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多功能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76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办公桌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多功能桌,包括第一桌板、第二桌板,设置在第一桌板一端的用于使所述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维持在同一平面的插接组件,设置于第一桌板侧壁上的幕布组件;所述第一桌板与幕布组件所在的侧壁相邻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幕布组件的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之间、桌脚与第一桌板之间、桌脚与第二桌板之间均为可转动连接,在需要使用时可方便快速地打开构成桌子,而在不需要使用时又方便折叠收纳。同时,第一桌板的侧壁设置有幕布组件、支撑组件,方便了会议过程中投影仪的使用,同时幕布组件可从第一桌板上拆下,使用方便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多功能桌
本技术涉及办公桌椅
,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多功能桌。
技术介绍
桌子是一种常用家具,制作原料多为木材。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可以在上面放东西、做事情、吃饭、写字、工作等,传统的桌子是由光滑平板、腿和其它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家具。为了迎合大众需求,桌子的类型丰富多样,桌子按需求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比如办公桌、餐桌、课桌、电脑桌、讲桌等。现如今,在现代的公司企业内部,经常需要召开会议以传达工作计划或进行工作总结等,对于较大型的公司一般配备有专门的会议桌,可以实现多人会议。然而,对于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本身的办公空间有限,没有条件设置单独的会议桌,因会议占工作内容的比例较小,若勉强设置则会造成办公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现在在会议之中通常会使用投影设备,需要额外设置投影幕布,而投影幕布一旦设置之后就是固定的,无法灵活适应办公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多功能桌。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可折叠多功能桌,包括第一桌板,与第一桌板可转动连接的第二桌板,设置在第一桌板一端的用于使所述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维持在同一平面的插接组件,设置于第一桌板远离所述第二桌板的侧壁上的幕布组件;所述幕布组件和第二桌板之间可拆卸链接;所述第一桌板与幕布组件所在的侧壁相邻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幕布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的下方均可转动连接有桌脚,且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均至少连接有两个桌脚;所述桌脚设置有一长条状开口,在长条状开口内可转动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可向上翻转并与所述第一桌板或第二桌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通过固定插销与所述第一桌板或第二桌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桌板侧壁的转动部,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伸缩杆,设置于伸缩杆末端的支撑架,以及用于锁紧所述转动部与第一桌板的锁紧螺柱。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柱上设置有把柄。进一步的,所述幕布组件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幕布,设置于外壳侧壁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桌板的挂钩。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桌板与所述幕布组件对应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挂钩的连接勾。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上均设置有若干插座,且所述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的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外接电源的电源口。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插接杆,设置在插接杆侧壁的多个插接部,所述插接杆的两端伸出第一桌板的两侧壁,且插接杆的端部均设置有供人手推动的推动部;所述第二桌板设置有供插接部插入的多个插接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通过铰链连接。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同时桌脚与第一桌板之间、桌脚与第二桌板之间均为可转动连接,在需要使用时可方便快速地打开构成桌子,而在不需要使用时又方便折叠收纳。同时,第一桌板的侧壁设置有幕布组件、支撑组件,方便了会议过程中投影仪的使用,同时幕布组件可从第一桌板上拆下,使用方便灵活。本技术上设置了插座与电源口,方便引入外部电源,有效应对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多功能桌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桌脚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插接组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桌板示意图,该状态下隐藏了幕布组件、连接勾。图5为本技术的打开过程状态图。