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微粒吸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052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微粒吸附处理系统,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烟气除杂大多采用湿法喷淋、布袋除尘或其他的烟气捕集装置,但对于金属微粒的收集效率并不高的问题。本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微粒吸附处理系统,包括集烟桶,所述集烟桶的外周侧设有两个支撑块,每个所述支撑块上设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除杂桶,所述除杂桶和所述集烟桶的内壁间限定有通风道,所述集烟桶内设有动力机构。本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微粒吸附处理系统使用时借助烟气为运行动力节约能源,同时对烟气中的金属微粒进行有效吸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微粒吸附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气处理
,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微粒吸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中的重金属,在燃烧过程中随温度的升高会挥发并附着在亚微米颗粒上,并随之进入大气对生态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现今的烟气除杂大多采用湿法喷淋、布袋除尘或其他的烟气捕集装置,但对于金属微粒的收集效率并不高,而介孔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可以完成很多微孔沸石分子筛难以完成的大分子的吸附、分离,尤其是催化反应中发挥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介孔材质已完成对烟气中金属微粒的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微粒吸附处理系统,本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微粒吸附处理系统使用时借助烟气为运行动力节约能源,同时对烟气中的金属微粒进行有效吸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微粒吸附处理系统,包括集烟桶,所述集烟桶的外周侧设有两个支撑块,每个所述支撑块上设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除杂桶,所述除杂桶和所述集烟桶的内壁间限定有通风道,所述集烟桶内设有动力机构,所述除杂桶内设有隔断机构,所述隔断机构与所述除杂桶围城的每个空间内分别设有除杂机构。作为优选,所述集烟桶的底端设有安置箱,所述除杂桶的后端面设有端盖,所述除杂桶内壁通过第一蓄力组件转动设有转动板,所述除杂桶外周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靠近所述除杂桶中心线的一侧端面通过第二蓄力组件转动设有连接板。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集烟桶外周侧的两个箱体,两个所述箱体与两个所述支撑块垂直设置,两个所述箱体间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集烟桶内的风轮轴,所述风轮轴位于所述集烟桶内的部分上套设有两个风轮,所述集烟桶的内壁上位于所述风轮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风扇箱,每个所述风扇箱内转动连接有风扇轴,所述风扇轴上套设有风扇,所述风扇轴与所述风轮轴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集烟桶内位于所述风轮上方设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与每个所述风扇箱间连通有排水管。作为优选,所述隔断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除杂桶前后两侧内壁间的隔板轴,所述隔板轴贯穿是除杂桶的前后两侧内壁,所述隔板轴位于外界空间的部分上与所述动力机构的风轮轴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隔板轴位于所述除杂桶内的部分上设有至少两个的隔板。作为优选,所述除杂机构包括可拆卸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隔断机构隔板间的弹性安置箱,所述弹性安置箱靠近所述除杂桶中心线的一侧设有安置块,所述安置块与所述隔断机构相邻的两个隔板间固连,所述安置块内通过弹簧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弹性安置箱的一侧端面设有至少两个的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弹性安置箱上孔的数量相等,所述弹性安置箱远离所述除杂桶中心线的一侧端面通过第三蓄力组件转动连接有触发板。工作原理:使用装置前,将常规的吸附材料装填至安置箱内,打开除杂桶后端的端盖,将若干弹性安置箱逐一取出,在弹性安置箱内装填对重金属吸附的介孔材料,待装填完毕后将弹性安置箱再逐一安装回初始位置,将除杂桶后端的端盖关闭,待吸附材料均装填完毕后,将装置即集烟桶安装至取出杂质的烟囱上方;当烟气进行排放时,大量烟气沿烟囱路径向集烟桶处扩散,扩散的烟气首先经过安置箱,通过安置箱内的常规吸附材料,对烟气内的杂质进行初步吸附处理,处理后的烟气沿集烟桶路径继续上移,烟气带动两个风轮在集烟桶内进行转动并沿隔水板进入除杂桶内;风轮转动过程中带动风轮轴进行转动,风轮轴转动时一方面通过皮带传动带动两个风扇轴分别在两个风扇箱内进行转动,风扇轴转动时带动风扇进行转动,通过风扇的转动将外界空气从除杂桶处被吸入通风道内并从集烟桶处排出,通过风扇吸风的方式,对除杂桶和集烟桶的端壁进行一定的降温,即控制烟气进入到低温的集烟桶和除杂桶内,以减慢烟气的活性,减低烟气扩散速度,烟气内的部分气体遇到低温的集烟桶和除杂桶冷凝形成水滴,水滴聚集在隔水板上,并沿两个排水管分别排入风扇箱内,通过在风扇上适当洒水的方式,进一步对风扇吸入的风进行降温,保证了集烟桶和除杂桶的低温;另一方面风轮轴转动时.