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盛专利>正文

一种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24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包括主机体、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雾化模块以及涡轮风扇;主机体包括一雾化腔,且在所述雾化腔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来自所述涡轮风扇的风导入所述雾化腔中的出风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体中的开合板机构;所述开合板机构包括开合板以及旋转轴;开合板一端处于所述雾化模块上侧部位,另一端处于所述出风口外侧部位,实际应用过程中,开合板机构起到天平、跷跷板的作用,对出风口的出风过程进行间断阻挡,最终使得雾气从主机体上形成雾气涡环或雾柱喷出,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雾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的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
技术介绍
]加湿器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加湿器可以给指定房间加湿,也可以与锅炉或中央空调系统相连给整栋建筑加湿。加湿器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有近20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空气质量概念普及、产品研发、市场培育,加湿器这一相对陌生的小家电产品的功能和作用逐渐被接受。目前的加湿器产品由于结构和功能单一,一般只具备喷雾功能,无法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且需要同时设置雾化组件以及驱动喷圈的驱动机构,部件较多,不利于产品的更好的推广与应用。基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加湿器产品的具体构造部分入手进行改进和改善,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的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包括主机体、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雾化模块以及涡轮风扇;所述主机体包括一雾化腔,且在所述雾化腔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来自所述涡轮风扇的风导入所述雾化腔中的出风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体中的开合板机构;所述开合板机构包括开合板以及旋转轴;所述开合板一端处于所述雾化模块上侧部位,另一端处于所述出风口外侧部位;所述雾化模块、涡轮风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开合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调节槽;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调节槽中的调节块;所述旋转轴处于所述开合板的中间部位,所述开合板绕所述旋转轴轴向转动。优选地,所述调节槽处于所述开合板在所述出风口一侧部位;且所述调节槽相邻开设。优选地,所述主机体上还设置有换挡杆;所述换挡杆一端处于所述主机体上部外侧,另一端伸入所述雾化腔中的开合板机构部位,用于顶住所述开合板一端。优选地,所述主机体包括主壳体、与所述主壳体下部相连接的底壳以及与所述主壳体上部相连接的上盖;在所述上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喷圈出雾口。优选地,所述主壳体为雾化腔;在所述雾化腔中一体成型设置有一通风柱;且在所述通风柱上设置有一风罩体;所述风罩体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出风口匹配的通风口,且所述风罩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涡轮风扇匹配连接。优选地,所述风罩体在所述通风口一侧部位一体成型设置有用于安设所述旋转轴的连接柱;所述开合板包括处于所述雾化模块上侧部位的左侧面板、处于所述通风口上侧部位的右侧面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左侧面板和所述右侧面板的中间面板;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中间面板。优选地,所述雾化模块包括雾化片以及用于固定所述雾化片的雾化片压板;所述雾化片压板与所述雾化腔底部相连接;所述底壳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孔。优选地,所述底壳外侧还设置有控制按钮;在所述底壳底部四个对角部位设置有脚垫;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内部、用于发出彩色灯光的射灯。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贴附设置有蓝牙模块或无线WiFi模块,用于与外部智能终端进行无线通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通过同时设置主机体、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111、雾化模块16以及涡轮风扇14,主机体包括一雾化腔,且在所述雾化腔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来自所述涡轮风扇14的风导入所述雾化腔中的出风口12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体中的开合板机构17;所述开合板机构17包括开合板以及旋转轴,开合板一端处于所述雾化模块16上侧部位,另一端处于所述出风口121外侧部位,实际应用过程中,开合板机构17起到天平、跷跷板的作用,对出风口121的出风过程进行间断阻挡,最终使得雾气从主机体上形成雾气涡环或雾柱喷出,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的爆炸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的截面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此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1包括主机体、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111、雾化模块16以及涡轮风扇14;所述主机体包括一雾化腔,且在所述雾化腔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来自所述涡轮风扇14的风导入所述雾化腔中的出风口12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体中的开合板机构17;所述开合板机构17包括开合板以及旋转轴;所述开合板一端处于所述雾化模块16上侧部位,另一端处于所述出风口121外侧部位;所述雾化模块16、涡轮风扇14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11电性连接。本申请通过同时设置主机体、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111、雾化模块16以及涡轮风扇14,主机体包括一雾化腔,且在所述雾化腔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来自所述涡轮风扇14的风导入所述雾化腔中的出风口12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体中的开合板机构17;所述开合板机构17包括开合板以及旋转轴,开合板一端处于所述雾化模块16上侧部位,另一端处于所述出风口121外侧部位,实际应用过程中,开合板机构17起到天平、跷跷板的作用,对出风口121的出风过程进行间断阻挡,最终使得雾气从主机体上形成雾气涡环或雾柱喷出,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好。本申请不涉及对软体或电路部分的改进,且各功能部件都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部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的具体功能原理如下:当雾化模块16工作时,雾化片162击起的雾化水柱冲击开合板一端,使得开合板另一端部位瞬间压住出风口121,出风口121关闭;当雾化模块16关闭时,开合板在风压的作用下瞬间抬起,风瞬间吹入雾化腔,雾气从喷圈出雾口131挤出腔体外而形成雾气涡环和雾气柱;在雾化片162反复间断性工作下,开合板即可反复开合出风口121,涡轮风扇14也能间歇性反复向雾化腔中鼓风。在一较优实施例中,所述开合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调节槽;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调节槽中的调节块174;所述旋转轴处于所述开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体、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雾化模块以及涡轮风扇;/n所述主机体包括一雾化腔,且在所述雾化腔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来自所述涡轮风扇的风导入所述雾化腔中的出风口;/n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体中的开合板机构;所述开合板机构包括开合板以及旋转轴;/n所述开合板一端处于所述雾化模块上侧部位,另一端处于所述出风口外侧部位;/n所述雾化模块、涡轮风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体、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雾化模块以及涡轮风扇;
所述主机体包括一雾化腔,且在所述雾化腔内部设置有用于将来自所述涡轮风扇的风导入所述雾化腔中的出风口;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体中的开合板机构;所述开合板机构包括开合板以及旋转轴;
所述开合板一端处于所述雾化模块上侧部位,另一端处于所述出风口外侧部位;
所述雾化模块、涡轮风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调节槽;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调节槽中的调节块;所述旋转轴处于所述开合板的中间部位,所述开合板绕所述旋转轴轴向转动。


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处于所述开合板在所述出风口一侧部位;且所述调节槽相邻开设。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上还设置有换挡杆;所述换挡杆一端处于所述主机体上部外侧,另一端伸入所述雾化腔中的开合板机构部位,用于顶住所述开合板一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喷圈香薰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包括主壳体、与所述主壳体下部相连接的底壳以及与所述主壳体上部相连接的上盖;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盛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