑块(320)自上而下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滑块(32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岭
申请(专利权)人:李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