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鳞癌单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095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鳞癌单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置解离试剂:以含0.04%BSA的1640培养基为溶剂配置解离试剂,该解离试剂的各功能组分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组成为:胶原酶I,5mg/ml;DNA酶I,1‑3mg/ml;透明质酸酶,2‑6mg/ml;中性蛋白酶,1mg/ml;S2、组织采集和预处理;S3、解离前预处理;S4、组织消化解离;S5、细胞过滤器过滤;S6、裂解去除红细胞后获得目的细胞。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口腔鳞癌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可提高CD45‑细胞的活性和比例,且获得细胞总体活性大于70%,碎片率低于5%,稳定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鳞癌单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口腔鳞癌单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研究深入,通过获得肿瘤微环境中不同细胞类型(肿瘤细胞、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等)单细胞层面的多组学信息(转录组、蛋白组等),以获得不同细胞亚型的差异情况,能够对肿瘤微环境中不同亚群细胞功能、彼此交互对话作用进行单细胞层面的研究和阐述。但在进行单细胞相关研究之前,获得高质量的单细胞悬液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另一方面,尽管获得活性良好的单细胞悬液是研究的前提,但不同组织具有其独特的生理特征,使得同样的解离条件无法适合所有的解离组织,其中肿瘤组织解离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如何获得高活性的肿瘤及间质细胞。对于口腔鳞癌而言,肿瘤位于体表,且为带菌环境,所以坏死组织较多,使用常规单细胞悬液获得的活细胞以造血细胞居多,而肿瘤细胞及间质细胞捕获量较低,活性不足,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口腔鳞癌单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常规单细胞悬液获得的肿瘤细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鳞癌单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配置解离试剂:以含0.04%BSA的1640培养基为溶剂配置解离试剂,该解离试剂的各功能组分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组成为:胶原酶I,5mg/ml;DNA酶I,1-3mg/ml;透明质酸酶,2-6mg/ml;中性蛋白酶,1mg/ml;/nS2、组织采集和预处理:通过取材或肿瘤切除手术,获得口腔鳞癌组织,使用无菌刀片上下切割,快速切取黄豆大小组织,用无菌预冷生理盐水冲洗,后浸入预装有0.04%BSA的1640培养基的无菌离心管中,在4度的温度下冰上保存;/nS3、解离前预处理:将获得的待解离组织倾倒于无菌6孔板中,用步骤S1中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鳞癌单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解离试剂:以含0.04%BSA的1640培养基为溶剂配置解离试剂,该解离试剂的各功能组分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组成为:胶原酶I,5mg/ml;DNA酶I,1-3mg/ml;透明质酸酶,2-6mg/ml;中性蛋白酶,1mg/ml;
S2、组织采集和预处理:通过取材或肿瘤切除手术,获得口腔鳞癌组织,使用无菌刀片上下切割,快速切取黄豆大小组织,用无菌预冷生理盐水冲洗,后浸入预装有0.04%BSA的1640培养基的无菌离心管中,在4度的温度下冰上保存;
S3、解离前预处理:将获得的待解离组织倾倒于无菌6孔板中,用步骤S1中配置好的含0.04%BSA的1640培养基漂洗3遍,最后吸尽漂洗液;后加入步骤S1中配置好的1ml解离试剂,采用无菌圆刀上下切割组织,使得各个组织块均小于1mm3;
S4、组织消化解离:采用宽口枪头反复捶打组织块沉淀使其重悬混匀,吸去上清转移至全新的无菌15ml离心管中,冰上保存;在剩余的组织沉淀中再次加入3ml预冷的步骤S1中的解离试剂,采用宽口枪头反复捶打混匀,在37度的温度下放入恒温摇床继续震荡消化15分钟,重复3次,最终将3次获得的含有解离细胞的上清混合,冰上保存;
S5、细胞过滤器过滤:将步骤S4中获得的细胞悬液离以300g转速离心7分钟获得细胞沉淀,用步骤S1中含有的0.04%BSA的1640培养基将细胞沉淀重悬,通过40um无菌过滤器过滤超过40um直径的碎片或大细胞,再次以300g转速离心7分钟获得沉淀,培养基重悬,并用过滤器再次过滤,重复3遍以保证过滤效果;
S6、裂解去除红细胞后获得目的细胞:3次洗涤后,离心后吸去上清,获得目的细胞的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茜王育新胡勤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