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冗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148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9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核冗余系统,包括:主核,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可编程逻辑组件的第一数据,并在预设定时到期时对第一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第一数据包;第一副核,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可编程逻辑组件的第二数据,并在预设定时到期时对第二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第二数据包;第一内存,连接至主核和第一副核,被配置为存储第二数据包;其中,主核还被配置为:从第一内存读取第二数据包;基于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进行判决得到判决结果;响应于确定判决结果指示判决成功,确定正确的数据包;将正确的数据包发送至应用层。根据本公开,实现了数据的高效通信,且通过主核对所有数据进行判决后传输正确的数据,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核冗余系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多核冗余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嵌入式计算机在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现代电子设备正常运转的基石。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黑客攻击的日益猖狂和各种漏洞后门的存在,使原本安全性较低的电子系统变得更加脆弱。这使电子产品对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方面,系统的避错和容错都是比较关键的环节。现有技术中,存在嵌入式系统结构单一,抗风险性,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核冗余系统。基于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核冗余系统,包括:主核,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可编程逻辑组件的第一数据,并在预设定时到期时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第一数据包;第一副核,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可编程逻辑组件的第二数据,并在所述预设定时到期时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第二数据包;第一内存,连接至所述主核和所述第一副核,被配置为存储所述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主核还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内存读取所述第二数据包;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判决得到判决结果;响应于确定所述判决结果指示判决成功,确定正确的数据包;将所述正确的数据包发送至应用层。可选地,所述主核包括:主定时器模块、主核接收模块、主数据库模块、主核打包模块、判决模块和传输模块,其中,所述主核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存储于所述主数据库模块中;当所述主定时器模块的所述预设定时到期时,所述主核打包模块将所述主数据库模块中的所述第一数据打包为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主核接收模块还从所述第一内存读取所述第二数据包;所述判决模块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判决以得到所述判决结果,且响应于确定所述判决结果指示判决成功,确定正确的数据包;所述传输模块将所述正确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应用层。可选地,所述第一副核包括:第一定时器模块、第一数据库模块和第一打包模块,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数据库模块中;当所述第一定时器模块的所述预设定时到期时,所述第一打包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库模块中的所述第二数据打包为所述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存发送至所述第一内存。可选地,所述第一副核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核,所述第一内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存储子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一标志位子区域;对于每个第一核,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子区域对应存储所述第一核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标志位子区域对应存储所述第一核的第二数据包的标志位。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判决得到判决结果;且响应于确定所述判决结果指示判决成功,确定正确的数据包,包括:确定进行所述判决的所有数据包中出现次数最多,且出现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数据包为所述正确的数据包。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副核,与所述第一副核不同,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可编程逻辑组件的第三数据,并在所述预设定时到期时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第三数据包;所述主核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和所述第三数据包进行所述判决得到判决结果;响应于确定所述判决结果指示判决成功,确定正确的数据包;将所述正确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应用层。可选地,所述第二副核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核,所述第一内存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存储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二标志位区域;其中,对于每个第二核,所述第二数据存储子区域对应存储所述第二核的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二标志位子区域对应存储所述第二核的第三数据包的标志位。可选地,所述第二副核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核,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内存,连接至所述主核和所述第二副核,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数据存储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三标志位区域;其中,对于每个第二核,所述第三数据存储子区域对应存储所述第二核的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标志位子区域对应存储所述第二核的第三数据包的标志位。可选地,所述第二副核包括:第二定时器模块、第二数据库模块和第二打包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并将所述第三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二数据库模块中;当所述第二定时器模块的所述预设定时到期时,所述第二打包模块将所述第二数据库模块中的所述第三数据打包为所述第三数据包。可选地,所述主核还通过多个并行线程从所述第一内存和所述第二内存中读取所述第二数据包和所述第三数据包,其中,每个所述线程分别读取每个所述第一副核的第二数据包或每个所述第二副核的第三数据包。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核冗余系统,通过多核以及共享的内存的结构实现了数据的高效通信,且通过主核对所有数据进行判决后传输正确的数据,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核冗余系统的示意性框图;图2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主核的示意性框图;图3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内存的示例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内存的示例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主核从第一内存读取第二数据包的过程的示例流程图;图6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大数判决的过程的示例流程图;图7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内存的示例的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核冗余系统的示例的示意性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传统的嵌入式系统结构单一,抗风险性,安全性较低,而且由于各种漏洞和后门的存在,和黑客木马的猖獗,使得电子系统变得更加脆弱。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不断增加,这就对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核冗余系统,包括:/n主核,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可编程逻辑组件的第一数据,并在预设定时到期时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第一数据包;/n第一副核,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可编程逻辑组件的第二数据,并在所述预设定时到期时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第二数据包;/n第一内存,连接至所述主核和所述第一副核,被配置为存储所述第二数据包;/n其中,所述主核还被配置为:/n从所述第一内存读取所述第二数据包;/n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判决得到判决结果;/n响应于确定所述判决结果指示判决成功,确定正确的数据包;/n将所述正确的数据包发送至应用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核冗余系统,包括:
主核,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可编程逻辑组件的第一数据,并在预设定时到期时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第一数据包;
第一副核,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可编程逻辑组件的第二数据,并在所述预设定时到期时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打包,得到第二数据包;
第一内存,连接至所述主核和所述第一副核,被配置为存储所述第二数据包;
其中,所述主核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第一内存读取所述第二数据包;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判决得到判决结果;
响应于确定所述判决结果指示判决成功,确定正确的数据包;
将所述正确的数据包发送至应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主核包括:主定时器模块、主核接收模块、主数据库模块、主核打包模块、判决模块和传输模块,其中,
所述主核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存储于所述主数据库模块中;
当所述主定时器模块的所述预设定时到期时,所述主核打包模块将所述主数据库模块中的所述第一数据打包为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主核接收模块还从所述第一内存读取所述第二数据包;
所述判决模块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判决以得到所述判决结果,且响应于确定所述判决结果指示判决成功,确定正确的数据包;
所述传输模块将所述正确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应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副核包括:第一定时器模块、第一数据库模块和第一打包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于所述第一数据库模块中;
当所述第一定时器模块的所述预设定时到期时,所述第一打包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库模块中的所述第二数据打包为所述第二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存发送至所述第一内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副核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核,所述第一内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存储子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一标志位子区域;
对于每个第一核,所述第一数据存储子区域对应存储所述第一核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标志位子区域对应存储所述第一核的第二数据包的标志位。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壮张会彬张杰高文杰李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