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穿用电磁破膜导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049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穿用电磁破膜导管系统,该系统包括磁控导管组件和磁控导丝组件;所述的磁控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其包括导管内层和导管外层;金属导丝,其设置在导管内层和导管外层之间,且在导管首端形成第一金属线圈;以及导管电磁控制器;所述的磁控导丝组件包括介入导丝和导丝电磁控制器,所述的导丝电磁控制器包括第二金属线圈;其中,第一金属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使导管首端产生磁性;第二金属线圈通电后,使介入导丝首端产生磁性,两者磁性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磁场的原理,使得介入导丝在导管的磁力吸附下向其位置靠拢,大大降低介入导丝突破血管内膜的难度,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效率和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穿用电磁破膜导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SA下血管介入时用于双向开通病变血管的电磁破膜导管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结构老龄化,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残、致死率逐年上升。血管腔内治疗为目前各种动脉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随着血管腔内介入技术和介入器械的发展,腔内治疗的适应证日渐扩大。以股浅动脉为例,以往股浅动脉的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ⅡC、D级病变被认为是外科旁路手术的绝对指征,而目前其90%以上的病变可通过真腔内或内膜下技术得以开通。股浅动脉起始端完全闭塞找不到开口以及导丝进入内膜下远端无法返回真腔是顺行开通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此时采用腘动脉逆向穿刺进行双向开通可获成功,然而在临床中,由于逆行穿刺下导丝方向的不可控、内膜存在弹性阻力、血管内导丝支撑力度不足等原因,使导丝成功突破血管内膜进入导管成为逆穿操作的难点及关键。术者需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导丝突破血管内膜进入导管的过程中,这不仅增加了手术的风险,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穿用电磁破膜导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丝因方向不可控且支撑力不足导致其突破血管内膜难度大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逆穿用电磁破膜导管系统,该系统包括磁控导管组件和磁控导丝组件;所述的磁控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其具有中空的导管腔,所述的导管包括导管内层和导管外层;金属导丝,其设置在所述的导管内层和导管外层之间,且在所述的导管的首端环绕若干匝形成第一金属线圈;以及,导管电磁控制器,其与所述的金属导丝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金属线圈产生或消失电磁场;所述的磁控导丝组件包括介入导丝和导丝电磁控制器,该导丝电磁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的介入导丝的尾端,用于控制所述介入导丝的磁化/非磁化状态;所述的导丝电磁控制器包括第二金属线圈,该第二金属线圈环绕该介入导丝的尾端设置;其中,所述的第一金属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使所述的导管的首端产生磁性,所述的第二金属线圈通电后使所述的介入导丝的首端产生磁性,两者磁性相反,使所述的介入导丝将在所述导管的磁力吸附下向其位置靠拢。优选地,所述的导管电磁控制器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优选地,所述的导丝电磁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优选地,所述的导丝电磁控制器设有导丝夹持部件。优选地,所述的介入导丝的直径小于所述的导管腔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的介入导丝为磁性材料或至少部分地由磁性材料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磁性材料包括铁、钴、镍、碳钢中任意一种。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逆穿用电磁破膜导管系统制造成本低,且使用简便;通过设置第一金属线圈和第二金属线圈,利用通电线圈产生磁场的原理,使得介入导丝在导管的磁力吸附下向其位置靠拢,大大降低导丝突破血管内膜的难度,不仅缩短了逆穿手术的时间,提高手术的效率和成功率,还减轻了手术过程中器材对血管的损伤,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逆穿用电磁破膜导管系统,通过与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连接,便于使用过程中根据导管和介入导丝磁吸反应情况灵活调节电路电压,从而通过改变两个通电线圈的磁场强度,改变导管和介入导丝之间的磁吸力,最终使得介入导丝能顺利突破血管内膜,提高手术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逆穿用电磁破膜导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逆穿用电磁破膜导管系统的工作过程示意图。