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威峰专利>正文

一种改良健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050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良健身车,包括车把,所述车把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车颈,所述车颈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车颈的底端固定焊接有车身,所述车身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两侧的轴心处均固定焊接有车臂,所述车身顶部的右侧固定焊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顶部固定焊接有车座,所述车身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台脚。当使用者在剧烈骑行时,车后座受到的压力增大,插台顶住台盖内壁从而支撑车座,当车后座,受到的压力减小,因此车座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运动状态自行调整两侧的高度与使用者的臀部一起相对运动,从而减少车座与使用者的相对摩擦,减少了使用者因摩擦产生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健身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体育
,具体为一种改良健身车。
技术介绍
健身车属于典型的模拟户外运动的有氧健身器材亦被称为心肺训练器材。主要是通过模拟骑自行车的动作,从而使身体运动较长时间,适当强度的运动来促进心血管的运动,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心脏和肺部功能,从而改善人体的体质,因为户外骑车运动通常比较危险,又因为交通因素和准备工作较为麻烦,所以人们越来越青睐更加时尚、方便、安全的健身车,我们在健身房可以经常看到这种健身车,但是使用健身车的运动时间通常较长,又因为健身车很容易忽略车座的舒适度,因此健身车的车座不能像自行车一样随着使用者的运动灵活调整,在长时间的骑行过程中车座很容易与使用者的臀部产生摩擦,给使用者的身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改良健身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健身车,包括车把,所述车把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车颈,所述车颈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车颈的底端固定焊接有车身,所述车身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两侧的轴心处均固定焊接有车臂,所述车臂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脚蹬,所述转盘的下方设置有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高旋钮,所述车身顶部的右侧固定焊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顶部固定焊接有车座,所述车身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台脚。优选的,所述车座包括车前座、车后座和车底座,所述车前座的底部通过连接键与车后座的顶部活动连接,且车前座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小转机,所述小转机的底端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车后座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填充座,所述填充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特制喷桶,所述特制喷桶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调高柱,且特制喷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车后座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出孔,所述出孔贯通车后座的上下两侧,所述导管与出孔相接,所述特制喷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底部与车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车底座内壁的中部固定焊接有插台,所述插台的中部卡接有旋转葫芦,所述车后座内壁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台盖,所述台盖与插台相接,所述车后座与车底座卡接。优选的,所述特制喷桶包括筒体和连接轴,所述筒体的顶部卡接有按压球,所述连接轴的左端贯穿按压球的轴心,且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筒体顶部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按压球中心的球面上固定焊接有圆弧齿,所述圆弧齿两侧的球面上均开设有圆轨,所述圆轨内部的球面上固定焊接有小钢珠,所述筒体的上端卡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头,所述导头贯穿筒体的外表面,并与导管相接。优选的,所述注射管包括管套,所述管套内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顶端与滚珠相接,且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管套内腔的底部装有清凉油。优选的,所述调高柱包括上曲筒和下曲筒,所述上曲筒的顶部与车后座内壁的顶部固定焊接,所述下曲筒的底部与车底座内壁的底部固定焊接,且上曲筒通过连接球与下曲筒卡接。优选的,所述旋转葫芦包括内转筒,所述内转筒的外表面焊接有勾杆,且内转筒的外表面套接有圆弧轮齿环,所述所述圆弧轮齿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圆弧齿,所述勾杆与圆弧齿相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健身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当使用者在剧烈骑行时,车后座受到的压力增大,上曲筒将连接球向下曲筒的深处挤压至上曲筒的底部与下曲筒的顶部相接,插台顶住台盖内壁从而支撑车座,当车后座,受到的压力减小,下曲筒将连接球挤出内腔,上曲筒升高,从而将车后座顶高,因为车座的两侧均设有调高柱,因此车座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运动状态自行调整两侧的高度与使用者的臀部一起相对运动,从而减少车座与使用者的相对摩擦,减少了使用者因摩擦产生的损伤。(2)、当使用者运动时,插台反复顶住台盖,旋转葫芦在小转机的带动下一直转动,并且反复与两侧按压球上的圆弧齿相啮合,带动按压球滚动,圆轨上的小钢珠按压压杆,活塞向下推动注射管内的清凉油,最终在使用者长时间运动时将清凉油从车后座的出孔流出,刺激使用者,提高使用者精神,促使使用者可以坚持锻炼下去。