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98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芯板,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置为圆盘状,所述垫板的底端向下设置有三组支脚,三组所述支脚以垫板为圆心均匀设置,所述支脚的底端均设置有圆角,所述垫板上设置有多个均与排布的导流通孔,所述导流通孔贯穿垫板的上下两端,所述垫板的顶端设置有三组调节机构,三组所述调节机构沿垫板为圆心均匀设置。通过设置带有支脚以及导流通孔的垫板,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将垫板放入盛有水的锅内,垫板底部凸起的支脚可使垫板与锅底加热的部位产生一定的隔离空间,支脚的底端设置有圆角,不会划损锅底,烹饪的食物不会直接接触到锅底较高温的加热部位产生结焦,从而防食物粘锅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芯板
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
,具体为一种锅芯板。
技术介绍
烹饪指的是膳食的艺术,是一种复杂而有规律地将食材转化为食物的加工过程。是对食材加工处理,使食物更可口、更好看、更好闻的处理方式与方法。一道美味佳肴,必然色香味意形养俱佳,不但让人在食用时感到满足,而且能让食物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煮一种常见的烹饪方法,将食物及其他原料放置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汤汁或清水、调料,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熟。适用于体小、质软类的原料。所制食品口味清鲜、美味,是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在煮熟食材的过程中,由于食材或盛放器皿的底部直接接触于锅底,烹饪的食物直接接触到较高温的加热部位产生结焦从而导致食材沾附于锅底,烹饪结束后难以将食材取出,且食材的味道会大打折扣,不利于食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芯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芯板,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置为圆盘状,所述垫板的底端向下设置有三组支脚,三组所述支脚以垫板为圆心均匀设置,所述支脚的底端均设置有圆角,所述垫板上设置有多个均与排布的导流通孔,所述导流通孔贯穿垫板的上下两端,所述垫板的顶端设置有三组调节机构,三组所述调节机构沿垫板为圆心均匀设置,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垫板的顶端,所述调节筒的左端设置有弹簧筒,所述弹簧筒的右端设置有滑筒,所述滑筒贯穿调节筒,所述滑筒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左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右端与弹簧筒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调节杆的左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优选的,所述弹簧套接于调节杆的外侧,所述弹簧的右端与弹簧筒的右端面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簧筒和滑筒同圆心设置,所述弹簧筒的直径大于滑筒的直径。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右端设置有内垫,所述内垫的材质为耐高温硅胶,所述内垫固定连接于调节杆的右端。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的左端设置有外垫,所述外垫的材质为耐高温硅胶,所述外垫固定连接于调节螺栓的左端。优选的,所述调节筒的顶端设置有拉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带有支脚以及导流通孔的垫板,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将垫板放入盛有水的锅内,垫板底部凸起的支脚可使垫板与锅底加热的部位产生一定的隔离空间,支脚的底端设置有圆角,不会划损锅底,烹饪的食物不会直接接触到锅底较高温的加热部位产生结焦,从而防食物粘锅底,在水加热到沸点翻腾时,水流通过垫板上均匀分布的导流通孔改变水流,保障翻腾的均匀度,使食材被加热的更加均匀,食材烹饪后的口感味道更好;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在使用时,外垫接触连接于锅内壁上,利用弹簧不断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使垫板更加稳固,在针对不同大小的锅使用时,使用人员可通过转动调节螺栓控制调节螺栓相对于螺纹孔的露出长度,使装置能够在不同大小的锅内被稳定固定,防止沸腾的水流使垫板无法稳定放置,导致食材滑落等,增强装置的适用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垫板;2、支脚;21、圆角;3、导流通孔;4、调节机构;41、调节筒;411、滑筒;412、弹簧筒;42、调节杆;421、螺纹孔;422、限位环;43、弹簧;44、内垫;45、外垫;46、拉环;47、调节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芯板实施例:一种锅芯板,包括垫板1,垫板1设置为圆盘状,垫板1的底端向下设置有三组支脚