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摄像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83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方位摄像模组,包括上组件和下组件,上组件包括上座体,上座体的底部形成有上通线口,上通线口的两侧对称设有半月状的转动轨道;下组件包括下座体,下座体的顶部形成有下通线口,下通线口的两侧对称设有转动限位块;上座体与下座体连接后,使上通线口与下通线口上下吻合,且转动限位块置于转动轨道内部,转动限位块在转动轨道内部转动以改变下座体与上座体之间的连接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固定的位置区域进行上下和水平范围内的角度调整,调整过程中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能够在固定的位置稳定的高自由灵活度的尽可能获得大范围的监控视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方位摄像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监控
,具体涉及一种全方位摄像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监控摄像已经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起到安全防范作用。监控摄像能够提前预防、威慑和警示不法分子,还能事后追踪线索,安检侦破提供证据。同时还方便管理人员及时的了解把握工作的进度和状况,而不用亲临现场。现阶段,监控摄像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安装布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而对于有限数量的监控摄像设备,能够在固定的位置获得尽可能大范围的监控视野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而实现大范围的监控,摄像过程的位置与角度控制是必须的,如何稳定的高自由灵活度的进行全方位的摄像是一个有价值去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方位摄像模组,以在固定的位置稳定的高自由灵活度的尽可能获得大范围的监控视野。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方位摄像模组,包括上组件和下组件,所述上组件包括上座体,所述上座体的底部形成有上通线口,所述上通线口的两侧对称设有半月状的转动轨道;所述下组件包括下座体,所述下座体的顶部形成有下通线口,所述下通线口的两侧对称设有转动限位块;所述上座体与所述下座体连接后,使所述上通线口与所述下通线口上下吻合,且所述转动限位块置于所述转动轨道内部,所述转动限位块在所述转动轨道内部转动以改变所述下座体与上座体之间的连接角度。作为全方位摄像模组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轨道的对称轴为所述上座体及上通线口的重叠中心线;转动轨道的中间位置设有零位感应块,转动轨道的外侧设有对应于所述零位感应块的光电传感器。作为全方位摄像模组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座体的后端连接有安装板,上座体的顶部处于所述安装板内侧的位置设有进线口。作为全方位摄像模组的优选方案,上下吻合后的所述上通线口与所述下通线口内部穿插有走线堵头。作为全方位摄像模组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座体的顶部于所述下通线口的两侧位置对称设有搁置槽,所述走线堵头的底部置于所述搁置槽的上方。作为全方位摄像模组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座体的前端形成有摆动避让口,摆动避让口的中心设有上下摆动口,下座体的内部设有摄像组件;所述摄像组件的摄像头从所述上下摆动口伸出,摄像组件的摄像头上下摆动于所述摆动避让口。作为全方位摄像模组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座体的前端内侧正对于所述摆动避让口的位置设有摆动基础口;所述摄像头后端连接的摆动基座活动于所述摆动基础口。作为全方位摄像模组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座体的内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摆动基座的两侧与所述固定架的侧部以孔轴的形式转动连接。作为全方位摄像模组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座体的内部设有麦克风组件,所述麦克风组件处于所述摄像组件的上方;所述下座体设有与所述麦克风组件配合的套筒,所述麦克风组件的端部通过所述套筒伸出下座体的外侧。作为全方位摄像模组的优选方案,所述麦克风组件的下端设有定位块,所述套筒的底部形成有定位滑槽;所述麦克风组件的端部插入所述套筒的过程中,所述定位块移动与所述定位滑槽。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包括上组件和下组件,上组件包括上座体,上座体的底部形成有上通线口,上通线口的两侧对称设有半月状的转动轨道;下组件包括下座体,下座体的顶部形成有下通线口,下通线口的两侧对称设有转动限位块;上座体与下座体连接后,使上通线口与下通线口上下吻合,且转动限位块置于转动轨道内部,转动限位块在转动轨道内部转动以改变下座体与上座体之间的连接角度。