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发泡水泥进行连续浇筑制备墙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086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4
一种用发泡水泥进行连续浇筑制备墙板的方法,将发泡水泥泵送到连续性皮带机上,在连续性皮带机上,所述发泡水泥硬化后进行切割得到墙板,所述发泡水泥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泥:40‑60份;粉煤灰:15‑25份;硅灰:3‑7份;氧化钙:3‑5份;石膏:5‑10份;铝酸钙:6‑10份;PP短纤维:0.4‑0.6份;起泡剂:1‑3份;稳泡剂:0.1‑0.3份。本申请采用连续性皮带机生产,需要采用快凝水泥,本申请得到的快速硬化发泡水泥一般是10min左右硬化,20min即可脱模下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发泡水泥进行连续浇筑制备墙板的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发泡水泥进行连续浇筑制备墙板的方法。
技术介绍
发泡水泥是利用双氧水发泡的方式,对水泥为胶凝材料的料浆在一定碱度,温度条件下,快速拌合均匀,快速发泡。它属于气泡状绝热材料,突出特点是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封闭的泡沫孔,使混凝土具有轻质以及保温隔热的特点。由于其具有内部气泡的特点,使得其前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损害,初步硬化和彻底硬化所需要的时间都较长,另外双氧水发泡体系,稳泡效果较差,发泡完成后料浆流动性非常差,添加双氧水后的料浆无法再进行泵送等操作,在此过程中,这不仅对于最终产品的形态会带来一定的隐患,还限制了其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发泡水泥进行连续浇筑制备墙板的方法,将发泡水泥连续泵送到连续性皮带机上进行成型,待发泡水泥硬化后进行切割得到内隔墙板,所述发泡水泥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泥:40-60份;粉煤灰:15-25份;硅灰:3-7份;氧化钙:3-5份;石膏:5-10份;铝酸钙:6-10份;PP短纤维:0.4-0.6份;起泡剂:1-3份;稳泡剂:0.1-0.3份。本申请采用连续性皮带机生产,要求料浆能够实现快速硬化,现有的发泡水泥并不能满足要求,一般的发泡水泥需要6-8h硬化,12h才能脱模,这使得若想通过生产线生产,其所采用的生产线的生产连续性受到影响,一般是采用延长生产线或者交替性生产的方式,这显然阻碍了生产规模的扩大;本申请得到的快速硬化发泡水泥一般是10min左右硬化,20min左右即可脱模下线,基本上可以在一个短距的生产线上进行快速的连续化生产,在不影响整体性能的前提之下,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操作成本,主要是因为石膏,铝酸钙,氧化钙在开始即产生作用,使得快速实现硬化;而硅灰则是在几个小时之后产生显著作用,提高最终的强度,加之PP短纤维等物质的复合,使得在后期的二期硬化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开裂等不良现象,本申请的基料之所以采用水泥和粉煤灰二者的复合,且以水泥为主,也是为了避免前期一次硬化和二次硬化之间产生内部应力,影响其性质表现,甚至是发生裂缝等需要绝对避免的现象。优选的,所述铝酸钙为无定形态;所述石膏为β半水石膏。优选的,所述PP短纤维的长度为12-15mm。优选的,还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棕丝:0.5-1.5份,所述棕丝的长度为30-50mm。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将固体部分搅拌均匀;将发泡剂和稳泡剂置于水中形成水基部分;将固体部分和水基部分充分混合得到快速硬化发泡水泥,然后浇灌到连续性皮带机上的模具之上。优选的,所述固体基为水泥、粉煤灰、硅灰、氧化钙、石膏、铝酸钙、PP短纤维以及棕丝的混合物。优选的,将水基部分导入到固体部分中然后进行充分搅拌。本申请采用将水基部分导入到固体部分的方式,保证了发泡过程的稳定性,以及一次固化和二次固化的可靠性,尽可能的避免快速硬化带来的负面效果。优选的,所述发泡水泥使用时的环境为水基环境,水料质量比为0.4-0.6。优选的,所述发泡剂为双氧水。本申请采用水基环境,并采用双氧水作为发泡剂,主要是考虑到在整体的反应过程中,在具有氧化钙的环境之下,可以使得双氧水定向热解发泡,这使得只要是固体组份搅拌均匀的条件下,发泡质量就非常之高,降低了发泡水泥制备的难度,也提高了发泡水泥最终的性质参数。优选的,所述硅灰中的氧化硅含量不低于90wt%;所述氧化钙中的氧化钙的含量不低于90wt%。