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防抖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78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37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学防抖马达,包括第一基体、可与第一基体产生相对运动的第二基体,以及罩设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外周的壳体,第一基体上安装有第一磁石,第二基体的对应第一磁石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线圈,第一线圈配置为能够产生沿x轴和/或与所述x轴垂直的y轴的驱动力,以使得第一基体与第二基体产生相对运动,其中,第一基体上还安装有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位于第一线圈的背向第一磁石的一侧。第一磁石与第一磁性件的相对位置始终相对固定,使得既可以通过第一磁性件的设置增大驱动力,并且第一磁性件与第一磁石之间的磁吸力也不会对第二基体的运动产生影响,可以避免了产生的磁吸力对驱动力的阻抗,保证了马达具有较大的驱动力和驱动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防抖马达
本公开涉及光学
,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防抖马达。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对清晰成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摄像模组中引入各种用于提高成像清晰度的功能,如加入光学防抖马达或自动对焦马达等。其中,光学防抖马达大多采用音圈控制的方式,即通过线圈和磁石之间的电磁作用控制光学器件沿某一方向发生位移,以补偿拍摄时产生的抖动。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光学防抖马达的驱动力,通常在线圈的背向磁石的一侧安装有磁性件,以集中磁力线分布,从而提高马达驱动力的作用。但是,由于磁性件与磁石之间会产生磁吸力,虽然该磁性件可以起到束磁的作用,但该磁吸力也会影响马达的驱动行程。具体地说,在线圈驱动磁石而与磁石产生相对运动时,磁性件会产生阻抗该驱动的磁吸力,导致线圈在产生相同的驱动力的情况下,光学器件的运动行程变得更小,因此,这种设置方式仍然无法很好的改善马达的驱动力和驱动行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防抖马达,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防抖马达,包括第一基体、可与所述第一基体产生相对运动的第二基体,以及罩设在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外周的壳体,所述第一基体上安装有第一磁石,所述第二基体的对应所述第一磁石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配置为能够产生沿x轴和/或与所述x轴垂直的y轴的驱动力,以使得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二基体产生相对运动,其中,所述第一基体上还安装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的背向所述第一磁石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包括导磁片或第二磁石。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包括导磁片和第二磁石,所述导磁片设置在所述第二磁石的背向所述第一线圈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一基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的沿正交于所述x轴和所述y轴的z轴方向上的一侧的主体,和从所述主体延伸至所述第二基体的另一侧的安装壁,所述第一磁石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磁性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壁。可选地,所述第一磁石的N极和S极配置为沿所述第一线圈的驱动方向分布,所述第一磁石的沿所述第一线圈的驱动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磁性件。可选地,所述第一磁石的N极和S极配置为沿正交于所述x轴和所述y轴的z轴方向分布,所述第一磁石的背向所述第一线圈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磁性件。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圈配置为所产生的驱动力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在所述x轴和/或所述y轴的方向上产生相对线性移动,以及/或者在所述x轴和所述y轴所在的平面内产生相对转动。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圈包括能够产生沿所述x轴的驱动力的至少一个第一子线圈,以及能够产生沿所述y轴的驱动力的至少一个第二子线圈,所述第一子线圈配置为所产生的驱动力能够驱动使得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二基体在所述x轴向上产生相对线性移动和/或在所述x轴和所述y轴所在的平面内产生相对转动,以及/或者所述第二子线圈配置为所产生的驱动力能够驱动使得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二基体在所述y轴方向上产生相对线性移动和/或在所述x轴和所述y轴所在的平面内产生相对转动。可选地,所述马达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二基体在沿所述x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第一传感器、在沿所述y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第二传感器,以及在所述x轴和所述y轴所在的平面内的相对转动位置的第三传感器。可选地,所述第二基体在所述第一线圈的背向所述第一磁石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磁性件,所述第四磁性件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二基体之间产生相对于初始位置的偏移时,所述第四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石产生的磁吸力能够使得所述第一基体或所述第二基体产生向初始位置复位的趋势。可选地,所述马达还包括接触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之间的第一滚珠,所述第一基体或所述第二基体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滚珠的第一滚珠槽。可选地,所述马达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之间的簧片,所述簧片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基体连接的第一弹性片、用于与所述第二基体连接的第二弹性片,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弹性片和所述第二弹性片之间的簧丝。可选地,所述马达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体的第一滑轴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基体并与所述第一滑轴接触设置的第二滑轴,所述第一滑轴与所述第二滑轴交叉设置且分别垂直于正交于所述x轴和所述y轴的z轴。