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床单的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93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床单的床具,其包括床架和位于床架上方的床板,所述床架靠近其尾部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滚轮一,所述床板底面设有至少一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滚轮二,所述滚轮组位于滚轮一朝向床架头部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更换床单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床单的床具
本技术涉及家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床单的床具。
技术介绍
在酒店、宾馆或者家庭等住宿场所内,更换床单时,先将床由墙边拉出,再移动床垫以此来对床单进行更换,由于床和床垫的质量较大,在拉动过程中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床单的床具,其具有方便更换床单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更换床单的床具,包括床架和位于床架上方的床板,所述床架靠近其尾部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滚轮一,所述床板底面设有至少一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滚轮二,所述滚轮组位于滚轮一朝向床架头部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床单时,将床板沿朝向床架尾部方向拉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床板上包覆床垫的床单进行更换,由于将原本位于床板尾部的滚轮一设置在床架上,床板相对于床架可移动的空间更大,并且滚轮组与滚轮一配合均匀承受床板与床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床架边沿环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挡沿,所述滚轮二位于挡沿内,当所述床板盖合在床架上时,所述滚轮一被限制在挡沿所围成的区域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沿对滚轮二限位和导向,避免床板在床架上偏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床板底面设有挡块一,所述挡块一与床板转动连接,且挡块一可因其自身重力自由垂落,所述挡块一背向其与床板连接的一侧设有拉绳;所述床架上设有挡块二,当床板与床架拼合时,挡块一因其自身重力垂落与挡块二相互抵靠,可通过牵引拉绳将挡块一升起,解除挡块一与挡块二之间的抵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床板与床架拼合时,挡块一因其自身重力垂落与挡块二相互抵靠从而将床板与床架锁合;当需要移动床板时,通过牵引拉绳将挡块一升起,解除挡块一与挡块二之间的抵靠。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床板长度略长于床架长度,所述拉绳延伸至床板尾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牵拉拉伸。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床板沿床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床架上,所述床架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滚轮三,所述滚轮三可伸出床架底面,所述床架底部设有至少两个滚轮四;所述床架底面设有支撑体,所述滚轮四位于支撑体底面所在平面的上方;当所述滚轮三收纳于床架内时,由所述支撑体支撑床架;当所述滚轮三伸出床架时,所述滚轮三底部穿过支撑体底面所在平面,所述滚轮三与支撑载体的接触点与所有滚轮四与支撑载体的接触点形成支撑面,所述支撑体底面位于所述支撑面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两张床或者多张床拼合时,将床板沿床架尾部方向推动,将滚轮三伸出床架,由于滚轮三将床架撑起,滚轮四接触支撑载体,这样就通过滚轮三和滚轮四支撑床架,支撑体悬空,然后将该床向另一张床推动,由于滚轮三和滚轮四的作用,减小了工作人员推动该床的力气,省时省力。拼床完毕后,再将滚轮三收纳入床架内,变为由支撑体支撑床架,推动床板朝向床架头部方向运动,恢复该床的初始状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滚轮三设置一个或者两个。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滚轮四设置两个或者三个或者四个。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体包括至少两排沿床架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块组,所述支撑块组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块。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滚轮三与床架之间设有翻转件,所述滚轮三通过翻转件伸出床架或者收纳入床架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翻转件的设置,方便改变滚轮三的状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床架上设有用于撑起床架的助力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助力器协助工作人员将床架顶起,方便工作人员将滚轮三伸出床架。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方便更换床单;2.通过将滚轮三和滚轮组上下设置,床板相对于床架可移动的空间更大,并且滚轮组与滚轮三配合均匀承受床板与床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3.方便快捷的将两张床或者多张床拼合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床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床具的侧视图;图3是实施例中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床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由滚轮三和滚轮四支撑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中床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板;11、滚轮组;111、滚轮二;12、挡块一;13、拉绳;2、床架;21、滚轮一;22、挡沿;23、挡块二;24、滚轮三;25、翻转件;26、滚轮四;27、支撑体;271、支撑块;3、助力器;31、压杆;32、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6,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更换床单的床具,包括床架2和位于床架2上方的床板1,床板1沿床架2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床架2上。床架2靠近其尾部的位置设有两个滚轮一21,床板1底面设有两组滚轮组11,滚轮组11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滚轮二111,滚轮组11位于滚轮一21朝向床架2头部一侧,两组滚轮组11和两个滚轮二111均匀排布在床架2与床板1之间,均匀承受床板1与床架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床架2边沿环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挡沿22,滚轮二111位于挡沿22内,当床板1盖合在床架2上时,滚轮一21被限制在挡沿22所围成的区域内。挡沿22对滚轮二111限位和导向,避免床板1在床架2上偏转。床板1底面设有挡块一12,挡块一12通过合页与床板1转动连接,挡板一上下翻转,且挡块一12可因其自身重力自由垂落,挡块一12背向其与床板1连接的一侧设有拉绳13;床架2上设有挡块二23,当床板1与床架2拼合时,挡块一12因其自身重力垂落与挡块二23相互抵靠,可通过牵引拉绳13将挡块一12升起,解除挡块一12与挡块二23之间的抵靠,床板1长度略长于床架2长度,拉绳13延伸至床板1尾部。当床板1与床架2拼合时,挡块一12因其自身重力垂落与挡块二23相互抵靠从而将床板1与床架2锁合;当需要移动床板1时,通过牵引拉绳13将挡块一12升起,解除挡块一12与挡块二23之间的抵靠。床架2头部设有一个滚轮三24,滚轮三24通过翻转件25设置在床架2上,翻转件25可采用合页,通过合页将滚轮三24翻转从而将滚轮三24伸出床架2或者收纳入床架2内,床架2底部设有两个滚轮四26,床架2底面设有支撑体27,滚轮四26位于支撑体27底面所在平面的上方。当滚轮三24收纳入床架2内时,由支撑体27支撑床架2;当滚轮三24伸出床架2时,滚轮三24底部穿过支撑体27底面所在平面,滚轮三24与支撑载体的接触点与两个滚轮四26与支撑载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床单的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2)和位于床架(2)上方的床板(1),所述床架(2)靠近其尾部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滚轮一(21),所述床板(1)底面设有至少一组滚轮组(11),所述滚轮组(11)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滚轮二(111),所述滚轮组(11)位于滚轮一(21)朝向床架(2)头部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床单的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2)和位于床架(2)上方的床板(1),所述床架(2)靠近其尾部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滚轮一(21),所述床板(1)底面设有至少一组滚轮组(11),所述滚轮组(11)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滚轮二(111),所述滚轮组(11)位于滚轮一(21)朝向床架(2)头部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床单的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2)边沿环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挡沿(22),所述滚轮二(111)位于挡沿(22)内,当所述床板(1)盖合在床架(2)上时,所述滚轮一(21)被限制在挡沿(22)所围成的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床单的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底面设有挡块一(12),所述挡块一(12)与床板(1)转动连接,且挡块一(12)可因其自身重力自由垂落,所述挡块一(12)背向其与床板(1)连接的一侧设有拉绳(13);
所述床架(2)上设有挡块二(23),当床板(1)与床架(2)拼合时,挡块一(12)因其自身重力垂落与挡块二(23)相互抵靠,可通过牵引拉绳(13)将挡块一(12)升起,解除挡块一(12)与挡块二(23)之间的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床单的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长度略长于床架(2)长度,所述拉绳(13)延伸至床板(1)尾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床单的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沿床架(2)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床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吴怡
申请(专利权)人:灵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