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70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吹风机包括风机本体和发光机构,所述发光机构安装于风机本体内,所述发光机构包括光源、光路区、第一透光板和第一板体,第一透光板上设有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板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透光率;当风机本体工作时,风机内的风扇开始转动,透过出风口向外吹风,同时发光机构内的光源通电发光,光线经过入光口进入光路区,由于所述第一透光板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透光率,因此从第一透光板向光路区的方向,在光路区内会形成连续的光圈通道,既增加了吹风机整体的美观度,又能够提升风机工作时的视觉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A hair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风机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吹风机。
技术介绍
电吹风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用电设备,主要用于头发的干燥和整形,但也可供实验室、理疗室及工业生产、美工等方面作局部干燥、加热和理疗之用;电吹风包括一组电热丝和一个高转速小风扇组合而成的,通电时电热丝会产生热量,风扇吹出的风经过电热丝变成热风。现有的电吹风通常包括头部和手柄,在头部的一端设有吹风口,另一端为封闭结构,整体结构比较单一,美观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电吹风整体结构单一、美观度差。(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包括:风机本体和设于所述风机本体内的发光机构;所述发光机构包括光源、光路区、第一透光板和第一板体,所述第一透光板和所述第一板体之间形成所述光路区,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第一透光板和所述光源之间,所述光路区具有入光口,所述光源产生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口进入所述光路区,所述第一透光板上设有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板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透光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发光机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第一透光板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所述第一板体和光源均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安装筒和不透光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安装筒的一端相连,在所述安装筒内形成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第一透光板连接在所述安装筒的另一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发光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三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相互贴合,所述第三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发光区,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发光区内;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安装筒的内壁之间具有连通发光区和光路区的间隙,所述入光口为所述间隙。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板体为第三透光板,所述第三透光板上设有第三透光部,所述第三透光板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三透光部的透光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体为第二透光板,所述第二透光板上设有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板的透光率大于第二透光部的透光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透光部为粘贴于所述第一透光板上的第一透光膜,或所述第一透光部为设于所述第一透光板上的第一透光层;所述第二透光部为粘贴于所述第二透光板上的第二透光膜,或所述第二透光部为设于所述第二透光板上的第二透光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透光板为亚克力板、玻璃板和PC板中的一种,所述第二透光板为亚为亚克力板、玻璃板和PC板中的一种。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透光板的厚度和所述第二透光板的厚度均为1.2-2mm;所述第一透光部和所述第二透光部的透光率均为20-7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机本体上设有吹风口,所述发光机构安装于所述风机本体相对于所述吹风口的另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吹风机包括风机本体和发光机构,所述发光机构安装于风机本体内,所述发光机构包括光源、光路区、第一透光板和第一板体,第一透光板和第一板体之间形成光路区,第一透光板上设有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板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透光率;当风机本体工作时,风机内的风扇开始转动,透过出风口向外吹风,同时发光机构内的光源通电发光,光线经过入光口进入光路区,由于所述第一透光板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透光率,因此从第一透光板的向光路区的方向,在光路区内会形成连续的光圈通道,既增加了吹风机整体的美观度,又能够提升风机工作时的视觉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风机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安装筒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风机的立体图。图标:1-风机本体;11-头部;111-吹风口;12-手柄;13-发光机构;131-第一透光板;132-第一板体;133-第二板体;134-第三板体;135-安装筒;136-光路区;137-发光区;138-光源;139-入光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包括,风机本体1和设于所述风机本体1内的发光机构13;所述发光机构13包括光源138、光路区136、第一透光板131和第一板体132,所述第一透光板131和所述第一板体132之间形成所述光路区136,所述第一板体132位于所述第一透光板131和所述光源138之间,所述光路区136具有入光口139,所述光源138产生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口139进入所述光路区136,所述第一透光板131上设有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板131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透光率。本技术提供的吹风机包括风机本体1和发光机构13,所述发光机构13安装于风机本体1内;当风机本体1工作时,风机内的风扇开始转动,风扇将外部的风从进风口处吸风,经过加热组件进行加热,然后透过出风口向外吹风,同时发光机构13内的光源138通电发光,同时发光机构13内的光源138通电发光,光线经过入光口139进入光路区136,由于所述第一透光板131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透光率,因此在光路区136内形成通道状的光路,从第一透光板131的向光路区136的方向,在光路区136内会形成连续的光圈通道(如图4所示),既增加了吹风机整体的美观度,又能够提升风机工作时的视觉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风机本体1上设有吹风口111,所述发光机构13安装于所述风机本体1相对于所述吹风口111的另一端;发光机构13设于吹风口111相对的另一侧内部,当吹风机通电时,发光机构13的光路区136内形成连续的光圈通道,光圈通道在视觉上有吹风机进风风道的视觉感(如图4所示),进一步提升吹风机工作时的视觉效果,增加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可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风机本体1包括手柄12和头部11,所述手柄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头部11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本体和设于所述风机本体内的发光机构;/n所述发光机构包括光源、光路区、第一透光板和第一板体,所述第一透光板和所述第一板体之间形成所述光路区,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第一透光板和所述光源之间,所述光路区具有入光口,所述光源产生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口进入所述光路区,所述第一透光板上设有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板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透光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本体和设于所述风机本体内的发光机构;
所述发光机构包括光源、光路区、第一透光板和第一板体,所述第一透光板和所述第一板体之间形成所述光路区,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第一透光板和所述光源之间,所述光路区具有入光口,所述光源产生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口进入所述光路区,所述第一透光板上设有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板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一透光部的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机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第一透光板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端;所述第一板体和光源均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安装筒和不透光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安装筒的一端相连,在所述安装筒内形成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第一透光板连接在所述安装筒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三板体;
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相互贴合,所述第三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发光区,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发光区内;
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安装筒的内壁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未丰任晓东李丐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