本申请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采用连续性皮带机生产,需要采用快凝水泥,现有的发泡水泥并不能满足要求,一般的发泡水泥需要6-8h硬化,12h才能脱模,这使得若想通过生产线生产,其所采用的生产线的生产连续性受到影响,本申请的石膏,铝酸钙,氧化钙在开始即产生作用,使得快速实现硬化;而硅灰则是在几个小时之后产生显著作用,提高最终的强度,加之PP短纤维等物质的复合,使得在后期的二期硬化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开裂等不良现象,本申请的基料之所以采用水泥和粉煤灰二者的复合,且以水泥为主,也是为了避免前期一次硬化和二次硬化之间产生内部应力,影响其性质表现,甚至是发生裂缝等需要绝对避免的现象;2.本申请采用将水基部分导入到固体部分的方式,保证了发泡过程的稳定性,以及一次固化和二次固化的可靠性,尽可能的避免快速硬化带来的负面效果;3.本申请采用水基环境,并采用双氧水作为发泡剂,主要是考虑到在整体的反应过程中,在碱性环境之下,可以使得双氧水定向热解发泡,这使得只要是固体组份搅拌均匀的条件下,发泡质量就非常之高,降低了发泡水泥制备的难度,也提高了发泡水泥最终的性质参数。4.本申请制作的发泡水泥,以双氧水为发泡剂,稳泡剂对其进行稳泡,稳泡效果好,发泡后的料浆可进行泵送二次浇注等操作。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阐述。本申请实质上一种组方性质的发泡水泥的应用,因此本申请通过一制备实施例来得到最终产品并对其性质进行测定: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S1.固体部分的混匀:将水泥、粉煤灰、硅灰、氧化钙、石膏、铝酸钙、PP短纤维、棕丝完全混合之后进行混匀操作,得到固体部分,所述铝酸钙为无定形态;所述石膏为β半水石膏,所述PP短纤维的长度为12-15mm,所述棕丝的长度为30-50mm;所述硅灰中的氧化硅含量不低于90wt%;所述氧化钙中的氧化钙的含量不低于90wt%;具体的质量如表1所示。表1:S2.水基部分的合成:将双氧水以及稳泡剂置于与S1得到的固体部分的质量对应的水中,搅拌均匀得到水基部分,具体含量如表1所示;将水基部分在固体部分搅拌的状态下混入,直至将其完全混合之后,将发泡水泥泵送到连续性皮带机上,在连续性皮带机上,所述发泡水泥硬化后进行切割得到墙板,最终得到的墙板的厚度为9-20cm,宽度60cm,长度连续式成型与皮带生产线长度相同,根据需求切割成2.44m*60cm*10cm的板材,然后再进行标准养护。并对其凝结时间,干密度,抗压强度,抗弯载荷,抗冲击性能进行检测。具体的参数如表2所示。表2: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发泡水泥进行连续浇筑制备墙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发泡水泥泵送到连续性皮带机上,在连续性皮带机上,所述发泡水泥硬化后进行切割得到墙板,所述发泡水泥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泥:40-60份;粉煤灰:15-25份;硅灰:3-7份;氧化钙:3-5份;石膏:5-10份;铝酸钙:6-10份;PP短纤维:0.4-0.6份;起泡剂:1-3份;稳泡剂:0.1-0.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发泡水泥进行连续浇筑制备墙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发泡水泥泵送到连续性皮带机上,在连续性皮带机上,所述发泡水泥硬化后进行切割得到墙板,所述发泡水泥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泥:40-60份;粉煤灰:15-25份;硅灰:3-7份;氧化钙:3-5份;石膏:5-10份;铝酸钙:6-10份;PP短纤维:0.4-0.6份;起泡剂:1-3份;稳泡剂:0.1-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发泡水泥进行连续浇筑制备墙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酸钙为无定形态;所述石膏为β半水石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发泡水泥进行连续浇筑制备墙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P短纤维的长度为12-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发泡水泥进行连续浇筑制备墙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棕丝:0.5-1.5份,所述棕丝的长度为3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发泡水泥进行连续浇筑制备墙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粉料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范士猛王凯张海东张卫国部振军范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晟世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