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125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储液器、冷凝器和干燥过滤器,还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气液分离器、第一双通电磁阀、第二双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回热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双通电磁阀、第二双通电磁阀以及三通电磁阀电控连接;制冷方法包括两种模式的切换,分别为普通模式和深冷模式,控制器根据用户需要切换不同的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制冷模式的不同进行调整,在普通制冷模式下,采用高沸点制冷剂作为制冷工质,与混合工质运行相比噪音更低,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更高,而采用混合工质制冷时,增加了冷凝末端回热器,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起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混合工质制冷的设备和装置,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像金枪鱼、三文鱼等高端食材在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上越来越常见,人们对食材保鲜的要求日渐苛刻,传统型-18℃~-24℃的冷柜冰箱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冷冻温度范围为-18~-60℃的产品。其中一部分为采用混合制冷剂工质制取-40℃以下温度的设备,但是该类设备在普通制冷温度范围如-18~-24℃,存在运行过程中压比过大、噪音和耗电量增大的问题,尤其是噪音问题,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感。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为了同时具备深冷和冷冻功能,有时也采用两套系统来提高压缩比和能效比,但其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目前在中小型制冷器具上难以采用。而且某些设备加入了低沸点制冷工质(如R290),使用该工质的设备在普通制冷温度范围(-18~-24℃),和深冷运行范围(-40℃--60℃)过程中,都明显存在噪音过大的问题,作为家用产品方面使用尤其严重。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系统优化改进并配合控制方法,有效的解决了上述制冷设备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设计合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1,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储液器、冷凝器和干燥过滤器,还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气液分离器、第一双通电磁阀、第二双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回热器以及控制器;优选地,压缩机的排气口依次连接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的进口,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依次与第一双通电磁阀、储液器和第二双通电磁阀连接,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和第二双通电磁阀共同连接至三通电磁阀的a端口,三通电磁阀的b端口依次经过回热器的高温高压侧、第二毛细管、第二蒸发器后与第一蒸发器连接,三通电磁阀的c端口经过第一毛细管与第一蒸发器连接,第一蒸发器经过回热器的低温低压侧连接至压缩机的补气口;优选地,控制器与第一双通电磁阀、第二双通电磁阀以及三通电磁阀电控连接。优选地,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储液器之间设有止回阀,防止低沸点制冷剂回流。优选地,干燥过滤器设于冷凝器的出口和回热器入口之间。优选地,回热器需要做绝热保温,保证管路不与内胆和柜体外表面接触,避免凝露现象的产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2,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冷控制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运行普通模式:混合工质制冷剂经过气液分离器分离出高沸点制冷剂和低沸点制冷剂,控制器控制第一双通电磁阀开启,第二双通电磁阀关闭,三通电磁阀的a端口和c端口开启、b端口关闭,低沸点制冷剂经过止回阀储存在储液器中,高沸点制冷剂经过冷凝器和干燥过滤器后,经过第一毛细管进入第一蒸发器蒸发制冷,然后被压缩机吸入,压缩后进入冷凝器放热排出,这时制冷满足要求,运行效率高,节能省电,而且高沸点制冷剂排气压力低,整个系统的运行噪音降低。S2、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是否触发深冷模式;若不触发深冷模式,则返回步骤1;若触发深冷模式,则进入步骤S3;S3、运行深冷模式:控制器控制第二双通电磁阀开启,三通电磁阀的b端口开启、c端口关闭,高沸点制冷剂依次经过回热器的高温高压侧、第二毛细管进入第二蒸发器,储存在储液器中的低沸点制冷剂经过第二毛细管进入第二蒸发器,与高沸点制冷剂混合形成混合工质对,混合工质对在第二蒸发器中蒸发制冷,再进入第一蒸发器中吸热蒸发制冷,经过回热器的低温低压侧,然后被压缩机吸入,压缩后进入冷凝器放热排出,控制器控制第一双通电磁阀关闭,气液分离器中的低沸点制冷剂无法进入储液器,混合工质对始终处于混合状态以完成制冷循环;S4、判断蒸发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关停温度;当蒸发温度未达到预设关停温度时,则继续循环步骤S3;当蒸发温度达到预设关停温度时,则退出深冷模式,返回步骤S1。