2,三组支脚2以垫板1为圆心均匀设置,支脚2的底端均设置有圆角21,垫板1上设置有多个均与排布的导流通孔3,导流通孔3贯穿垫板1的上下两端,垫板1的顶端设置有三组调节机构4,三组调节机构4沿垫板1为圆心均匀设置,调节机构4包括调节筒41,调节筒41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垫板1的顶端,调节筒41的左端设置有弹簧筒412,弹簧筒412的右端设置有滑筒411,滑筒411贯穿调节筒41,弹簧筒412和滑筒411同圆心设置,弹簧筒412的直径大于滑筒411的直径,滑筒411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42,调节杆42的右端设置有内垫44,内垫44的材质为耐高温硅胶,内垫44固定连接于调节杆42的右端,调节杆42的左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422,限位环422的右端与弹簧筒412之间设置有弹簧43,弹簧43套接于调节杆42的外侧,弹簧43的右端与弹簧筒412的右端面连接,调节杆42的左端设置有螺纹孔421,螺纹孔421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47,调节螺栓47的左端设置有外垫45,外垫45的材质为耐高温硅胶,外垫45固定连接于调节螺栓47的左端,用于抵紧锅内壁,使装置整体被稳固的固定,调节筒41的顶端设置有拉环46,用于烹饪结束后方便使用人员将装置取出,防止烫手,增强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带有支脚2以及导流通孔3的垫板1,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将垫板1放入盛有水的锅内,垫板1底部凸起的支脚2可使垫板1与锅底加热的部位产生一定的隔离空间,支脚2的底端设置有圆角21,不会划损锅底,烹饪的食物不会直接接触到锅底较高温的加热部位产生结焦,从而防食物粘锅底,在水加热到沸点翻腾时,水流通过垫板1上均匀分布的导流通孔3改变水流,保障翻腾的均匀度,使食材被加热的更加均匀,食材烹饪后的口感味道更好;通过设置调节机构4,在使用时,外垫45接触连接于锅内壁上,利用弹簧43不断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使垫板1更加稳固,在针对不同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芯板,包括垫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设置为圆盘状,所述垫板(1)的底端向下设置有三组支脚(2),三组所述支脚(2)以垫板(1)为圆心均匀设置,所述支脚(2)的底端均设置有圆角(21),所述垫板(1)上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导流通孔(3),所述导流通孔(3)贯穿垫板(1)的上下两端,所述垫板(1)的顶端设置有三组调节机构(4),三组所述调节机构(4)沿所述垫板(1)为圆心均匀设置,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调节筒(41),所述调节筒(41)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垫板(1)的顶端,所述调节筒(41)的左端设置有弹簧筒(412),所述弹簧筒(412)的右端设置有滑筒(411),所述滑筒(411)贯穿调节筒(41),所述滑筒(411)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42),所述调节杆(42)的左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422),所述限位环(422)的右端与弹簧筒(412)之间设置有弹簧(43),所述调节杆(42)的左端设置有螺纹孔(421),所述螺纹孔(421)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4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芯板,包括垫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设置为圆盘状,所述垫板(1)的底端向下设置有三组支脚(2),三组所述支脚(2)以垫板(1)为圆心均匀设置,所述支脚(2)的底端均设置有圆角(21),所述垫板(1)上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导流通孔(3),所述导流通孔(3)贯穿垫板(1)的上下两端,所述垫板(1)的顶端设置有三组调节机构(4),三组所述调节机构(4)沿所述垫板(1)为圆心均匀设置,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调节筒(41),所述调节筒(41)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垫板(1)的顶端,所述调节筒(41)的左端设置有弹簧筒(412),所述弹簧筒(412)的右端设置有滑筒(411),所述滑筒(411)贯穿调节筒(41),所述滑筒(411)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42),所述调节杆(42)的左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422),所述限位环(422)的右端与弹簧筒(412)之间设置有弹簧(43),所述调节杆(42)的左端设置有螺纹孔(421),所述螺纹孔(421)内通过螺纹连接有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健基
申请(专利权)人:澳华农业科技肇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