图中包括有:第一桌板1、连接勾11、第二桌板2、插接孔21、插接组件3、插接杆31、插接部32、推动部33、幕布组件4、外壳41、幕布42、挂钩43、支撑组件5、转动部51、伸缩杆52、支撑架53、锁紧螺柱54、把柄55、桌脚6、长条状开口61、支撑杆62、固定插销63、插座7、电源口8、铰链9。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多功能桌,包括第一桌板1,与第一桌板1可转动连接的第二桌板2,设置在第一桌板1一端的用于使所述第一桌板1和第二桌板2维持在同一平面的插接组件3,设置于第一桌板1远离所述第二桌板2的侧壁上的幕布42组件4;所述幕布42组件4和第二桌板2之间可拆卸链接;所述第一桌板1与幕布42组件4所在的侧壁相邻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幕布42组件4的支撑组件5。所述第一桌板1和第二桌板2通过铰链9连接。所述第一桌板1和第二桌板2的下方均可转动连接有桌脚6,且第一桌板1和第二桌板2均至少连接有两个桌脚6;所述桌脚6设置有一长条状开口61,在长条状开口61内可转动连接有一支撑杆62,所述支撑杆62可向上翻转并与所述第一桌板1或第二桌板2连接。所述支撑杆62通过固定插销63与所述第一桌板1或第二桌板2连接。第一桌板1和第二桌板2的底部均设置有容纳桌脚6的凹槽,在收纳时可将桌脚6置于凹槽内。同时,支撑杆62的端部也可以连接到凹槽处,并通过插销固定。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桌板1侧壁的转动部51,与所述转动部51连接的伸缩杆52,设置于伸缩杆52末端的支撑架53,以及用于锁紧所述转动部51与第一桌板1的锁紧螺柱54。所述锁紧螺柱54上设置有把柄55,在使用时,调整转动部51到合适的角度后,拨动把柄55将其锁紧即可。所述幕布42组件4包括外壳41,设置于外壳41内的幕布42,设置于外壳41侧壁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桌板1的挂钩43。幕布42具体是卷绕在外壳41内的,当要使用时拉出,同时调整支撑组件5,拉出伸缩杆52,幕布42的一侧通常都是设计有一根杆的,两侧的支撑组件5的支撑架53刚好可以把杆架住,从而使幕布42打开。所述第一桌板1与所述幕布42组件4对应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挂钩43的连接勾11。幕布42组件4和第一桌板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不需要使用时可将幕布42组件4单独拆下。所述第一桌板1和第二桌板2上均设置有若干插座7,且所述第一桌板1和第二桌板2的侧壁均设置有用于外接电源的电源口8,电源口8通过导线和插座7电性连接。第一桌板1和第二桌板2在具体实施时可设置电源管理模块,这是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做累赘叙述。插座7可方便电脑、投影仪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所述插接组件3包括插接杆31,设置在插接杆31侧壁的多个插接部32,所述插接杆31的两端伸出第一桌板1的两侧壁,且插接杆31的端部均设置有供人手推动的推动部33;所述第二桌板2设置有供插接部32插入的多个插接孔21。在将第一桌板1和第二桌板2打开到两个桌板处于同一平面时,朝向第二桌板2拨动插接组件3,插接部32即插入第二桌板2的插接孔21中。本技术的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同时桌脚与第一桌板之间、桌脚与第二桌板之间均为可转动连接,在需要使用时可方便快速地打开构成桌子,而在不需要使用时又方便折叠收纳。同时,第一桌板的侧壁设置有幕布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多功能桌,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桌板,与第一桌板可转动连接的第二桌板,设置在第一桌板一端的用于使所述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维持在同一平面的插接组件,设置于第一桌板远离所述第二桌板的侧壁上的幕布组件;所述幕布组件和第二桌板之间可拆卸链接;所述第一桌板与幕布组件所在的侧壁相邻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幕布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的下方均可转动连接有桌脚,且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均至少连接有两个桌脚;所述桌脚设置有一长条状开口,在长条状开口内可转动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可向上翻转并与所述第一桌板或第二桌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多功能桌,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桌板,与第一桌板可转动连接的第二桌板,设置在第一桌板一端的用于使所述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维持在同一平面的插接组件,设置于第一桌板远离所述第二桌板的侧壁上的幕布组件;所述幕布组件和第二桌板之间可拆卸链接;所述第一桌板与幕布组件所在的侧壁相邻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幕布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的下方均可转动连接有桌脚,且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均至少连接有两个桌脚;所述桌脚设置有一长条状开口,在长条状开口内可转动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可向上翻转并与所述第一桌板或第二桌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多功能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通过固定插销与所述第一桌板或第二桌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多功能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桌板侧壁的转动部,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伸缩杆,设置于伸缩杆末端的支撑架,以及用于锁紧所述转动部与第一桌板的锁紧螺柱。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景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文泰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