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的羽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42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7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羽绒服,其包括羽绒服本体,羽绒服本体包括衣身和与衣身连接的衣帽;衣帽设置为两层,两层衣帽的边沿相互连接,两层衣帽连接的边沿设置有开口,两层衣帽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衣身的空间。本申请具有收纳方便、收纳空间大、携带方便和保暖效果好的效果。

A down jacket convenient for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纳的羽绒服
本申请涉及羽绒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羽绒服。
技术介绍
羽绒服是冬季抵御寒冷所常用的服饰品类,在温度相对较低的地区更需要面料较为厚实、充绒量较大的羽绒服来抵御低温和大风天气。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室外温度较低,人们一般会在室外穿着羽绒服;到了室内时,由于室内一般都会有暖气或空调使室内温度较高,人们会将羽绒服脱下。专利技术人发现,面料较厚、填充量较大的羽绒服的体积较大,存在脱下羽绒服后不易收纳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方便收纳羽绒服,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的羽绒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收纳的羽绒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纳的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羽绒服本体包括衣身和与衣身连接的衣帽;衣帽设置为两层,两层衣帽的边沿相互连接,两层衣帽连接的边沿设置有开口,两层衣帽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衣身的空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羽绒服本体所包含的衣帽进行对衣身的收纳,不需要另寻收纳装置,使收纳更加方便;两层衣帽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是一层衣帽形成的容纳空间的两倍,使体积较大的衣身也可以收纳进衣帽内的空间;衣帽在穿着时可以作为对头部保暖的部位,双层的衣帽还可以使保暖效果更好。可选的,衣帽的两层设置为基础帽体和扩容帽体,基础帽体与衣身连接,基础帽体和扩容帽体的边沿相互连接,基础帽体与扩容帽体边沿的开口处位于基础帽体与衣身的连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帽体与扩容帽体边沿的开口处位于基础帽体与衣身的连接处,在收纳时只需要将衣身向衣帽方向卷起,就可以将衣身收纳进基础帽体与扩容帽体之间形成的空间。可选的,基础帽体和扩容帽体上设置有卡接扣,基础帽体和扩容帽体上的卡接扣在穿着状态时位置相互对应并相互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扣可以在穿着状态时将基础帽体与扩容帽体之间的开口闭合,使羽绒服本体的穿着状态更稳定,还可以减少冷空气进入。可选的,基础帽体和扩容帽体上设置有卡接扣,基础帽体和扩容帽体上的卡接扣在收纳状态时位置相互对应并相互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扣的配合可以在收纳状态时将基础帽体与扩容帽体之间的开口闭合,使收纳状态更加稳定,衣身不易从衣帽中溢出。可选的,衣帽上还设置有背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收纳好的羽绒服本体更方便携带。可选的,背带设置有两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羽绒服本体在携带时更加稳定。可选的,两根背带设置有收纳状态时位置相互对应并相互卡接的背带卡接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背带上的卡接扣配合卡接可以更稳定地将基础帽体与扩容帽体之间的开口闭合,进一步提高了收纳状态的稳定性。可选的,衣帽与衣身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衣帽单独拆卸下,与背带配合作为收纳个体使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在穿着羽绒服时的收纳需求;还可以在需要收纳衣身时将衣身单独折叠后再放入衣帽中,使收纳更加方便。可选的,衣帽和衣身上设置有拉链,拉链上设置有拉锁,衣帽与衣身通过拉链和拉锁的配合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链和拉锁的配合,使衣身和衣帽可拆卸连接,而且拉锁便于操作,使衣帽的拆卸更加便捷。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利用羽绒服本体所包含的衣帽进行对衣身的收纳,使收纳更加方便;两层衣帽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是一层衣帽形成的容纳空间的两倍,使体积较大的衣身也可以收纳进衣帽内的空间;2.通过设置卡接扣,使羽绒服本体在收纳状态时更加稳定;3.通过设置背带,使羽绒服本体在收纳时更加便携。