通过传送带的传动带动隔板轴进行转动,隔板轴转动时带动若干隔板在除杂桶内进行转动,由于隔板间歇设置,故进入到除杂桶内的烟气被若干隔板间歇、定量的向靠近隔板的方向输送;相邻的两个隔板携带烟气在除杂桶内转动时,烟气与相邻两个隔板间的弹性安置箱接触,通过弹性安置箱内的介孔材料对烟气中的金属杂质进行吸附,隔板轴转动过程同时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滑块不断向安置块外部滑动,即滑块带动滑杆不断进入弹性安置箱内对弹性安置箱进行撞击,由于弹性安置箱的弹性材质,在滑杆的撞击下弹性安置箱在相邻的两个隔板间产生晃动,通过弹性安置箱的晃动提高弹性安置箱内的介孔材料的活性,即提高介孔材料对烟气中金属杂质的吸附,同时滑杆与弹性安置箱的接触一方面可对弹性安置箱上的通孔进行一定疏通,避免部分介孔材料堵塞通孔,降低介孔材料与烟气的接触,另一方面进入弹性安置箱内的滑杆可对弹性安置箱内的介孔材料进行在再一次的搅动,进一步提高介孔材料与烟气的接触;随着隔板的转动,当弹性安置箱上的触发板与除杂桶内壁的转动板接触时,转动板钩住触发板,使触发板拉动弹性安置箱产生形变,控制弹性安置箱的内部空间增大,进一步提高介孔材料与烟气的接触,保证了介孔材料对金属的有效吸附;当触发板滑过转动板时,在隔板继续转动的带动下,触发板与隔板下方的连接板接触,触发板通过推动连接板控制隔板在除杂桶上打开,使相邻的两个隔板间被处理后的烟气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微粒吸附处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动力机构的设计,在烟气的带动下动力机构运行时,可通过风扇吸风的方式,对除杂桶和集烟桶的端壁进行一定的降温,即控制烟气进入到低温的集烟桶和除杂桶内,以减慢烟气的活性,减低烟气扩散速度,烟气内的部分气体遇到低温的集烟桶和除杂桶冷凝形成水滴,水滴聚集在隔水板上,并沿两个排水管分别排入风扇箱内,通过在风扇上适当洒水的方式,进一步对风扇吸入的风进行降温,保证了集烟桶和除杂桶的低温。2、由于除杂机构的设计,隔板轴转动过程同时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滑块不断向安置块外部滑动,即滑块带动滑杆不断进入弹性安置箱内对弹性安置箱进行撞击,弹性安置箱在相邻的两个隔板间产生晃动,通过弹性安置箱的晃动提高弹性安置箱内的介孔材料的活性,即提高介孔材料对烟气中金属杂质的吸附,同时滑杆与弹性安置箱的接触一方面可对弹性安置箱上的通孔进行一定疏通,避免部分介孔材料堵塞通孔,降低介孔材料与烟气的接触,另一方面进入弹性安置箱内的滑杆可对弹性安置箱内的介孔材料进行在再一次的搅动,进一步提高介孔材料与烟气的接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后视方向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前视方向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左视方向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B处的局部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微粒吸附处理系统,包括集烟桶(100),所述集烟桶(100)的外周侧设有两个支撑块(102),每个所述支撑块(102)上设有支撑架(103),两个所述支撑架(103)上设有除杂桶(104),所述除杂桶(104)和所述集烟桶(100)的内壁间限定有通风道(11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桶(100)内设有动力机构,所述除杂桶(104)内设有隔断机构,所述隔断机构与所述除杂桶(104)围城的每个空间内分别设有除杂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微粒吸附处理系统,包括集烟桶(100),所述集烟桶(100)的外周侧设有两个支撑块(102),每个所述支撑块(102)上设有支撑架(103),两个所述支撑架(103)上设有除杂桶(104),所述除杂桶(104)和所述集烟桶(100)的内壁间限定有通风道(11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桶(100)内设有动力机构,所述除杂桶(104)内设有隔断机构,所述隔断机构与所述除杂桶(104)围城的每个空间内分别设有除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微粒吸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桶(100)的底端设有安置箱(101),所述除杂桶(104)的后端面设有端盖(124),所述除杂桶(104)内壁通过第一蓄力组件转动设有转动板(123),所述除杂桶(104)外周侧设有隔板(105),所述隔板(105)靠近所述除杂桶(104)中心线的一侧端面通过第二蓄力组件转动设有连接板(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烟气中重金属微粒吸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集烟桶(100)外周侧的两个箱体(114),两个所述箱体(114)与两个所述支撑块(102)垂直设置,两个所述箱体(114)间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集烟桶(100)内的风轮轴(106),所述风轮轴(106)位于所述集烟桶(100)内的部分上套设有两个风轮(107),所述集烟桶(100)的内壁上位于所述风轮轴(10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风扇箱(111),每个所述风扇箱(111)内转动连接有风扇轴(108),所述风扇轴(108)上套设有风扇(109),所述风扇轴(108)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玉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鸿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