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96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杯架结构,属于杯架技术领域,包括:杯架组件,其包括主杯架、副杯架,主杯架与副杯架通过转动轴连接,主杯架的圆周壁上开设有环形缺口,副杯架形状尺寸与环形缺口相匹配;固定装置,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组件与转动部,转动部通过连接部与主杯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杯架组件包括主杯架和副杯架,主杯架的圆周壁上开设有环形缺口,副杯架位于该环形缺口内,此时整个杯架组件为单杯架结构;主杯架和副杯架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当需要放置两个水杯时,只需将副杯架绕着转动轴向外转动,此时主杯架和副杯架均可放置水杯,从而形成双杯架结构,提高了在使用时的便捷性与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杯架结构
本技术属于杯架
,具体涉及一种双杯架结构。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出游或室外休闲时,常常会带上可折叠式的休闲椅、躺椅等类似椅具作为乘坐、休息之用,但现有的椅具上大多没有设置杯架,因此,若要饮水,还需将水杯放置到其他地方,较为麻烦。另外,即使是办公环境下,若直接将水杯放置在桌面上,很容易在意外情况下打翻水杯,导致杯内的液体洒落或水杯破碎的问题出现。现有的杯架一般为单杯架结构,使用时只能放置一个水杯,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任意切换单杯、双杯的双杯架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杯架结构,包括:杯架组件,其包括主杯架、副杯架,所述主杯架与所述副杯架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主杯架的圆周壁上开设有环形缺口,所述副杯架形状尺寸与所述环形缺口相匹配;固定装置,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组件与转动部,所述转动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主杯架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杯圈、杯底以及杯壁,所述杯壁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杯圈的内壁上均匀设有一圈第一限位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杯圈、杯底相连接,且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与所述副杯架的内壁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杯架的圆周内壁上均匀设有一圈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副杯架可绕着所述转动轴向外或向内转动,转动过程中所述副杯架穿过所述环形缺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L形设置的第一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的竖直部通过锁定组件与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夹的水平部内部中空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夹的水平部的外端设置为弧形并作为夹持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夹的水平部的内部上顶面设有连接块,所述第一固定夹的水平部的底部设有旋钮,所述旋钮通过套设有弹簧的螺栓从所述第一固定夹的水平部的底部向上插入并与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按钮、锁定部,所述按钮抵在所述锁定部上,所述锁定部内设有锁定柱,所述锁定柱圆周面上设有齿轮状凸起,所述转动部外侧面开设有与所述齿轮状凸起相适配的缺口,所述锁定柱内设置有套设有弹簧的圆杆,所述圆杆插入所述转动部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二固定夹呈弧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夹底部的凹面为夹持端,且所述第二固定夹顶面竖直向上设有固定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夹的背面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与所述固定扣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固定带从所述第二固定夹底部绕过并扣在所述固定扣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杯架组件包括主杯架和副杯架,主杯架的圆周壁上开设有环形缺口,副杯架位于该环形缺口内,此时整个杯架组件为单杯架结构,便于个人使用时单个水杯的放置。2、主杯架和副杯架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当需要放置两个水杯时,只需将副杯架绕着转动轴向外转动,此时主杯架和副杯架均可放置水杯,从而形成双杯架结构,提高了本技术在使用时的便捷性与多样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的主杯架、锁定部以及去掉上夹持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杯架组件;110、主杯架;111、环形缺口;112、上杯圈;113、杯底;114、杯壁;115、第一限位部;120、副杯架;121、第二限位部;130、转动轴;140、固定装置;150、固定组件;151、第一固定夹;1510、第一夹持端;1511、上夹持部;1512、下夹持部;152、防滑条;153、连接块;154、旋钮;155、螺栓;160、转动部;170、连接部;180、锁定组件;190、按钮;200、锁定部;210、锁定柱;211、圆杆;220、第二固定夹;221、第二夹持端;230、固定扣;231、固定块;240、固定带;241、通孔;242、凸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杯架结构,包括:杯架组件100、主杯架110、副杯架120、转动轴130、固定装置140、固定组件150、转动部160、锁定组件180。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杯架组件100,其包括主杯架110、副杯架120,主杯架110与副杯架120通过转动轴130连接,主杯架110的圆周壁上开设有环形缺口111,副杯架120形状尺寸与环形缺口111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主杯架110是固定的,由此副杯架120即可绕着该转动轴130向内或向外旋转,当副杯架120向内旋转后,副杯架120正好位于环形缺口111内,即副杯架120位于主杯架110内,此时整个杯架组件100为单杯架结构,便于个人使用时单个水杯的放置;而当需要放置两个水杯时,只需将副杯架120绕着转动轴130向外转动,此时主杯架110和副杯架120均可放置水杯,从而形成双杯架结构,提高了本技术在使用时的便捷性与多样性。固定装置140,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组件150与转动部160,转动部160通过连接部170与主杯架110相连接。具体的,转动部160与连接部170之间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而连接部170则与主杯架110固定连接,该转动部160与固定组件150之间转动连接,由此整个固定组件150可进行旋转,从而调节到不同的角度,以便于夹持在不同角度的物件上,同时保证整个杯架组件100仍处于竖直状态,扩大了夹持范围。优选地,主杯架110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杯圈112、杯底113以及杯壁114,杯壁114与连接部170固定连接,其中,杯壁114即位于上述主杯架110的的圆周壁上,与环形缺口111处于同一圆周壁上,另外,杯壁114的内壁上均匀设有一圈第一限位部115,该第一限位部115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均匀设有四个,在未放置水杯的情况下,第一限位部115与杯壁114相垂直,而由于该第一限位部115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当放入水杯时,第一限位部115即会在水杯的压力下向下弯折,从而保证水杯可以顺利放入到主杯架110内,同时,该第一限位部115的设置也可对水杯起到夹持作用,从而使得放入主杯架110内的水杯得到固定,不会晃动,提高稳定性,当取出水杯后,该第一限位部115即会复位。优选地,转动轴13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杯圈112、杯底113相连接,且转动轴130的侧壁与副杯架120的内壁相连接,即转动轴130的上下两端与主杯架110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杯架组件,其包括主杯架、副杯架,所述主杯架与所述副杯架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主杯架的圆周壁上开设有环形缺口,所述副杯架形状尺寸与所述环形缺口相匹配;/n固定装置,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组件与转动部,所述转动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主杯架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杯架组件,其包括主杯架、副杯架,所述主杯架与所述副杯架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主杯架的圆周壁上开设有环形缺口,所述副杯架形状尺寸与所述环形缺口相匹配;
固定装置,其包括相连接的固定组件与转动部,所述转动部通过连接部与所述主杯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杯圈、杯底以及杯壁,所述杯壁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杯圈的内壁上均匀设有一圈第一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杯圈、杯底相连接,且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与所述副杯架的内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杯架的圆周内壁上均匀设有一圈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副杯架可绕着所述转动轴向外或向内转动,转动过程中所述副杯架穿过所述环形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L形设置的第一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的竖直部通过锁定组件与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夹的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旅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上虞新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