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型医用外科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51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菌型医用外科口罩,包括口罩主体,所述口罩主体内侧设有内防护层,所述口罩主体外侧设有外防护层,所述口罩主体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挂耳带,所述内防护层包括透气层、吸水层,所述透气层外侧与吸水层固定连接,所述吸水层外侧设有竹炭纤维层,所述外防护层包括第一抑菌层、第二抑菌层,所述第一抑菌层位于第二抑菌层上方,所述第二抑菌层内侧的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内侧设有抗拉纤维层,所述抗拉纤维层内侧设有活性炭吸附层,提高内防护层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的提高,且使整体的生产加工更加的环保,能够避免外防护层外表面和内表面发生细菌滋生的情况,有效的外部灰尘颗粒进行阻隔过滤。

Bacteriostatic medical surgical m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型医用外科口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抑菌型医用外科口罩,属于医学用品

技术介绍
医院是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度集中的地方,而接触方式是疾病传染的主要渠道,为了避免通过空气传播等方式的病菌传播,在医疗卫生防护等方面都会使用口罩,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口罩结构简单,防护功能单一,大多是一层塑料材料制作而成,不能够抗菌进行有效的防护,为此,提供一种抑菌型医用外科口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抑菌型医用外科口罩,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抑菌型医用外科口罩,包括口罩主体,所述口罩主体内侧设有内防护层,所述口罩主体外侧设有外防护层,所述口罩主体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挂耳带,所述内防护层包括透气层、吸水层,所述透气层外侧与吸水层固定连接,所述吸水层外侧设有竹炭纤维层,所述外防护层包括第一抑菌层、第二抑菌层,所述第一抑菌层位于第二抑菌层上方,所述第二抑菌层内侧的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内侧设有抗拉纤维层,所述抗拉纤维层内侧设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内侧设有PP棉过滤层。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口罩主体外壁上方嵌设有金属软条,所述口罩主体位于金属软条下方。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竹炭纤维层外侧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与口罩主体内侧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PP棉过滤层与第一抑菌层内侧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防护层的高度大于口罩主体的高度,所述内防护层内侧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条。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竹炭纤维层与抗拉纤维层的厚度为0.3-0.6mm,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与PP棉过滤层的厚度为0.25-0.5mm。本技术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竹炭纤维层,能够提高内防护层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的提高,且使整体的生产加工更加的环保;2、通过设置第一抑菌层与第二抑菌层,能够避免外防护层外表面和内表面发生细菌滋生的情况;3、通过设置活性炭吸附层与PP棉过滤层,能够有效的外部灰尘颗粒进行阻隔过滤,活性炭吸附层能够将外部通过口罩的空气异味进行过滤。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抑菌型医用外科口罩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抑菌型医用外科口罩的内防护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抑菌型医用外科口罩的外防护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口罩主体;2、内防护层;3、外防护层;4、挂耳带;5、透气层;6、吸水层;7、竹炭纤维层;8、第一抑菌层;9、第二抑菌层;10、防水层;11、抗拉纤维层;12、活性炭吸附层;13、PP棉过滤层;14、金属软条;15、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抑菌型医用外科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所述口罩主体1内侧设有内防护层2,所述口罩主体1外侧设有外防护层3,所述口罩主体1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挂耳带4,所述内防护层2包括透气层5、吸水层6,所述透气层5外侧与吸水层6固定连接,所述吸水层6外侧设有竹炭纤维层7,通过设置竹炭纤维层7,能够提高内防护层2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的提高,且使整体的生产加工更加的环保,所述外防护层3包括第一抑菌层8、第二抑菌层9,所述第一抑菌层8位于第二抑菌层9上方,通过设置第一抑菌层8与第二抑菌层9,能够有效的对外防护层3的外侧与内侧分别进行抑菌防护,从而能够避免外防护层3外表面和内表面发生细菌滋生的情况,所述第二抑菌层9内侧的设有防水层10,所述防水层10内侧设有抗拉纤维层11,通过设置抗拉纤维层11,能够增加口罩使用过程中的韧性,避免反复拉扯口罩导致发生撕裂的情况发生,所述抗拉纤维层11内侧设有活性炭吸附层12,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2内侧设有PP棉过滤层13,所述PP棉过滤层13与第一抑菌层8内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活性炭吸附层12与PP棉过滤层13,能够有效的外部灰尘颗粒进行阻隔过滤,活性炭吸附层12能够将外部通过口罩的空气异味进行过滤。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口罩主体1外壁上方嵌设有金属软条14,所述口罩主体1位于金属软条14下方。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竹炭纤维层7外侧设有耐磨层15,所述耐磨层15与口罩主体1内侧固定连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内防护层2的高度大于口罩主体1的高度,所述内防护层2内侧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条。具体的,如图2-3所示,所述竹炭纤维层7与抗拉纤维层11的厚度为0.3-0.6mm,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2与PP棉过滤层13的厚度为0.25-0.5mm。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竹炭纤维层7,能够提高内防护层2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的提高,且使整体的生产加工更加的环保,通过第一抑菌层8与第二抑菌层9,能够有效的对外防护层3的外侧与内侧分别进行抑菌防护,从而能够避免外防护层3外表面和内表面发生细菌滋生的情况,通过抗拉纤维层11,能够增加口罩使用过程中的韧性,避免反复拉扯口罩导致发生撕裂的情况发生,通过活性炭吸附层12与PP棉过滤层13,能够有效的外部灰尘颗粒进行阻隔过滤,活性炭吸附层12能够将外部通过口罩的空气异味进行过滤。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菌型医用外科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内侧设有内防护层(2),所述口罩主体(1)外侧设有外防护层(3),所述口罩主体(1)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挂耳带(4),所述内防护层(2)包括透气层(5)、吸水层(6),所述透气层(5)外侧与吸水层(6)固定连接,所述吸水层(6)外侧设有竹炭纤维层(7),所述外防护层(3)包括第一抑菌层(8)、第二抑菌层(9),所述第一抑菌层(8)位于第二抑菌层(9)上方,所述第二抑菌层(9)内侧的设有防水层(10),所述防水层(10)内侧设有抗拉纤维层(11),所述抗拉纤维层(11)内侧设有活性炭吸附层(12),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2)内侧设有PP棉过滤层(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型医用外科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内侧设有内防护层(2),所述口罩主体(1)外侧设有外防护层(3),所述口罩主体(1)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挂耳带(4),所述内防护层(2)包括透气层(5)、吸水层(6),所述透气层(5)外侧与吸水层(6)固定连接,所述吸水层(6)外侧设有竹炭纤维层(7),所述外防护层(3)包括第一抑菌层(8)、第二抑菌层(9),所述第一抑菌层(8)位于第二抑菌层(9)上方,所述第二抑菌层(9)内侧的设有防水层(10),所述防水层(10)内侧设有抗拉纤维层(11),所述抗拉纤维层(11)内侧设有活性炭吸附层(12),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2)内侧设有PP棉过滤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抑菌型医用外科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外壁上方嵌设有金属软条(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蓝星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