(3)、直接使用类似齿轮的结构会导致圆弧轮齿环与按压球反复接触啮合的过程中产生过度磨损,使用寿命较短,因此采用精密要求不高的圆弧齿,这样圆弧轮齿环与按压球的啮合容错率得到了提高,且使用时间能够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车座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车座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特制喷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注射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调高柱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旋转葫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把;2、显示屏;3、车颈;4、车臂;5、脚蹬;6、调高旋钮;7、阻尼装置;8、转盘;9、支撑臂;10、车座;11、车身;12、固定台;13、台脚;1001、车前座;1002、支撑杆;1003、小转机;1004、连接杆;1005、填充座;1006、车后座;1007、连接键;1008、台盖;1009、出孔;1010、导管;1011、车底座;1012、垫块;1013、插台;14、旋转葫芦;141、内转筒;142、勾杆;143、圆弧轮齿环;15、特制喷桶;151、连接轴;152、筒体;153、圆弧齿;154、圆轨;155、小钢珠;156、按压球;157、滚珠;158、导头;16、调高柱;161、上曲筒;162、连接球;163、下曲筒;17、注射管;171、滑板;172、弹簧;173、卡板;174、压杆;175、活塞;176、管套;177、清凉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健身车,包括车把1,车把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车颈3,车颈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车颈3的底端固定焊接有车身11,车身1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盘8,转盘8两侧的轴心处均固定焊接有车臂4,车臂4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脚蹬5,转盘8的下方设置有阻尼装置7,阻尼装置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高旋钮6,车身11顶部的右侧固定焊接有支撑臂9,支撑臂9的顶部固定焊接有车座10,车身11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固定台12,固定台12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台脚13。车座10包括车前座1001、车后座1006和车底座1011,车前座1001的底部通过连接键1007与车后座1006的顶部活动连接,且车前座1001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002,支撑杆10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小转机1003,小转机1003的底端套接有连接杆1004,车后座1006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健身车,包括车把(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车颈(3),所述车颈(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所述车颈(3)的底端固定焊接有车身(11),所述车身(1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盘(8),所述转盘(8)两侧的轴心处均固定焊接有车臂(4),所述车臂(4)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脚蹬(5),所述转盘(8)的下方设置有阻尼装置(7),所述阻尼装置(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高旋钮(6),所述车身(11)顶部的右侧固定焊接有支撑臂(9),所述支撑臂(9)的顶部固定焊接有车座(10),所述车身(11)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固定台(12),所述固定台(12)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台脚(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健身车,包括车把(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车颈(3),所述车颈(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所述车颈(3)的底端固定焊接有车身(11),所述车身(1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盘(8),所述转盘(8)两侧的轴心处均固定焊接有车臂(4),所述车臂(4)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脚蹬(5),所述转盘(8)的下方设置有阻尼装置(7),所述阻尼装置(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高旋钮(6),所述车身(11)顶部的右侧固定焊接有支撑臂(9),所述支撑臂(9)的顶部固定焊接有车座(10),所述车身(11)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固定台(12),所述固定台(12)的底部固定焊接有台脚(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健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10)包括车前座(1001)、车后座(1006)和车底座(1011)(13),所述车前座(1001)的底部通过连接键(1007)与车后座(1006)的顶部活动连接,且车前座(1001)内壁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002),所述支撑杆(10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小转机(1003),所述小转机(1003)的底端套接有连接杆(1004),所述车后座(1006)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填充座(1005),所述填充座(100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特制喷桶(15),所述特制喷桶(15)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调高柱(16),且特制喷桶(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管(1010),所述车后座(1006)内腔的顶部开设有出孔(1009),所述出孔(1009)贯通车后座(1006)的上下两侧,所述导管(1010)与出孔(1009)相接,所述特制喷桶(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块(1012),所述垫块(1012)的底部与车底座(1011)(1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车底座(1011)(13)内壁的中部固定焊接有插台(1013),所述插台(1013)的中部卡接有旋转葫芦(14),所述车后座(1006)内壁的顶部固定焊接有台盖(1008),所述台盖(1008)与插台(1013)相接,所述车后座(1006)与车底座(1011)卡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威峰
申请(专利权)人:何威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