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晓鸣专利>正文

硬岩冲击制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56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硬岩冲击制砂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端盖;所述底座与端盖连接形成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包括冲击转子盘和转子轴,所述冲击转子盘设置在转子轴的表面;所述转子的上侧设置有破碎腔;所述冲击转子盘位于破碎腔的内侧;所述端盖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底座的下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破碎腔包括多个冲击砧体。通过在转子轴上设置冲击转子盘,改善了硬质岩石的研磨效果,提高了制砂效率,通过设置有多个冲击转子盘,极大的方便了对转子的维护和更换,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改善了制砂机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硬岩冲击制砂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砂机设备
,尤其涉及硬岩冲击制砂机。
技术介绍
制砂机适用于矿石物料的破碎,将大块矿石进行粉碎,加工成细小的砂石颗粒供基建工程中使用,制砂机广泛运用于大的、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学工业等众多部门。物料在破碎腔内受到冲击、磨擦和研磨破碎作用。被破碎的物料由下部排料口排出。在整个破碎过程中,物料相互自行冲击破碎,减少了物料与机械的直接接触,同时减少了污染,延长机械磨损时间。基于制砂机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制砂机的技术也日益成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制砂机的应用存在以下问题,在进行硬岩冲击时,基于硬质岩石的硬度较大的特性,传统的制砂机制砂效率低,需要多次进行研磨,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转子磨损严重,不便于维护,减少了机械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硬岩冲击制砂机,通过在转子轴上设置冲击转子盘,改善了硬质岩石的破碎研磨效果,提高了制砂效率,通过设置有多个冲击转子盘,极大的方便了对转子的维护和更换,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目前能做到单机成品砂每小时产量到1000吨以上,改善了制砂机的使用前景和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硬岩冲击制砂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端盖;所述底座与端盖连接形成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包括冲击转子盘和转子轴,所述冲击转子盘设置在转子轴的表面;所述转子的上侧设置有破碎腔;所述冲击转子盘位于破碎腔的内侧;所述端盖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底座的下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破碎腔包括多个冲击砧体。优选的,所述破碎腔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为扇形结构状;所述冲击砧体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述冲击砧体的一端与第一侧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连接。优选的,所述冲击砧体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弧线方向均匀设置;所述冲击砧体表面设置有凸起或者花纹,通过设置凸起或者花纹,增加了冲击砧体与物料之间的冲击力,改善了物料的研磨效果。优选的,所述冲击砧体轴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砧体转轴,所述冲击砧体能够绕砧体转轴转动。优选的,所述冲击转子盘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冲击转子盘沿转子轴的轴线方向上均匀设置,相邻的所述冲击转子盘设置有夹角,所述夹角大于零度。优选的,所述冲击转子盘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冲击转子盘沿转子轴的轴线方向上均匀设置,相邻的所述冲击转子盘设置有夹角,所述夹角为30-90度。优选的,所述冲击转子盘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冲击转子盘沿转子轴的轴线方向上均匀设置,相邻的所述冲击转子盘设置有夹角,所述夹角为30度、60度、80度、90度其中的任意一个角度。优选的,所述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底座为活动连接;所述进料口与第二端盖连接。优选的,所述破碎腔的上侧设置有用于调节破碎腔角度的定位缓冲装置;所述定位缓冲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端盖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连接板、底板、丝杆和垫板;所述连接板和底板连接,所述底板的另一侧与丝杆连接;所述丝杆的上端贯穿垫板;所述丝杆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垫板连接,另一端与底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与破碎腔之间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子轴的一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位于箱体的外侧,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子轴的两端设置有轴座,所述轴座位于箱体的外侧;所述轴座的下端设置有支架。