附图标识:磁控导管组件100;磁控导丝组件200;导管1;导管腔11;导管内层12;导管外层13;导管首端14;导管尾端15;金属导丝出口16;金属导丝2;第一金属线圈21;导管电磁控制器3;介入导丝4;介入导丝首端41;介入导丝尾端42;导丝电磁控制器5;第二金属线圈51;血管内膜6;血管中膜7;血管外膜8;血管真腔9;血管夹层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若干”含义是至少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穿用电磁破膜导管系统,该系统包括磁控导管组件100和磁控导丝组件200;所述的磁控导管组件100包括:导管1,其具有中空的导管腔11,所述的导管包括导管内层12和导管外层13;金属导丝2,其设置在所述的导管内层12和导管外层13之间,且在导管首端14环绕若干匝形成第一金属线圈21;以及,导管电磁控制器3,其与所述的金属导丝2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金属线圈21产生或消失电磁场。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导管尾端15设置金属导丝出口16,使得所述的导管电磁控制器3与暴露在导管1外部的金属导丝2连接;所述的磁控导丝组件200包括介入导丝4和导丝电磁控制器5,该导丝电磁控制器5设置在所述的介入导丝尾端42,用于控制所述介入导丝4的磁化/非磁化状态;所述的导丝电磁控制器5包括第二金属线圈51,该第二金属线圈51环绕该介入导丝尾端42设置;其中,所述的第一金属线圈21通电后产生磁场,使所述导管首端14产生磁性,本实施例中导管首端14磁性为N极,所述的第二金属线圈51通电后使所述的介入导丝首端41产生磁性,本实施例中介入导丝首端41磁性为S极,两者磁性相反,使介入导丝4在推送过程中可在导管1的磁力吸附下向其位置靠拢。优选地,所述的导管电磁控制器3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众所周知,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内包含变压器、整流器等,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输出为电压范围可调的、稳定的直流电。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导丝电磁控制器5也可与所述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连接,由此,便于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导管1和介入导丝4的磁吸强度状况调节电路电压,从而改变第一金属线圈21和第二金属线圈51的电流大小,改变两个通电线圈的磁场强度,最终使得介入导丝4能顺利突破血管内膜,靠近导管1。进一步地,所述的导丝电磁控制器5设有导丝夹持部件(图中未标识)。使用时,将介入导丝4插入所述的导丝夹持部件并关闭紧固;使用完毕后,打开导丝夹持部件,拔出已用的介入导丝4,导丝电磁控制器5待后续重复使用。优选地,所述的介入导丝4的直径小于所述的导管腔11的直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介入导丝4为磁性材料;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介入导丝4至少部分地由磁性材料构成。所述的磁性材料包括铁、钴、镍、碳钢中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逆穿用电磁破膜导管系统在使用时,介入导丝4和导管1为一次性使用无菌配件,导管电磁控制器3和导丝电磁控制器5为可重复使用配件。介入导丝4和导管1在使用前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润湿,保持顺滑。导丝电磁控制器5在使用时需用无菌透明薄膜包裹,保证手术过程无菌操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逆穿用电磁破膜导管系统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穿用电磁破膜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磁控导管组件和磁控导丝组件;/n所述的磁控导管组件包括:/n导管,其具有中空的导管腔,所述的导管包括导管内层和导管外层;/n金属导丝,其设置在所述的导管内层和导管外层之间,且在所述的导管的首端环绕若干匝形成第一金属线圈;以及,/n导管电磁控制器,其与所述的金属导丝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金属线圈产生或消失电磁场;/n所述的磁控导丝组件包括介入导丝和导丝电磁控制器,该导丝电磁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的介入导丝的尾端,用于控制所述介入导丝的磁化或非磁化状态;所述的导丝电磁控制器包括第二金属线圈,该第二金属线圈环绕该介入导丝的尾端设置;/n其中,所述的第一金属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使所述的导管的首端产生磁性,所述的第二金属线圈通电后使所述的介入导丝的首端产生磁性,两者磁性相反,使所述的介入导丝将在所述导管的磁力吸附下向其位置靠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穿用电磁破膜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磁控导管组件和磁控导丝组件;
所述的磁控导管组件包括:
导管,其具有中空的导管腔,所述的导管包括导管内层和导管外层;
金属导丝,其设置在所述的导管内层和导管外层之间,且在所述的导管的首端环绕若干匝形成第一金属线圈;以及,
导管电磁控制器,其与所述的金属导丝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金属线圈产生或消失电磁场;
所述的磁控导丝组件包括介入导丝和导丝电磁控制器,该导丝电磁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的介入导丝的尾端,用于控制所述介入导丝的磁化或非磁化状态;所述的导丝电磁控制器包括第二金属线圈,该第二金属线圈环绕该介入导丝的尾端设置;
其中,所述的第一金属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使所述的导管的首端产生磁性,所述的第二金属线圈通电后使所述的介入导丝的首端产生磁性,两者磁性相反,使所述的介入导丝将在所述导管的磁力吸附下向其位置靠拢。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志李梦帆黄荣黄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