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护套、新型护套安装方法及桥梁缆索技术

技术编号:296104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防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护套,包括本体,本体呈带状,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金属层和防火隔温层;防火隔温层一侧面与金属层侧面固定连接,防火隔温层背离金属层的侧面用于与桥梁缆索周面固定连接;本体能够覆设至桥梁缆索周面并使第一端与第二端相接形成环形,且此时,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防火隔温层的两端面相抵接,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金属层的两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护套,能够提升桥梁缆索的防火密水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新型护套的安装方法及桥梁缆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护套、新型护套安装方法及桥梁缆索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防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护套、新型护套安装方法及桥梁缆索。
技术介绍
如今桥梁建设速度迅猛,众多跨河、跨江及跨海的缆索体系桥梁陆续建成,如斜拉桥、悬索桥等;其中斜拉桥的缆索为斜拉索,悬索桥的缆索包括:主缆和吊索。目前斜拉索外表面一般为高密度聚乙烯防护层即HDPE层,主缆防护层一般采用聚硫密封胶或热熔缠包带,吊索防护层一般为高密度聚乙烯防护层或者聚硫密封胶。缆索防护结构中的聚硫密封胶、高密度聚乙烯防护层均是易燃、不耐高温的防护层,一旦发生火灾,随着桥梁外界环境大风等因素的影响,缆索火灾范围迅速扩大,严重影响缆索体系桥梁的安全运营,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护套、新型护套安装方法及桥梁缆索,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升桥梁缆索的防火密水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护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呈带状,所述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金属层和防火隔温层;所述防火隔温层一侧面与所述金属层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火隔温层背离所述金属层的侧面用于与桥梁缆索周面固定连接;所述本体能够覆设至所述桥梁缆索周面并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接形成环形,且此时,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所述防火隔温层的两端面相抵接,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所述金属层的两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本体具有第一方向,所述本体用于裹设至所述桥梁缆索周面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桥梁缆索的轴向平行;所述金属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防火隔温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金属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超出所述防火隔温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所述金属层沿所述第一方向超出所述防火隔温层的两端与所述防火隔温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形成两个错台;所述本体用于裹设至所述桥梁缆索周面时,两个所述错台与所述桥梁缆索周面围成两个环形凹槽;两个所述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环形凹槽的密封件。优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金属层的长度方向尺寸大于所述防火隔温层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且所述金属层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防火隔温层长度方向的一端平齐,所述金属层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超出于所述防火隔温层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金属层和所述防火隔温层平齐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金属层长度方向超出所述防火隔温层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本体用于裹设至所述桥梁缆索周面时,所述金属层长度方向超出所述防火隔温层部分的内侧面贴在所述金属层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外侧面上,使得所述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第二螺栓孔相对,并通过拧入所述第一螺栓孔和所述第二螺栓孔的螺栓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金属层采用不锈钢板或者铝板。优选地,所述防火隔温层靠近所述金属层的侧面与所述金属层侧面之间通过纤维密封胶进行粘接以形成第一密封粘接层;所述防火隔温层背离所述金属层的侧面用于通过纤维密封胶与所述桥梁缆索周面进行粘接以形成第二密封粘接层;所述密封件由填充满所述环形凹槽的纤维密封胶形成。优选地,所述防火隔温层采用纤维防火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桥梁缆索用新型护套的安装方法:包括:步骤1:清理桥梁缆索的用于安装所述新型护套的区域的周面;步骤2:将带状的所述新型护套裹设至所述桥梁缆索周面上,使所述防火隔温层的两端相抵,所述防火隔温层的内侧面粘贴在所述桥梁缆索的周面;步骤3:将所述金属层的两端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本体具有第一方向,所述本体用于裹设至所述桥梁缆索周面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桥梁缆索的轴向平行;所述金属层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防火隔温层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金属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超出所述防火隔温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所述金属层沿所述第一方向超出所述防火隔温层的两端与所述防火隔温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形成两个错台;所述本体用于裹设至所述桥梁缆索周面时,两个所述错台与所述桥梁缆索周面围成两个环形凹槽;步骤1和步骤2之间还包括中间步骤:在所述桥梁缆索用于安装所述新型护套的区域的周面、所述防火隔温层背离所述金属层的侧面以及所述金属层与所述防火隔温层宽度方向的所述错台处均涂抹纤维密封胶;以使所述防火隔温层背离所述金属层的侧面与所述桥梁缆索周面粘接。