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用手指骨折智能辅助恢复系统、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骨科用手指骨折智能辅助恢复系统、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人体指骨是所有骨骼当中较为脆弱的骨骼之一,又因为指骨为外骨骼且成尖端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频率高,故而极易造成损伤;指骨位置表浅,伤后除明显疼痛、肿胀、压痛和活动功能受限外,有明显畸形可见,指骨骨折的治疗常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常因对位不佳或固定不牢固而产生畸形愈合或不愈合,也常因固定不当或固定时间过长而致关节囊和侧副韧带挛缩,导致关节僵硬;特别是关节附近或经关节的骨折,常导致关节强直,严重影响手指的功能;当今对手指骨折的医疗处理办法为对指骨进行位置矫正后,留院观察,但因骨骼损伤恢复周期长,而留院观察对医疗资源占用较为严重,对病人具有一定的经济压力,但在观察期间归家使得医生不能对病人骨骼恢复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及跟踪检查,常常使得病人恢复状态不好,且一旦发生二次损伤无法及时处理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骨科用手指骨折智能辅助恢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用手指骨折智能辅助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恢复管理终端(1)和移动端(2);/n所述辅助恢复管理终端(1)设置于医院骨科科室内部,根据医嘱差异化管理与之建立信息联接的多个所述移动端(2)所对应患者的日常护理及复查预约工作,并用于医师远程了解并处理每个所述移动端(2)所对应患者在恢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n所述移动端(2)由每位患者出院后携带,用于患者的日常辅助恢复护理、复查预约、医患沟通及应急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骨科用手指骨折智能辅助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恢复管理终端(1)和移动端(2);
所述辅助恢复管理终端(1)设置于医院骨科科室内部,根据医嘱差异化管理与之建立信息联接的多个所述移动端(2)所对应患者的日常护理及复查预约工作,并用于医师远程了解并处理每个所述移动端(2)所对应患者在恢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所述移动端(2)由每位患者出院后携带,用于患者的日常辅助恢复护理、复查预约、医患沟通及应急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用手指骨折智能辅助恢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恢复管理终端(1)包括:信息记录模块(101)、异常警报模块(102)、预约排序模块(103)、人机交互模块(104)、信息处理模块(105)、信息传输模块(106)、电源模块一(107),所述信息传输模块(106)用于接收移动端(2)的反馈信息,通过信息处理模块(105)将处理后的信息分别反馈至信息记录模块(101)、异常警报模块(102)、预约排序模块(103)中进行记录、发出警报以及预约排序工作,且将与患者沟通所需信息通过信息传输模块(106)传送至移动端(2);所述人机交互模块(104)用于医嘱填写、信息显示及医师与患者进行在线沟通交互;所述电源模块一(107)用以对辅助恢复管理终端(1)各模块提供直交流电的转换;
所述移动端(2)包括:固定包扎模块(3)、换药模块(4)、烤灯恢复模块(5)、智能语音模块(6)、应急处理模块(7)、电源模块二(9)和移动端控制器;固定包扎模块(3)、换药模块(4)、烤灯恢复模块(5)属于正常护理模式,分别对骨折手指有固定、换药、消毒恢复三种功能;所述应急处理模块(7)用于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理;所述智能语音模块(6)输入存储有治疗方案且能够将信息传输模块(106)电信号转变为语音并在移动端(2)上进行播报;所述固定包扎模块(3)、换药模块(4)、烤灯恢复模块(5)、应急处理模块(7)全都安装有摄影成像装置(8),用于记录各模块使用情况;所述电源模块二(9)用以对移动端(2)提供变压以及直交电流转换;所述移动端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移动端(2)的运行。
3.一种骨科用手指骨折智能辅助恢复系统的运行方法,在患者手术或保守治疗完毕后,进行出院恢复观察期间,将辅助恢复管理终端(1)与移动端(2)建立联系,对应患者进行编号;所述移动端(2)随患者安置于其住处,所述辅助恢复管理终端(1)继续保持在负责医师的控制之下;患者正常护理的使用顺序为:烤灯→换药→包扎固定;
其中关于烤灯恢复模块(5)的运行方法为:
S1:所述智能语音模块(6)对患者提醒进行烤灯恢复治疗,患者保持骨折手指清洁,打开烤灯恢复模块(5),此时摄影成像装置(8)对骨折手指使用前情况进行图像信息的收集,并反馈至信息传送模块(106),经过信息处理模块(105)判断烤灯恢复是否正常;
达到治疗时间,智能语音模块(6)对患者提醒结束本次治疗;
S2a:若正常,辅助恢复管理终端(1)通过,并使用信息记录模块(101)对手指烤灯恢复的当天使用做出正常病程记录;
S2b:若否,辅助恢复管理终端(1)通过异常警报模块(102)提醒医师,并将差异信息与图像并生成异常病程记录,供负责医师查阅;
S3b:负责医师通过人机交互模块(104)查找患者编号并与患者联系了解情况,情况较轻,则制定新的恢复方案,所述智能语音模块(6)对新的恢复方案进行记录并更新定时提醒程序,预备按时进行下一次的提醒;
S3c:若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到院进行检查治疗,启动预约排序模块(103),医师与患者沟通时间后进行挂号预约。
关于换药模块(4)的运行方法为:
S1:烤灯恢复完成后,智能语音模块(6)对患者提醒进行换药操作,打开换药模块(4),摄影成像装置(8)的图像信息通过信息传送模块(106)反馈至信息处理模块(105)进行分析,判断药物吸收是否正常;
S2a:若正常吸收,信息记录模块(101)生成病程记录;
S2b:若非正常情况,负责医师通过人机交互模块(104)查找患者编号并与患者联系了解情况,获取病人对药物吸收异常的原因,并判断是否更换药物,制定新的恢复方案,所述智能语音模块(6)对新的恢复方案进行记录并更新定时提醒程序;
S3b:医师判断情况较为严重,负责医师通过人机交互模块(104)查找患者编号并与患者联系了解情况,需要到院进行检查治疗,启动预约排序模块(103);
关于固定包扎模块(3)的运行方法为:
S1:将手指伸入移动端(2)的包扎位置中,启动固定包扎模块(3),通过固定包扎模块(3)与摄影成像装置(8)分别对手指肿胀度与使用时的图像记性信息的收集,并反馈至信息传输模块(106),经过信息处理模块(105)判断手指肿胀恢复是否正常;
S2a:若是,信息记录模块(101)将骨折手指水肿信息进行记录,并生成正常病程记录;
S2b:若否,信息记录模块(101)肿胀异常信息反馈至辅助恢复管理终端,启动异常警报模块(102),通知负责医师进行检查,医师判断是否启动预约排序模块(103)进行预约操作;
S3b:医师判断情况良好,继续观察三天时间;
S3c:情况严重,启动预约排序模块(103)进行预约;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鹏,刘军华,姚军,
申请(专利权)人:昌乐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