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斑鳠驯养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95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生斑鳠驯养池,包括养池本体和斑鳠A房,所述养池本体沿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安装有PVC进水管,所述养池本体沿长度方向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斑鳠A房和斑鳠B房,且所述斑鳠B房和所述斑鳠A房相互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内侧壁与所述池底及所有设施都采用所述瓷砖或玻璃瓶建成,表面比较光滑,斑鳠在驯养时不会被驯养池檫伤和刮伤,更利于野生斑鳠的恢复,利用玻璃瓶和所述瓷砖搭建的斑鳠房,能给斑鳠营造一个仿野生洞穴,更利于像斑鳠这种洞穴鱼类的生存,斑鳠房一侧设置所述出入窗,便于斑鳠进出活动和摄食,通过所述三通管使水流向所述斑鳠A房和所述斑鳠B房,可以很好的刺激亲鱼的性腺发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生斑鳠驯养池
本技术涉及鱼类养殖池
,具体为一种野生斑鳠驯养池。
技术介绍
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合理的鱼池形状及内置设施,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现有的鱼类养殖池大多采用露天开口结构,池壁和池底都较粗糙,也没有一个阴暗、安静的环境,不利于鱼类藏匿和栖息,提别是一些洞穴鱼类更需要一个独立安静的栖息环境。但是一些传统的斑鳠驯养池过于简单,斑鳠在驯养过程中容易被檫伤,不利于斑鳠这种洞穴鱼类的藏匿和栖息,进而影响斑鳠的发育和生长,因此,急需一种便于斑鳠藏匿,不容易被檫伤的斑鳠驯养池来满足这一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斑鳠驯养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斑鳠驯养池过于简单,在驯养过程中斑鳠容易被檫伤,驯养池不便于斑鳠的藏匿和栖息,影响斑鳠的生长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生斑鳠驯养池,包括养池本体和斑鳠A房,所述养池本体沿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安装有PVC进水管,所述养池本体沿长度方向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斑鳠A房和斑鳠B房,且所述斑鳠B房和所述斑鳠A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生斑鳠驯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池本体(1)和斑鳠A房(2),所述养池本体(1)沿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安装有PVC进水管(3),所述养池本体(1)沿长度方向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斑鳠A房(2)和斑鳠B房(5),且所述斑鳠B房(5)和所述斑鳠A房(2)相互对应;/n所述斑鳠A房(2)的长、宽分别为60cm、60cm,高为15-20cm,所述斑鳠A房(2)的顶部设置有房顶瓷砖(24),所述房顶瓷砖(24)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立柱(21),所述立柱(21)并排围成60cm*60cm大小的正方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生斑鳠驯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池本体(1)和斑鳠A房(2),所述养池本体(1)沿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安装有PVC进水管(3),所述养池本体(1)沿长度方向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斑鳠A房(2)和斑鳠B房(5),且所述斑鳠B房(5)和所述斑鳠A房(2)相互对应;
所述斑鳠A房(2)的长、宽分别为60cm、60cm,高为15-20cm,所述斑鳠A房(2)的顶部设置有房顶瓷砖(24),所述房顶瓷砖(24)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立柱(21),所述立柱(21)并排围成60cm*60cm大小的正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生斑鳠驯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池本体(1)由内侧壁(11)和池底(12)组成,所述内侧壁(11)的侧表面粘贴有瓷砖(13),所述池底(12)的上表面粘贴有防滑瓷砖(14),所述防滑瓷砖(14)上表面设置有瓷砖花纹(15),且所述内侧壁(11)和所述池底(12)形成垂直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野生斑鳠驯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12)沿长度方向与所述PVC进水管(3)对应的一侧设置有地漏(6),所述地漏(6)的内下方连接有PVC排水管(4),所述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山林斌韦祥覃士芬徐华建谭冬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广投桥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