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功臣专利>正文

多功能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1236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炉,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用于烹饪的器具功能较为单一且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该设备集煎饼、炒菜、火锅、烧烤功能为一体,使得该炉体可完成多种功能的烹饪方式,并且在用该炉体进行烧烤的同时还可吃火锅,相对于传统的烹饪设备大大提高了该炉体的利用率而且也减小了成本的支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炉
本专利技术属于炉具
,具体涉及多功能炉。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饮食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在刷火锅的同时,也希望能吃上烧烤的美味,传统单一的火锅或烧烤餐饮设备难以满足饮食的个性化、多样性的需求;再一个,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早上为了能为上班族提高早餐,越来越多的路边摊贩出现在大街小巷中,一般早上会做些水煎包、煎饼等,而到了晚上这些路边摊贩会做一些烧烤、火锅之类的供下班的人们享用,但是现有的用于煎饼、水煎包以及烧烤的器具均为单独设置且相互之间不可共用,这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支出而且还占用较多的街边面积,导致在摆摊过程中遇到较多的不便;鉴于以上,我们提供多功能炉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炉,该设备集煎饼、炒菜、火锅、烧烤功能为一体,使得该炉体可完成多种功能的烹饪方式,并且在用该炉体进行烧烤的同时还可吃火锅,相对于传统的烹饪设备大大提高了该炉体的利用率而且也减小了成本的支出。多功能炉,包括炉体且炉体内设有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放置烹饪器具的放置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于炉体底壁的加热头。优选的,所述加热头包括设于炉体底壁的燃气管,所述炉体底部可拆卸安装有置于燃气管上方且与之间隔设置的导流片,所述炉体内位于导流片上方设有红外陶瓷燃烧片。优选的,所述放置架包括与炉体同轴心设置且置于炉体上方的炒锅架,所述炒锅架上设有与炉体相配合的限位组件。优选的,所述放置架还包括与炉体同轴心设置且置于炉体上方的煎锅架,所述煎锅架内圆面间隔设有若干与炉体内壁相配合的L形架,所述煎锅架内圆面沿其径向间隔设有若干转轴且转轴上转动安装有滚轮,若干所述滚轮所组成的平台可使得平底锅在其上方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放置架还包括与炉体可插接安装的炉筒,所述炉筒上端沿其圆弧面悬挂安装有若干烧烤组件,所述炉筒内同轴心放置有抵接于若干烧烤组件上的火锅架,所述炉筒外圆周面间隔环绕设有若干可拆卸菜盘。优选的,所述炉筒上端面同轴心设有圆形凹槽,烧烤组件包括沿炉筒内圆面间隔环绕设置的弧形板且弧形板外圆周面上一体设有与圆形凹槽配合的卡板,所述弧形板下端面一体设有竖向延伸且紧贴于炉筒内圆面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板上可拆卸设有若干烧烤架。优选的,所述弧形板沿其径向设有若干一端开放的矩形槽且矩形槽封闭一端连通有设于弧形板上的圆孔,两所述弧形杆之间设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上设有与烧烤架底部配合的插孔。优选的,所述炉筒外壁间隔环绕转动安装有承托杆且承托杆远离炉体一端转动安装有与菜盘配合的弧形架,相邻所述菜盘之间设有圆环。优选的,所述炉体底壁上同轴心放置有接油盘且接油盘上设有开口,所述炉体内同轴心设有卡接于开口上的筒形护网且筒形护网上端延伸至炉筒内。优选的,所述炉体底壁上设有导流盘且导流片设于导流盘上,炉体内位于导流盘上方设有卡接于开口上的圆盘且红外陶瓷燃烧片安装于圆盘上,所述圆盘中心位置设有分流管且分流管底部可拆卸安装有封堵帽,所述分流管上方可拆卸安装有延伸管道,所述导流盘与圆盘之间空间构成气室且分流管底部置于气室中。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1)该设备集煎饼、炒菜、火锅、烧烤功能为一体,使得该炉体可完成多种功能的烹饪方式,并且在用该炉体进行烧烤的同时还可吃火锅,相对于传统的烹饪设备大大提高了该炉体的利用率而且也减小了成本的支出;(2)在本方案中,当用户根据其需求进行不同的烹饪方式时,在该炉体的基础上,可根据其所要的烹饪方式而自由的配比相应的烹饪组件,并且整个过程快捷、简单,使得该炉体的适用性得到大大提高;(3)通过该炉体进行烧烤、火锅时,可通过将设于炉筒上的相配合的承托杆、弧形架实现提供放菜的区域,使得人们在进行火锅时夹菜更加便捷,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作为炒菜时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用于炒菜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圆盘分流管安装关系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接油盘、炉体、圆盘分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作为煎锅使用时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平底锅、煎锅架分离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弧形板、烧烤架配合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烧烤