优选的,所述支架与第一端盖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为电动伸缩杆或者液压油缸;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端盖连接。优选的,所述冲击转子盘设置有冲击锤,所述冲击锤设置有凹槽,所述冲击转子盘上设置有相应的凸起,所述冲击锤上的凹槽与冲击转子盘上的凸起相适配;所述冲击锤与冲击转子盘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冲击锤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通过螺钉与冲击转子盘连接。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能够调节出料口开口大小的挡板,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滑槽,所述挡板插接在滑槽内,所述挡板能够在滑槽内移动。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破碎腔和第一端盖均通过第二转轴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一端盖能够绕第二转轴转动。优选的,为了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使装置能够稳定的运行,所述冲击转子盘上的两个冲击锤之间的距离L,破碎腔的半径R、冲击砧体的半径r之间满足以下关系:2(R-2r)-L=α·r;其中,R、L、r的单位为cm;α为相关系数,取值范围2-6。优选的,硬岩冲击制砂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子转动,让电机处于高速旋转状态;S2:加入物料,通过进料口向装置加入物料;S3:物料研磨,加入的物料在转子的带动下进行研磨,在研磨过程中,冲击砧体对物料起到冲击的作用,同时,冲击砧体能够改变物料的运行轨迹;S4:物料收集,研磨好的物料通过出料口流出装置外,实现对物料的收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硬岩冲击制砂机,通过在转子轴上设置多个转子盘,转子盘之间互相独立,便于转子盘与转子轴之间的安装与拆卸,极大的方便了对转子的维护和更换,操作方便,使用简单,在维护时,只需将损坏的转子盘进行维护,提高了转子盘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原材料。(2)本专利技术硬岩冲击制砂机,通过在转子盘上设置冲击锤,在破碎时冲击锤与物料直接接触,能够有效的保护转子盘不受损坏,减小了转子盘的磨损率,延长了转子盘的使用寿命,同时,冲击锤与转子盘之间通过楔形块连接,方便了冲击锤的安装和更换,改善了制砂效果,提高了制砂效率。(3)本专利技术硬岩冲击制砂机,通过设置伸缩装置,当需要打开端盖时,启动伸缩杆,在伸缩杆的作用下,第一端盖旋转便于观察破碎腔及箱体内部的情况,使用方便,操作简单。(4)本专利技术硬岩冲击制砂机,通过限定冲击转子盘上的两个冲击锤之间的距离L,破碎腔的半径R、冲击砧体的半径r之间的关系,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使装置能够稳定的运行。(5)本专利技术硬岩冲击制砂机,冲击锤与冲击转子盘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冲击锤的楔形块,通过楔形块固定冲击锤,固定方式及其方便,同时便于冲击锤的安装与拆卸,便于对装置进行维护,较少了维护过程中的工作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子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破碎腔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冲击转子盘与转子轴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图4局部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楔形块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冲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硬岩冲击制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侧设置有端盖;所述底座(1)与端盖连接形成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设置有转子(9),所述转子(9)包括冲击转子盘(903)和转子轴(905),所述冲击转子盘(903)设置在转子轴(905)的表面;所述转子(9)的上侧设置有破碎腔(7);所述冲击转子盘(903)位于破碎腔(7)的内侧;所述端盖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6);所述底座(1)的下侧设置有出料口(11);所述破碎腔(7)包括多个冲击砧体(703)。/n

【技术特征摘要】
1.硬岩冲击制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侧设置有端盖;所述底座(1)与端盖连接形成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设置有转子(9),所述转子(9)包括冲击转子盘(903)和转子轴(905),所述冲击转子盘(903)设置在转子轴(905)的表面;所述转子(9)的上侧设置有破碎腔(7);所述冲击转子盘(903)位于破碎腔(7)的内侧;所述端盖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6);所述底座(1)的下侧设置有出料口(11);所述破碎腔(7)包括多个冲击砧体(7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硬岩冲击制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腔(7)包括第一侧板(701)和第二侧板(702);所述第一侧板(701)和第二侧板(702)为扇形结构状;所述冲击砧体(703)位于第一侧板(701)和第二侧板(702)之间;所述冲击砧体(703)的一端与第一侧板(70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70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硬岩冲击制砂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晓鸣
申请(专利权)人:肖晓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