优选地,在深冷模式中,采用末端大回热循环替换原有的毛细管回热,采用回热器回热,增加进气与回气之间的换热效率,普通模式仍然采用毛细管回热;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增加更多的不同工况的工质用来实现更广泛的工作区间,还可以增加蒸发器级数同时保证多个间室的不同温度需求,通过不同间室不同温度的需求,能够智能判断选择能耗优先的循环模式,满足不同制冷负荷组合形式下的制冷要求,且能够根据间室不同的温度设定采用适合的蒸发温度,防止冷藏物的冻伤风险,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本专利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制冷系统的运行制冷剂可以根据制冷模式的不同进行调整,在普通制冷模式下,采用高沸点制冷剂作为制冷工质,与混合工质运行相比噪音更低,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更高,更加节能,而采用混合工质制冷时,增加了冷凝末端回热器,提升了系统的运行效率,起到节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在深冷模式下温度能达到-45℃以下,制冷效果显著提升,而且在开启深冷冻功能下其耗电量相对于传统制冷器具下降。噪音效果相比于传统深冷冻器具显著下降。本专利技术对于家用制冷器具的应用带来非常明显的性能和用户体验感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制冷系统;1-压缩机;2-冷凝器;3-储液器;4-气液分离器;5-第一毛细管;6-第二毛细管;7-第一蒸发器;8-第二蒸发器;9-第一双通电磁阀;10-第二双通电磁阀;11-三通电磁阀;12-回热器;13-止回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储液器3和干燥过滤器,还包括气液分离器4、第一毛细管5、第二毛细管6、第一蒸发器7、第二蒸发器8、第一双通电磁阀9、第二双通电磁阀10、三通电磁阀11、回热器12以及控制器;具体地,压缩机1的排气口依次连接冷凝器2和气液分离器4的进口,气液分离器4的气相出口依次与第一双通电磁阀9、储液器3和第二双通电磁阀10连接,气液分离器4的液相出口和第二双通电磁阀10共同连接至三通电磁阀11的a端口,三通电磁阀11的b端口依次经过回热器12的高温高压侧、第二毛细管6、第二蒸发器8后与第一蒸发器7连接,三通电磁阀11的c端口经过第一毛细管5与第一蒸发器7连接,第一蒸发器7经过回热器12的低温低压侧连接至压缩机1的补气口;具体地,控制器与第一双通电磁阀9、第二双通电磁阀10以及三通电磁阀11电控连接。具体地,气液分离器4的气相出口与储液器3之间设有止回阀13,防止低沸点制冷剂回流。具体地,干燥过滤器设于冷凝器2的出口和回热器12入口之间。具体地,回热器12需要做绝热保温,保证管路不与内胆和柜体外表面接触,避免凝露现象的产生。一种制冷控制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如下步骤:S1、运行普通模式:混合工质制冷剂经过气液分离器4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储液器、冷凝器和干燥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气液分离器、第一双通电磁阀、第二双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回热器以及控制器;/n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依次连接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的进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依次与第一双通电磁阀、储液器和第二双通电磁阀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和所述第二双通电磁阀共同连接至三通电磁阀的a端口,所述三通电磁阀的b端口依次经过回热器的高温高压侧、第二毛细管、第二蒸发器后与第一蒸发器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的c端口经过第一毛细管与第一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经过回热器的低温低压侧连接至压缩机的补气口;/n所述控制器与第一双通电磁阀、第二双通电磁阀以及三通电磁阀电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储液器、冷凝器和干燥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气液分离器、第一双通电磁阀、第二双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回热器以及控制器;
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依次连接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的进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依次与第一双通电磁阀、储液器和第二双通电磁阀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出口和所述第二双通电磁阀共同连接至三通电磁阀的a端口,所述三通电磁阀的b端口依次经过回热器的高温高压侧、第二毛细管、第二蒸发器后与第一蒸发器连接,所述三通电磁阀的c端口经过第一毛细管与第一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经过回热器的低温低压侧连接至压缩机的补气口;
所述控制器与第一双通电磁阀、第二双通电磁阀以及三通电磁阀电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储液器之间设有止回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过滤器设于冷凝器的出口和回热器入口之间。


4.一种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S1、运行普通模式:混合工质制冷剂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俊朱阳春王桂杰梁超朱承磊刘悦超黄玉杰郭硕
申请(专利权)人: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