优选地,还包括步骤4:在所述新型护套与所述桥梁缆索周面围成的环形凹槽内填充满纤维密封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桥梁缆索,所述桥梁缆索周面上设有上述的新型护套。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护套,包括呈带状的本体,呈带状便于卷曲并裹设至桥梁缆索周面使本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接以形成环形保护套起到保护桥梁缆索的作用;其中本体的外层为金属层,内层为防火隔温层,且金属层和防火隔温层之间固定连接,当本体裹设在桥梁缆索周面时,防火隔温层背离金属层的侧面与桥梁缆索的周面固定连接,使本体呈环形固定在桥梁缆索的周面,而且此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防火隔温层的两端面相抵,且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金属层的两端固定连接,金属层和防火隔温层均形成完整的闭环保护层,并且金属层两端固定连接进一步提升本体裹设在桥梁缆索周面的稳定性,防止本体因卷曲裹设在桥梁缆索周面时自身的回弹力因素脱离与桥梁缆索周面的连接,影响对桥梁缆索的保护;由于金属层为金属材质,不会燃烧,起到隔绝桥梁缆索与外界火源的作用,而且防火隔温层还可延缓外界热量传递至桥梁缆索,进一步起到防火的作用;金属层还可防止本体自身收到机械性损害,进一步防止桥梁缆索的受到机械性损伤;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护套,能很好的起到对桥梁缆索的保护,能提升桥梁缆索的防火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型护套的安装方法,将新型护套安装至桥梁缆索上,提升桥梁缆索的防火密水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桥梁缆索,包括上述述及的新型护套,其中新型护套起到对桥梁缆索防火密水的保护作用,使得桥梁缆索不易发生火灾,同时避免雨水渗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新型护套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的截面图;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新型护套和桥梁缆索配合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桥梁缆索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本体;11-金属层;12-防火隔温层;13-第一螺栓孔;14-第二螺栓孔;15-螺栓;16-第一密封粘接层;17-第二密封粘接层;2-桥梁缆索;21-近塔端;22-近梁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呈带状,所述本体(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本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金属层(11)和防火隔温层(12);所述防火隔温层(12)一侧面与所述金属层(11)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火隔温层(12)背离所述金属层(11)的侧面用于与桥梁缆索(2)周面固定连接;所述本体(1)能够覆设至所述桥梁缆索(2)周面并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接形成环形,且此时,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所述防火隔温层(12)的两端面相抵接,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所述金属层(11)的两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呈带状,所述本体(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本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金属层(11)和防火隔温层(12);所述防火隔温层(12)一侧面与所述金属层(11)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防火隔温层(12)背离所述金属层(11)的侧面用于与桥梁缆索(2)周面固定连接;所述本体(1)能够覆设至所述桥梁缆索(2)周面并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接形成环形,且此时,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所述防火隔温层(12)的两端面相抵接,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所述金属层(11)的两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具有第一方向,所述本体(1)用于裹设至所述桥梁缆索(2)周面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桥梁缆索(2)的轴向平行;
所述金属层(11)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防火隔温层(12)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金属层(1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超出所述防火隔温层(1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所述金属层(11)沿所述第一方向超出所述防火隔温层(12)的两端与所述防火隔温层(12)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形成两个错台;
所述本体(1)用于裹设至所述桥梁缆索(2)周面时,两个所述错台与所述桥梁缆索(2)周面围成两个环形凹槽;每个所述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有用于密封对应所述环形凹槽的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本体(1)的宽度方向;所述金属层(1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防火隔温层(12)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且所述金属层(1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防火隔温层(12)长度方向的一端平齐,所述金属层(1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超出于所述防火隔温层(12)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金属层(11)和所述防火隔温层(12)平齐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13),所述金属层(11)长度方向超出所述防火隔温层(12)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14);
所述本体(1)用于裹设至所述桥梁缆索(2)周面时,所述金属层(11)长度方向超出所述防火隔温层(12)部分的内侧面贴在所述金属层(1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外侧面上,使得所述第一螺栓孔(13)和所述第二螺栓孔(14)相对,并通过拧入所述第一螺栓孔(13)和所述第二螺栓孔(14)的螺栓(15)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护套,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锦赵超王勇姚健勇弋安夏子金黄博王世庚阚红霞卢少槟钟碧珍李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