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固定的位置区域进行上下和水平范围内的角度调整,调整过程中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能够在固定的位置稳定的高自由灵活度的尽可能获得大范围的监控视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全方位摄像模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全方位摄像模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全方位摄像模组上座体内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全方位摄像模组下座体内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全方位摄像模组采用的摄像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全方位摄像模组采用的摄像组件和下座体结合示意图。图中,1、上组件;2、下组件;3、上座体;4、上通线口;5、转动轨道;6、下座体;7、下通线口;8、转动限位块;9、零位感应块;10、光电传感器;11、安装板;12、走线堵头;13、搁置槽;14、摆动避让口;15、上下摆动口;16、摄像组件;17、摆动基础口;18、摆动基座;19、固定架;20、麦克风组件;21、套筒;22、定位块;23、定位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涉及的摄像模组的摄像原理属于现有技术,摄像组件本身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点在于如何在结构上进行设计以在固定的位置稳定的高自由灵活度的尽可能获得大范围的监控视野。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提供一种全方位摄像模组,包括上组件1和下组件2,所述上组件1包括上座体3,所述上座体3的底部形成有上通线口4,所述上通线口4的两侧对称设有半月状的转动轨道5;所述下组件2包括下座体6,所述下座体6的顶部形成有下通线口7,所述下通线口7的两侧对称设有转动限位块8;所述上座体3与所述下座体6连接后,使所述上通线口4与所述下通线口7上下吻合,且所述转动限位块8置于所述转动轨道5内部,所述转动限位块8在所述转动轨道5内部转动以改变所述下座体6与上座体3之间的连接角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轨道5的对称轴为所述上座体3及上通线口4的重叠中心线;转动轨道5的中间位置设有零位感应块9,转动轨道5的外侧设有对应于所述零位感应块9的光电传感器10。当摄像模组正对前方时,转动限位块8在转动轨道5的位置为初始零位位置,此时零位感应块9感应不到光电传感器10发出的信号。当上座体3和下座体6之间发生转动时,转动限位块8在转动轨道5中偏转,零位感应块9感应到光电传感器10发出的信号,进而实现对摄像模组的转动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座体3的后端连接有安装板11,上座体3的顶部处于所述安装板11内侧的位置设有进线口。上座体3后的安装板11可以将整个摄像模组固定于墙壁,同时固定后不影响进线口的进线。具体的,上下吻合后的所述上通线口4与所述下通线口7内部穿插有走线堵头12。走线堵头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方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组件(1)和下组件(2),所述上组件(1)包括上座体(3),所述上座体(3)的底部形成有上通线口(4),所述上通线口(4)的两侧对称设有半月状的转动轨道(5);/n所述下组件(2)包括下座体(6),所述下座体(6)的顶部形成有下通线口(7),所述下通线口(7)的两侧对称设有转动限位块(8);/n所述上座体(3)与所述下座体(6)连接后,使所述上通线口(4)与所述下通线口(7)上下吻合,且所述转动限位块(8)置于所述转动轨道(5)内部,所述转动限位块(8)在所述转动轨道(5)内部转动以改变所述下座体(6)与上座体(3)之间的连接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组件(1)和下组件(2),所述上组件(1)包括上座体(3),所述上座体(3)的底部形成有上通线口(4),所述上通线口(4)的两侧对称设有半月状的转动轨道(5);
所述下组件(2)包括下座体(6),所述下座体(6)的顶部形成有下通线口(7),所述下通线口(7)的两侧对称设有转动限位块(8);
所述上座体(3)与所述下座体(6)连接后,使所述上通线口(4)与所述下通线口(7)上下吻合,且所述转动限位块(8)置于所述转动轨道(5)内部,所述转动限位块(8)在所述转动轨道(5)内部转动以改变所述下座体(6)与上座体(3)之间的连接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轨道(5)的对称轴为所述上座体(3)及上通线口(4)的重叠中心线;
转动轨道(5)的中间位置设有零位感应块(9),转动轨道(5)的外侧设有对应于所述零位感应块(9)的光电传感器(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方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体(3)的后端连接有安装板(11),上座体(3)的顶部处于所述安装板(11)内侧的位置设有进线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上下吻合后的所述上通线口(4)与所述下通线口(7)内部穿插有走线堵头(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方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体(3)的顶部于所述下通线口(7)的两侧位置对称设有搁置槽(13),所述走线堵头(12)的底部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梦晨戴祥麟刘军胜王大伟于斐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应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