附图说明图1是便于收纳的羽绒服穿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便于收纳的羽绒服的基础帽体和扩容帽体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便于收纳的羽绒服收纳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便于收纳的羽绒服衣帽拆下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羽绒服本体;11、衣身;111、衣袖;12、衣帽;121、基础帽体;122、扩容帽体;123、卡接扣;1231、公扣;1232、母扣;13、拉链;131、拉锁;2、背带;21、背带卡接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收纳的羽绒服。参照图1,便于收纳的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1;羽绒服本体1包括衣身11和连接于衣身11衣领处的衣帽12。衣身11上还设置有衣袖111,本申请既可以应用于无袖的羽绒背心也可以应用于有衣袖111的羽绒服,在本实施例中以有衣袖111的羽绒服为例进行说明。衣帽12包括两层,分别为基础帽体121和扩容帽体122,基础帽体121与衣身11连接,基础帽体121和扩容帽体122的边沿缝合且设置有用于放入衣身11的开口,基础帽体121与扩容帽体122边沿的开口处位于基础帽体121与衣身11的连接处;基础帽体121与扩容帽体12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衣身11的空间。参照图2、图3,将基础帽体121与扩容帽体122向外翻起后,基础帽体121与扩容帽体122之间形成了原先基础帽体121容纳空间两倍的空间,可以有效地容纳体积较大的衣身11。将衣袖111向内折叠后再将衣身11卷起,就可以将衣身11收纳至基础帽体121与扩容帽体122之间的空间内。为了在收纳后可以更方便携带,衣帽12上设置有背带2,背带2关于衣身11对称设置有两条;每一条背带2的一端与基础帽体121缝合,另一端与扩容帽体122缝合,在衣身11收纳至基础帽体121与扩容帽体122之间后,可以通过两根背带2对羽绒服本体1进行携带,使羽绒服本体1更加便携。为了使便于收纳的羽绒服的收纳状态更加稳定,基础帽体121和扩容帽体122上固定有若干卡接扣123,卡接扣123可以采用磁扣或暗扣等卡接扣123,在本实施例中以三组暗扣为例进行说明。卡接扣123包括相互配合的公扣1231和母扣1232;基础帽体121位于开口处边沿的中间固定有公扣1231,扩容帽体122位于开口处边沿的中间固定有母扣1232。在穿着状态时,公扣1231与母扣1232的配合将基础帽体121和扩容帽体122开口处的边沿卡扣连接,不仅可以减少冷空气从开口进入衣帽12,还可以使背带2可以更稳定地收纳于基础帽体121和扩容帽体122之间。另外两组暗扣也固定在基础帽体121和扩容帽体122开口处的边沿;基础帽体121上的公扣123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个公扣1231和一个母扣1232,扩容帽体122上的母扣1232的两侧也对称设置有一个公扣1231和一个母扣1232;基础帽体121和扩容帽体122上的公扣1231与母扣1232位置对应,在穿着状态时,可以通过基础帽体121和扩容帽体122上的暗扣将基础帽体121和扩容帽体122开口处的边沿卡扣连接;在收纳状态时,又可以通过基础帽体121上暗扣的配合和扩容帽体122上的暗扣的配合将收纳时的开口边沿卡扣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纳的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1),羽绒服本体(1)包括衣身(11)和与衣身(11)连接的衣帽(12),其特征在于:所述衣帽(12)设置为两层,两层衣帽(12)的边沿相互连接,两层衣帽(12)连接的边沿设置有开口,两层衣帽(1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衣身(11)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纳的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1),羽绒服本体(1)包括衣身(11)和与衣身(11)连接的衣帽(12),其特征在于:所述衣帽(12)设置为两层,两层衣帽(12)的边沿相互连接,两层衣帽(12)连接的边沿设置有开口,两层衣帽(1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衣身(11)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纳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帽(12)的两层设置为基础帽体(121)和扩容帽体(122),基础帽体(121)与衣身(11)连接,基础帽体(121)和扩容帽体(122)的边沿相互连接,基础帽体(121)与扩容帽体(122)边沿的开口处位于基础帽体(121)与衣身(11)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收纳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帽体(121)和扩容帽体(122)上设置有卡接扣(123),基础帽体(121)和扩容帽体(122)上的卡接扣(123)在穿着状态时位置相互对应并相互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收纳的羽绒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永武
申请(专利权)人:东尚服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