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胺及其衍生物是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广泛用于精细和散装化学品、农业资源、药物化合物和材料。除了伯胺外,仲胺和亚胺是两种最重要的胺类化合物。仲胺的合成一般采用碳氮交叉偶联反应、烷基卤化物的直接N-烷基化反应和胺与醇的直接烷基化反应。而亚胺的合成可以通过仲胺的氧化脱氢、伯胺的自缩合和醇与伯胺的直接缩合。使用相对昂贵的伯胺作为起始原料使得这种方法难以用于实际生产。为了取代伯胺的消耗,硝基芳烃和醛的一锅级联转化为仲胺和亚胺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经济、环保的方法,避免了中间分离和净化步骤,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能源消耗。对于典型的级联反应,硝基芳烃和醛的转化通常是一个三步反应过程,如:(1)硝基芳烃化学加氢生成苯胺;(2)苯胺和醛缩合生成亚胺;(3)亚胺随后加氢生成仲胺。然而,这种理想的级联转化往往存在着对仲胺和亚胺的选择性等问题。因为在加氢的情况下,亚胺趋向于进一步加氢生成仲胺。所以,对亚胺的选择性合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包括炭黑载体和负载在所述炭黑载体上的Rh-Sn金属间化合物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包括炭黑载体和负载在所述炭黑载体上的Rh-Sn金属间化合物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h-Sn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6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h-Sn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中Rh和Sn的摩尔比为(0.5~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Rh-Sn金属间化合物颗粒的负载量为所述炭黑载体和Rh-Sn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合计质量的5~20wt%。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炭黑载体、Rh前驱体和Sn前驱体在溶剂中混合,干燥,得到干粉混合物;
b)将所述干粉混合物在还原气气氛中加热还原,得到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伟,左路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