可选地,所述马达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基体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边缘处形成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连接至所述第一基体。可选地,所述马达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之间的悬丝。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光学防抖马达的驱动过程中,第一磁石与第一磁性件的相对位置始终相对固定,使得既可以通过第一磁性件的设置来提高磁密度,从而增大驱动力以增大运动行程,并且第一磁性件与第一磁石之间的磁吸力也不会对第二基体的运动产生影响,可以避免了产生的磁吸力对驱动力的阻抗,保证了马达具有较大的驱动力和驱动行程。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带有自动对焦马达的光学防抖马达的分解图;图2是图1中的光学防抖马达的沿x轴和z轴所在的平面剖切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光学防抖马达沿x轴和y轴所在的平面剖切的剖视图;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磁性件的布置示意图;图5是图4的实施例对应的磁力线分布图;图6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磁性件与第一磁石和第一线圈的布置示意图;图7是图6的实施例对应的磁力线分布图;图8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磁性件与第一磁石和第一线圈的布置示意图;图9是图8的实施例对应的磁力线分布图;图10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磁性件与第一磁石和第一线圈的布置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实施例对应的磁力线分布图;图12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磁性件与第一磁石和第一线圈的布置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实施例对应的磁力线分布图;图14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磁性件与第一磁石和第一线圈的布置示意图;图15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磁性件与第一磁石和第一线圈的布置示意图;图16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磁性件与第一磁石和第一线圈的布置示意图;图17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磁性件与第一磁石和第一线圈的布置示意图;图18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磁性件与第一磁石和第一线圈的布置示意图;图19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线圈的布置示意图;图20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线圈的布置示意图;图21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线圈的布置示意图;图22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体(100)、可与所述第一基体(100)产生相对运动的第二基体(200),以及罩设在所述第一基体(100)和所述第二基体(200)外周的壳体(400),所述第一基体(100)上安装有第一磁石(110),所述第二基体(200)的对应所述第一磁石(110)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线圈(210),所述第一线圈(210)配置为能够产生沿x轴和/或与所述x轴垂直的y轴的驱动力,以使得所述第一基体(100)与所述第二基体(200)产生相对运动,/n其中,所述第一基体(100)上还安装有第一磁性件(120),所述第一磁性件(120)位于所述第一线圈(210)的背向所述第一磁石(110)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体(100)、可与所述第一基体(100)产生相对运动的第二基体(200),以及罩设在所述第一基体(100)和所述第二基体(200)外周的壳体(400),所述第一基体(100)上安装有第一磁石(110),所述第二基体(200)的对应所述第一磁石(110)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线圈(210),所述第一线圈(210)配置为能够产生沿x轴和/或与所述x轴垂直的y轴的驱动力,以使得所述第一基体(100)与所述第二基体(200)产生相对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基体(100)上还安装有第一磁性件(120),所述第一磁性件(120)位于所述第一线圈(210)的背向所述第一磁石(11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20)包括导磁片(121)或第二磁石(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120)包括导磁片(121)和第二磁石(122),所述导磁片(121)设置在所述第二磁石(122)的背向所述第一线圈(21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1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200)的沿正交于所述x轴和所述y轴的z轴方向上的一侧的主体(101),和从所述主体(101)延伸至所述第二基体(200)的另一侧的安装壁(102),所述第一磁石(110)安装于所述主体(101),所述第一磁性件(120)安装于所述安装壁(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石(110)的N极和S极配置为沿所述第一线圈(210)的驱动方向分布,所述第一磁石(110)的沿所述第一线圈(210)的驱动方向上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磁性件(1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石(110)的N极和S极配置为沿正交于所述x轴和所述y轴的z轴方向分布,所述第一磁石(110)的背向所述第一线圈(2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磁性件(1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210)配置为所产生的驱动力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基体(100)和所述第二基体(200)在所述x轴和/或所述y轴的方向上产生相对线性移动,以及/或者在所述x轴和所述y轴所在的平面内产生相对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210)包括能够产生沿所述x轴的驱动力的至少一个第一子线圈(211),以及能够产生沿所述y轴的驱动力的至少一个第二子线圈(212),
所述第一子线圈(211)配置为所产生的驱动力能够驱动使得所述第一基体(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可利尔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