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作为烧烤、火锅使用时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炉筒、炉体插接一起时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筒形护网、接油盘配合关系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火锅架、火锅、弧形板分离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承托杆、弧形架、圆环收起时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弧形板、圆形凹槽配合关系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筒形护网与底座配合安装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转动薄片与火锅配合关系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转动薄片部分打开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7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炉,如附图1锁所示,包括炉体1且炉体1内设有加热组件,本方案的改进之处在于:在炉体1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放置烹饪器具的放置架,用户可根据其烹饪方式的不同,而相应的选择适用于其烹饪方式的放置架,然后在该放置架上放置相对应的烹饪器具进而完成其所要进行烹饪过程;加热组件包括设于炉体底壁的加热头,通过加热头发出的热量可实现对烹饪器具进行加热,以实现烹饪过程。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附图4所示,加热头包括设于炉体1底壁上的燃气管2且燃气管2连通有外界气源(液化气、天然气等),在炉体1底壁上可拆卸安装有至于燃气管2上方的导流片3且导流片3与燃气管2口之间竖向间隔设置,在炉体1内位于导流片3上方设有红外陶瓷燃烧片6,如附图4所示(该示意图为红外陶瓷燃烧片6与导流片3分离时示意图),之所以在燃气管2上方间隔设有导流片3,是为了将经燃气管2出来的燃气打散并且更均衡的分布在红外陶瓷燃烧片6下方(燃气经燃气管2进入至炉体1内,当燃气冲击到导流片3下端面时,会向四周扩散,从而实现将燃气打散并且均匀的向红外陶瓷燃烧片6扩散),使得火焰的燃烧更为均匀,在本方案中由于红外陶瓷燃烧片6的设置,使得燃气与空气预混合后在由特殊耐火材料制成的红外陶瓷燃烧片6中进行完全预混合无焰催化燃烧,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变成红外线,辐射传递给炊具,进而实现加热的效果,可以提高燃烧效率,节省燃气,降低有害气体排放,在节能减排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优势;如附图1、2所示,在炉体1内安装有打火装置43用于实现对燃气的点燃,由于打火装置43为现有技术加之其不是本方案的改进点,故,在此不做过多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现有技术并且在结合本方案的基础上将其应用的本方案中。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附图2所示,放置架包括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炉,包括炉体(1)且炉体(1)内设有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放置烹饪器具的放置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于炉体(1)底壁的加热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炉,包括炉体(1)且炉体(1)内设有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放置烹饪器具的放置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于炉体(1)底壁的加热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头包括设于炉体(1)底壁的燃气管(2),所述炉体(1)底部可拆卸安装有置于燃气管(2)上方且与之间隔设置的导流片(3),所述炉体(1)内位于导流片(3)上方设有红外陶瓷燃烧片(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包括与炉体(1)同轴心设置且置于炉体(1)上方的炒锅架(7),所述炒锅架(7)上设有与炉体(1)相配合的限位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还包括与炉体(1)同轴心设置且置于炉体(1)上方的煎锅架(10),所述煎锅架(10)内圆面间隔设有若干与炉体(1)内壁相配合的L形架(11),所述煎锅架(10)内圆面沿其径向间隔设有若干转轴(12)且转轴(12)上转动安装有滚轮(13),
若干所述滚轮(13)所组成的平台可使得平底锅在其上方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还包括与炉体(1)可插接安装的炉筒(17),所述炉筒(17)上端沿其圆弧面悬挂安装有若干烧烤组件,所述炉筒(17)内同轴心放置有抵接于若干烧烤组件上的火锅架(18),所述炉筒(17)外圆周面间隔环绕设有若干可拆卸菜盘(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筒(17)上端面同轴心设有圆形凹槽(21),烧烤组件包括沿炉筒(17)内圆面间隔环绕设置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功臣程倩
申请(专利权)人:程功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