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节点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186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节点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蓝牙Mesh网络中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根据第一数据包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一收包速率,计算第一延迟时长;监测在第一延迟时长内是否再次收到第一数据包;若否,则向蓝牙Mesh网络中其他节点转发第一数据包;若是,则根据再次收到第一数据包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二收包速率,计算第二延迟时长,并结合第一延迟时长,获得第一总延迟时长,当第一总延迟时长超过预设阈值时,取消转发第一数据包。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提升数据转发的实时性,减少广播风暴、网络堵塞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节点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蓝牙
,尤其涉及节点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蓝牙技术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本身就以绿色节能、低成本为设计理念,大量用于手机、无线耳机等领域。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蓝牙组织最近也推出了蓝牙网格协议(MeshProfile1.0,本文后面简称Mesh),以期抢占标准及市场的先机。Mesh主要面向楼宇自动化,如灯光门禁控制等,具有自适应,例如自治、自举、自主、自愈等特性。为了满足其低成本、低功耗的设计目标,Mesh的广告承载层以“可控的洪泛广播”来转发数据,它以TTL(TimeToLive)及缓存检查作为“可控算法”,这样做的结果是,对于任何一个数据包,整个网络上几乎所有节点都会需要转播该数据一次,因此增加了整体功耗,易形成广播风暴、网络阻塞,而且每次转播还需加一个随机的延时。这确实浪费了公共带宽,大幅降低传输速率,降低了实时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节点及其控制方法,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减少了广播风暴、网络堵塞的可能性。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节点控制方法,包括:接收蓝牙Mesh网络中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一收包速率,计算第一延迟时长;监测在第一延迟时长内是否再次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如果否,则向所述蓝牙Mesh网络中其他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如果是,则根据再次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二收包速率,计算第二延迟时长,并结合所述第一延迟时长,获得第一总延迟时长,当所述第一总延迟时长超过预设阈值时,取消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监测在第一延迟时长内是否再次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判断是否首次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若是,则执行步骤:监测在第一延迟时长内是否再次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若否,则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是否已转发给其他节点;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已转发给其他节点,则取消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未转发给其他节点,则获取当前的延迟时长,并结合所述第一延迟时长,获得第二总延迟时长,当所述第二总延迟时长超过所述预设阈值时,取消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节点,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蓝牙Mesh网络中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一收包速率,计算第一延迟时长;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监测在第一延迟时长内是否再次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如果否,则向所述蓝牙Mesh网络中其他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如果是,则根据再次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二收包速率,计算第二延迟时长,并结合所述第一延迟时长,获得第一总延迟时长,当所述第一总延迟时长超过预设阈值时,取消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之间,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是否首次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若是,则执行步骤:监测在第一延迟时长内是否再次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若否,则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是否已转发给其他节点;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已转发给其他节点,则取消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未转发给其他节点,则获取当前的延迟时长,并结合所述第一延迟时长,获得第二总延迟时长,当所述第二总延迟时长超过所述预设阈值时,取消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蓝牙Mesh网络的节点转发数据包的延迟时长是随机产生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节点控制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方法,通过先接收蓝牙Mesh网络中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根据第一数据包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一收包速率,计算第一延迟时长;再监测在第一延迟时长内是否再次收到第一数据包;如果否,则向蓝牙Mesh网络中其他节点转发第一数据包;如果是,则根据再次收到第一数据包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二收包速率,计算第二延迟时长,并结合第一延迟时长,获得第一总延迟时长,当第一总延迟时长超过预设阈值时,取消转发第一数据包。上述方法根据节点的接收信号强度和收包速率来计算节点延迟转发数据包的时间,在多个节点的节点同时收到相同的数据包时,控制接收信号弱且收包速率低的节点优先转发数据包,能提升数据包转发的实时性;同时,让延迟时间大于预设阈值的节点取消转发所述数据包,能够节约资源,且减少广播风暴、网络堵塞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节点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蓝牙Mesh网络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节点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S101:接收蓝牙Mesh网络中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根据第一数据包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一收包速率,计算第一延迟时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迟时长由以下公式计算可得:D1=((70+RSSI1)/5)*0.8+(RR1/100)*0.2其中,D1为所述第一延迟时长;RSSI1为第一接收信号强度,一般为-70db到-20db;RR1为第一收包速率,通常为0到1000包/秒。由上述公式可得,接收信号、收包速率和延迟时间成正比。S102:判断是否首次接收第一数据包。在本实施例中,若是首次接收第一数据包,则执行步骤S103;若不是首次接收第一数据包,则执行步骤S104。S103:判断在第一延迟时长内是否再次收到第一数据包。在本实施例中,若在第一延长时间内再次收到第一数据包,则执行步骤105;若在第一延长时间内没有再次收到第一数据包,则执行步骤106。S104:判断第一数据包是否已转发给其他节点。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数据包已转发给其他节点,则执行步骤108;若第一数据包还未转发给其他节点,则执行步骤107。S105:根据再次收到第一数据包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二收包速率,计算第二延迟时长,并结合第一延迟时长,获得第一总延迟时长。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延迟时长由以下公式计算可得:D2=((70+RSSI2)/5)*0.8+(RR2/100)*0.2其中,D2为所述第二延迟时长;RSS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蓝牙Mesh网络中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一收包速率,计算第一延迟时长;/n监测在第一延迟时长内是否再次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n如果否,则向所述蓝牙Mesh网络中其他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n如果是,则根据再次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二收包速率,计算第二延迟时长,并结合所述第一延迟时长,获得第一总延迟时长,当所述第一总延迟时长超过预设阈值时,取消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蓝牙Mesh网络中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并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一收包速率,计算第一延迟时长;
监测在第一延迟时长内是否再次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
如果否,则向所述蓝牙Mesh网络中其他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
如果是,则根据再次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第二接收信号强度和第二收包速率,计算第二延迟时长,并结合所述第一延迟时长,获得第一总延迟时长,当所述第一总延迟时长超过预设阈值时,取消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监测在第一延迟时长内是否再次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首次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
若是,则执行步骤:监测在第一延迟时长内是否再次收到所述第一数据包;
若否,则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包是否已转发给其他节点;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已转发给其他节点,则取消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
当所述第一数据包未转发给其他节点,则获取当前的延迟时长,并结合所述第一延迟时长,获得第二总延迟时长,当所述第二总延迟时长超过所述预设阈值时,取消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


3.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辉胡胜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