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发泡砌筑板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86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发泡砌筑板及其制备工艺,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作而成:水泥50‑60份,硅灰3‑5份,水30‑32份,粉煤灰2‑3份,双氧水2‑3份,早强剂0.6‑1份,外加剂0.5‑0.62份,玻璃纤维0.1‑0.2份,水泥增强剂0.1‑0.2份和硬脂酸钙0.1‑0.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替代红砖,具有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发泡砌筑板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特别是一种水泥发泡砌筑板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砌墙是筑墙,最坚固的筑墙方式是逐块搭砌。筑墙时,大多数业主还是像以前那样选择常规的圬工建筑方法。用这种方式建造的房屋墙壁能起到气温缓冲的作用,从而可以确保室内温度、湿度适中。此外厚重的砖墙也保证了良好的隔音效果。现有技术中做房子都是用红砖来打底,再在红砖表面涂上水泥,但是现在的红砖无防水特性,保温,隔热等性能差,隔音效果差,并且不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替代红砖,具有隔音效果的水泥发泡砌筑板。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水泥发泡砌筑板,其特征在于: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作而成:水泥50-60份,硅灰3-5份,水30-32份,粉煤灰2-3份,双氧水2-3份,早强剂0.6-1份,外加剂0.5-0.62份,玻璃纤维0.1-0.2份,水泥增强剂0.1-0.2份和硬脂酸钙0.1-0.2份。进一步的,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和稳泡剂,所述稳泡剂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发泡砌筑板,其特征在于: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作而成:水泥50-60份,硅灰3-5份,水30-32份,粉煤灰2-3份,双氧水2-3份,早强剂0.6-1份,外加剂0.5-0.62份,玻璃纤维0.1-0.2份,水泥增强剂0.1-0.2份和硬脂酸钙0.1-0.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发泡砌筑板,其特征在于: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制作而成:水泥50-60份,硅灰3-5份,水30-32份,粉煤灰2-3份,双氧水2-3份,早强剂0.6-1份,外加剂0.5-0.62份,玻璃纤维0.1-0.2份,水泥增强剂0.1-0.2份和硬脂酸钙0.1-0.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发泡砌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和稳泡剂,所述稳泡剂占所有重量份的0.3-0.32份,所述减水剂占所有重量份的0.2-0.3份。


3.一种水泥发泡砌筑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备模具,用栈板托底,然后在模具内壁贴合塑料膜;
步骤S2、将水泵入搅拌罐内,加入稳泡剂,搅拌均匀,再将水泥、硅灰、粉煤灰、早强剂、外加剂、水泥增强剂和硬脂酸钙按重量份数通过送料机泵入搅拌罐内,搅拌五分钟至各原料均匀,加入玻璃纤维,继续搅拌一分钟,待原料融合;
步骤S3、将搅拌罐移动至模具上,在搅拌罐内加入双氧水,搅拌7秒钟,让原料反应,并将搅拌罐内的原料注入模具内;
步骤S4、原料注入模具后,待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硬化后脱模,自然干燥,待胚料充分干燥后对其进行切片;
步骤S5、将切好的片料表面进行除尘处理;
步骤S6、对除尘好的半成品表面通过上料机构进行贴合玻璃纤维网,再干燥成型;
步骤S7、对覆合干燥后的半成品进行修边剪裁,包装入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发泡砌筑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一定时间为24H-30H,自然干燥的时间为4天-5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泥发泡砌筑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的上料机构包括一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左侧架设有第一龙门架,所述传送带右侧架设有第二龙门架,所述传送带上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经固定杆固定在传送带上,且所述固定杆经固定块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支架外表面四周,所述导向杆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与第一龙门架和所述第二龙门架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第一龙门架的横杆下表面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卷绕玻璃纤维网的收卷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昌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家欣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